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梅;叶莉丽
目的 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5例)和优质护理(35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BNP和血清UA联合检测,并将观察组心功能Ⅲ级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观察B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分析对诊疗的指导意义.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Ⅱ、Ⅲ、V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Ⅲ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观察B组、血清UA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U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钠肽和血尿酸与慢性心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改变,是指导患者诊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1%,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巧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67例,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8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8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眼睛常规保护、定时清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眼科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眼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视力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包著妍;包可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随时升高.心脏介入是临床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含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术、支架安置术等[1].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护理安全这个先进的护理观念引入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这种术式要求患者体征状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方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下文就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内容、效果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40例(瑞舒伐他汀).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心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的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以及hs-CRP(3.49±1.05mg/L)、LVEF(45.31±3.82%)、FMD(9.38±1.22%)等心功能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数据相近(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上比阿托伐他汀更加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各类肿瘤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和HAMD评分均相当,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物质生活、社会能力等GQOLI-74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汤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实施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硬币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发病在7个小时之内),其中超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的治愈率55.0%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2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②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清除血肿效果好、电凝定位准确、减少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等优势,有效的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质雅;洪素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护理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静;唐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术前禁水6h、禁食12h,常规放置鼻胃管和导尿管,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无较大的波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洪宝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高危孕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为DVT)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妇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是6.8%,生活质量评分是(92.4±3.6)分,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是22.7%,生活质量评分是(79.9±4.1)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对其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作者:林明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尘肺大容量肺部灌洗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之间224例我院尘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 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咳嗽、胸闷、气喘等不良症状较对照组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3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尘肺大容量肺部灌洗治疗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不良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马乐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康复组患者额外给予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康复组患者治疗前的VAS、FMA和HAD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AD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志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中医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和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92.5%,常规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者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实施治疗,可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其空腹、三餐后及凌晨的血糖值,并对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可起到良好改善效果,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62例,根据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无复流组34例和正常血流组130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指数(IRI)评价I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②无复流组患者的IRI水平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IRI呈正相关.
作者:林杰;吴露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 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的患者有5例,使用阿托品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未植入临时起搏的患者有3例,术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者临时植入起搏器.经早期有效救治与围术期科学护理,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顺利出院.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监测与有效的心理干预.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核磁共振检查患者配合度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院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给予常规检查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平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从而显著缩短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并有效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进行推广虚用.
作者:何冬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n=30)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方案,就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的LVEDD、LVE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明显,可有效纠正患者心功能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率(66.89±0.79)次/min、收缩压(123.01±7.02)mmHg、舒张压(77.59±1.40)mmHg、治疗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范燕;陈雪峰;林建锋;杨志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