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影
目的 对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半年、一年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年后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运动及戒烟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雪好;许玉娟;毛贻芳;黄峥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5.7±9.8)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是(69.6±11.3)分,满意度是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严翠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62例,根据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无复流组34例和正常血流组130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指数(IRI)评价I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②无复流组患者的IRI水平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IRI呈正相关.
作者:林杰;吴露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之间460例我院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助产,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 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更少,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能够使减少生产的时间、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为产妇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并且更加有利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赖丰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万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1%,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6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巧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均得到显著恢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肺炎的老年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则在血清降钙素原的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以及抗感染治疗疗程、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CRP与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感染治疗疗程、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心衰合并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昭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中医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和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92.5%,常规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者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实施治疗,可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其空腹、三餐后及凌晨的血糖值,并对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可起到良好改善效果,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40例(瑞舒伐他汀).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心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的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以及hs-CRP(3.49±1.05mg/L)、LVEF(45.31±3.82%)、FMD(9.38±1.22%)等心功能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数据相近(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上比阿托伐他汀更加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胱抑素C(CysC)检测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3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CRS组125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05例.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65例,心功能V级23例.依据GFR水平分为肾功能代偿期(Ⅰ期)30例,肾功能失代偿期(Ⅱ期)35例,肾功能衰竭期(Ⅲ期)28例,尿毒症期(V期)32例.所有病例均测定血清NT-proBNP、CysC和肌酐.结果 CRS组的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均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0.01).CRS患者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S患者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随着肾功能分期升高而升高,呈依次递增,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及CysC有助于CRS的早期诊断,并成为评价患者心肾功能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余碧菁;马国斌;郑伯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实施差错管理后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未实施差错管理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对照组.我血站从2016年正式开始引入差错管理实施血站质量管理,对比分析差错管理实施前后血站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以此来评价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0%(8/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40/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错管理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血站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血站的管理质量,为临床安全供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黄莉娜;谢丽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随时升高.心脏介入是临床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含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术、支架安置术等[1].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护理安全这个先进的护理观念引入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这种术式要求患者体征状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方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下文就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内容、效果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67例,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8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8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眼睛常规保护、定时清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眼科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眼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视力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包著妍;包可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心肌炎患儿中抽取14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对照组(n=72)单独应用能量合剂治疗,而研究组(n=72)则应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方案,就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是(14.26±1.1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2±2.43) U/L(P<0.0);②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8.61%,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28%相比存在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纠正其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可借鉴.
作者:钟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率(66.89±0.79)次/min、收缩压(123.01±7.02)mmHg、舒张压(77.59±1.40)mmHg、治疗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范燕;陈雪峰;林建锋;杨志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总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指标值、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用药借鉴.
作者:邹胜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作者:王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期选取18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该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治疗,并将该组所记录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哪种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和安全.结果 经一段周期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分别为(6.63±1.25)s、(1.52±0.4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34±7.13)s、(5.63±1.21)次,且治疗组中共有17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达94.44%,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减轻患者在临床上承受心绞痛的痛苦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杨月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