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张晓弘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率的作用.方法 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胡合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n=25):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PCI术前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600rg,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维持量75rg/次,1次/d;研究组于PCI术前口服替格瑞洛负荷量180rg,术后口服替格瑞洛维持量90rg/次,2次/d.两组均于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rg,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r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小板板聚集率.记录治疗后3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结果 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月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支架血栓发生率和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和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东华;王士凯;印建荣;朱其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我社区已确诊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分成观察组(行慢性病管理模式)和对照组(行常规社区门诊管理模式),两组各72例.两组管理模式各执行4年,4年后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降低幅度进行统计,并统计出4年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年后,观察组SBP降低幅度为(21.9±5.7)rr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4.4)rrHg,DBP降低幅度为(13.0±4.3)rr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8)rr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压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松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着重于研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分析患者的确诊率、检查结果、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 心脏彩超检出20例心室增大,26例心室肥厚,确诊率为92%,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心电图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E/A值、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左房内径为(3.98±0.44)rr,左房内径和主动脉内径比为(1.23±0.2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超声诊断中有很高的确诊率,而且左房内径和主动脉内径比、左房内径存在明显的异常,可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高起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因素,并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探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80例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80例未出现慢性心力衰竭(非CHF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疾病情况,探究冠心病CHF的影响因素.对CHF组再次分组,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分别做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结果 冠心病CHF发病危险因素有病程、年龄、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心律失常、糖尿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独立危险因素有心律失常(OR=1.546,95%CI为1.123~4.678)、高血压(OR=1.321,95%CI为1.121~5.654)、吸烟史(OR=1.213,95%CI为1.143~4.8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V)、6rin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年龄、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心律失常、糖尿病均是引发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敖先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法 对6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68例患者均使用心衰治疗基础药物(小剂量螺内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B受体拮抗剂),其中治疗组加用硝普钠、多巴胺注射液,注射泵泵入,3天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能改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提高活动耐量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结论 小剂量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施桂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指南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辅以肝素抗凝,同时联合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存在造影剂肾病病例.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远期预后效果更好.
作者:林福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些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在我国冠心病稳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榜首,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疾病[1],因此探寻治疗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特点及病理机制等一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见下文: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针对5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情况,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护理,46例患者情况好转,其好转率为92.0%;2例患者死亡,患者的死亡率为4.0%;另外2例患者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后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其所占比例为4.0%.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7.31±2.35)天.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病情,但是治疗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对于患者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干预,以期减少患者出现相应并发症的可能,从而及时恢复.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例,分别于CRT术前3d、术后1周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CRT术前比较,CRT术后LVVd、LVVs均有所降低,而LVEF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为CRT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更完整的定量信息,客观地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变化.
作者:杨燕淑;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重症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6例纳入此次研究,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成对比组、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5~10U/kg/h)肝素持续泵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较之于治疗前皆有一定改善(P<0.05),且治疗后的第7天,研究组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皆要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凝血指标值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30天死亡率5.3%要明显比对比组的21.1%低(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能有效提高氧合指数,避免肺损伤,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陈开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心脏超声检查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我院收治的48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14±0.18),E/A为(0.81±0.26),左房内径为(41.37±6.32)r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5.27±13.83)rr;对照组患者的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08±0.09),E/A为(0.59±0.15),左房内径为(31.55±3.79)r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1.27±13.43)rr.对照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和E/A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心脏超声来检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高血压不仅会改变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而且还会改变患者的生理状态,普遍伴有左心房扩大的形态学重构症状.
作者:鹿秀霞;胡毓婷;强剑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急性脑梗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B超对照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甲组,选择4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乙组,对患者采用颈动脉B超方式检查,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患者均采用颈动脉B超进行诊断,整体诊断率比较高.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颈动脉B超诊断,能了解危险因素,结合诊断结果进行治疗.
作者:王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健康指导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位患有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6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包括基拙护理、病情监测以及基本健康指导在内的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终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 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生活方式以及门诊随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健康指导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之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服药自觉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温连香;傅杭祥;吴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诊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进行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与普通心动图在诊断准确率、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128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的结果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高达91.40%,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与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急症的准确度明显高于正常心动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检查反应时间、检查用时及诊断用时方面与正常心动图比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耗费时间相对较少,可为临床上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纪亚梅;王文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是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30例作为研究组,进行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功能的手术,另外40例未保留卵巢功能患者纳入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生存率,并做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差异比较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危险因素分析,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病灶大小、浸润慎独、腹水细胞学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这几个因素和卵巢转移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方案并不会影响到其近、远期生存率.但在确定手术方案的同时,需对患者做综合性评价,排除危险因素,确认患者符合可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适应症.
作者:赖燕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髋关节镜下股骨髋臼撞击症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准备、手术体位、牵引床的使用、以及术中配合等护理经验.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髋关节镜下治疗股骨髋臼撞击症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期短以及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良好的体位、严格的无菌操作、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成功的关键,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芳;张晓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实施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98例并将其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49)仅给予常规内科方法治疗,研究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内科治疗.观察指标为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参照组LVEF和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后血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LVEF和血清BNP水平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但前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效果,还可改善心功能和血清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复发和死亡不良事件少,价值较高.
作者:唐宏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入的70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70例高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高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高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两组研究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以及新生儿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妊娠以及分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提高新生儿整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飞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碘解磷定持续维量泵入与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碘解磷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泵入治疗,比较其碘解磷定的用量,胆碱酯酶上升的速度,副作用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等进行综合分析.经治疗患者出院后,对80例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流涎、多汗、心跳减慢、瞳孔缩小、肌颤、抽搐、意识障碍、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观察组治疗后治愈36例,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持续治疗后,1例无效者病况得到控制.结论 碘解磷定持续维量泵泵入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田时谦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