学术投稿

医院财务工作中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南永青

关键词:医院, 财务工作, 全成本核算, 意义
摘要:医院的良好运作得益于财务的高效管理,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加高效,更加科学.在新医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优化医院财务工作的成本核算方法角度入手,采用全成本核算制度,是加快我国医院管理升级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全成本核算的内涵,说明医院财务工作中全成本核算的项目和流程,重点分析医院财务工作中全成本核算的意义,旨在为提高我国医院财务工作管理质量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实验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敏感性为94.60%、特异性为97.27%、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敏感性为58.34%、特异性为82.77%、诊断准确率为9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虽可起到疾病诊断的目的,但无论是在敏感性,特异性,还是在诊断准确率等层面均较差于核磁共振影像诊断.

    作者:曹一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响

    目的 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分析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为研究区域,在本院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区域设为2015年7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并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研究所得,对照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32.5%,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12.5%,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对其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病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霞;文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复杂性肛瘘不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筛选2016年7月份-2018年7月份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结果:研究组实施手术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参照组27.91%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肛瘘实施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手术操作时间短,损伤小,愈合时间快,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亓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分组研究对象,并已取得患者应允,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式,其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在有效率上以91.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9.67%.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将中西医结合进行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常见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护理风险,并探讨对应的防范策略,为今后医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50例自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分别对这5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访问,再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保存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本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患者群体较为特殊、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差,本研究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相关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消除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林光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对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64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肺内炎性肿块患者和6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方式均为CT鉴别诊断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CT检查对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块分布情况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内炎性肿块患者与周围型肺癌患者运用CT检查进行鉴别,准确率较高,推荐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医学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地培养,因此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故本文从阐述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现存问题入手,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傅叶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施以基础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施以整体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疾病控制、压力缓解及健康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梅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内科护理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现阶段,我国护患纠纷事件越来越多,导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受到影响.护患沟通成为目前医疗卫生事业中重点关注问题.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不仅是患者疾病信息的交流,同时,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内科护理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内科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司开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病人的临床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治疗的38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对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接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病人中,15人完全康复,11人有显著效果,2人治疗无效,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为短暂性脑缺血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复发几率降低,让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致残率降低.

    作者:马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抑郁状态的分析和护理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三月到2016年三月期间,100例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回复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者在治疗前,均采取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一个疗程之后评价本次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神经内科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46%,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很多因素有关,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等,都可能诱发患者抑郁.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脑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和措施评价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诊心绞痛患者疼痛与焦虑情绪的影响和措施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心绞痛患者7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成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的HAMA评分、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护理效果,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推广.

    作者:田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DR、CT和MRI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分析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患者应用DR、CT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R、CT和MRI检查.结果:MRI恶性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CT、DR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DR恶性肿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CT良性肿瘤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R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CT良性肿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骨肿瘤良恶性检出率均较高,DR良性骨肿瘤检查率较低,CT良性肿瘤检出率较高.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片与地尔硫卓片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对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实施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t=0.201,0.337,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6.37±2.40)次/周、心绞痛发作时间(6.48±1.40)min/次显著高于治疗组(4.16±2.17)次/周、(4.72±1.25)min/次,差异显著(t=8.264,8.149,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71%显著低于治疗组96.43%,差异显著(x2=12.025,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片联合地尔硫卓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从我院选择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通过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干预的具体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抢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P<0.05;观察组的转运与抢救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且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护理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运用价值,不仅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还能降低死亡发生率.

    作者:朱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运动康复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和指导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实验组同时接受运动康复指导,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改善率为94%,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率为70%,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运动康复指导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改善和调节,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使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对CRE菌株进行筛选,并使用的琼脂稀释法对CRE菌株的MIC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的菌株主要分为于脑脊液、血液、痰液以及尿液中,其中尿液中含量较高,脑脊液中含量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同时产生耐药的菌株为34株,所占百分比为85.00%;CRE菌株能够对大多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通过对CRE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测定,能够利于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从而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水丽;林沼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急诊内科抢救的昏迷患者进行实验,对病人病因的形成方式、早期诊断的结果 、临床抢救中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对100名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60例,糖尿病患者具有22例,急性中毒患者具有10例,其他患者具有8例;急诊内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抢救的时候,获得成功抢救的患者具有90例.结论:不同的昏迷患者具有差异化的发病原因,医护人员在对不同患者进行分析时,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将具有较好的进行治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死亡人数将会较少的出现,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能够促进医学的发展.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诊科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心理状况及疏导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急诊科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HTN)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老年HTN危象患者为受试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心理疏导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规范化药物降压治疗以及基础护理措施,心理疏导组患者在日常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定期心理疏导.心理疏导3个月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 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并测量护理前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HTN患者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A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t=3.871,P=0.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19).护理前两组HTN病人的SDS评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病人在护理前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疏导组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t=3.571,P=0.0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72,P=0.001).护理后两组HTN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护理前大幅度降低(P<0.05),心理疏导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用于急诊科老年HTN危象患者能有效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同时有利于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使血压得到了改善,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查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门诊优质规范化护理对减少医患纠纷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门诊优质规划化护理对减少医患纠纷的作用.方法:从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取30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规范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84.67%),医患纠纷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8.67%),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中实施优质规范化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减少医患纠纷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怡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