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燕英
目的 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法 对6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68例患者均使用心衰治疗基础药物(小剂量螺内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B受体拮抗剂),其中治疗组加用硝普钠、多巴胺注射液,注射泵泵入,3天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能改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提高活动耐量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结论 小剂量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施桂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社区已确诊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行慢性病管理模式)和对照组(行常规社区门诊管理模式),两组各72例.两组管理模式各执行4年,4年后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降低幅度进行统计,并统计出4年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年后,观察组SBP降低幅度为(21.9±5.7)rr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4.4)rrHg,DBP降低幅度为(13.0±4.3)rr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8)rr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松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分析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的特点,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分析护理管理的主要特点,探索管理方法,提高心血管护理管理的质量.心血管护理管理工作应当适应护理的管理规范,并具备其管理的特点,发挥管理机制促进护理工作的提高.使护理工作更适应现代化医疗特点及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患者不断提高新要求,注重人文化关怀和个体化服务,不断推进护理工作,使其更加的规范化、人性化和专业化.
作者:唐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针对5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情况,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护理,46例患者情况好转,其好转率为92.0%;2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死亡率为4.0%;另外2例患者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后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其所占比例为4.0%.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7.31±2.35)天.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病情,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对于患者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干预,以期减少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的可能,从而及时恢复.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髋关节镜下股骨髋臼撞击症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准备、手术体位、牵引床的使用、以及术中配合等护理经验.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期短以及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良好的体位、严格的无菌操作、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成功的关键,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芳;张晓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12±1.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3±2.35)分(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谢惠芳;钟冬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30例作为研究组,进行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功能的手术,另外40例未保留卵巢功能患者纳入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生存率,并做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差异比较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病灶大小、浸润慎独、腹水细胞学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这几个因素和卵巢转移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方案并不会影响到其近、远期生存率.但在确定手术方案的同时,需对患者做综合性评价,排除危险因素,确认患者符合可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适应症.
作者:赖燕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选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占44例.其中一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单一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LVES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Sd为(33.26±3.16)rr、LVEDd为(52.23±4.21)r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其LVEF为(52.84±3.79)%,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可促进心功能恢复.
作者:陈碧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床边隔离在多重耐药菌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多重耐药菌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11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床边隔离,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效果、耐药菌感染率、不良反应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5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36%,对照组的5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78.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出许多,P<0.05;观察组的55例患者中,患者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率为9.09%,对照组的55例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为30.91%,对照组的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出观察组许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2.7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9.0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多重耐药菌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精心床边隔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耐药菌的感染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能够显著给予控制和降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扶春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100例,使用随机均衡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脑出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脑出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两组间的差异明显.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少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接诊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rg/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40rg/次·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剂量可显著改善疾病治疗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朱粮;纪玉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的作用.方法 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胡合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例,分别于CRT术前3d、术后1周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CRT术前比较,CRT术后LVVd、LVVs均有所降低,而LVEF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为CRT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更完整的定量信息,客观地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变化.
作者:杨燕淑;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病例库收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资料,均为伴有房颤.本次50例安排进行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符合综合治疗标准.持续12个月后,详细统计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症状表现复杂,以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短;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为主,对心血管组织产生了诸多危害性.经过综合治疗之后,仅少数患者存在疼痛、麻木、压痛等,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状态,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综合治疗用于老年房颤,对其房颤起到了显著作用.
作者:韦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入的70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70例高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高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高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两组研究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以及新生儿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妊娠以及分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提高新生儿整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飞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生存质量和SAS与SD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五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监护水平,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并发症的预防,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诊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进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与普通心动图在诊断准确率、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12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高达91.40%,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与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急症的准确度明显高于正常心动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方面与正常心动图比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耗费时间相对较少,可为临床上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纪亚梅;王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2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PCI术前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600rg,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维持量75rg/次,1次/d;研究组于PCI术前口服替格瑞洛负荷量180rg,术后口服替格瑞洛维持量90rg/次,2次/d.两组均于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rg,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r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小板板聚集率.记录治疗后3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结果 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月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东华;王士凯;印建荣;朱其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绞痛发作频次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指标与心绞痛发作频次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昭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血小板参数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对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学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