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华
目的 研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我院研究样本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形式,分成参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将采取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间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分级、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等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故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他汀类药物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急诊急救诊断措施和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并总结相关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入院患者.心绞痛37例,高血压危象29例,心房纤颤5例,心源性猝死20例,窦性心动过速24例,心肌梗死10例.结果 经积极诊断与救治,125例患者中,117例经救治效果评估为好转,好转率为93.60%,3例出现死亡,5例为救治无效,无效率为4.00%,死亡率为2.40%.结论 临床对心血管急症患者要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及时诊断救治,并针对不同的急症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段艳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心血管内科房颤住院患者的抗凝情况,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CHA2DS2-VASc评分、INR值、华法林剂量、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评价其抗凝治疗的规范性.结果 房颤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房颤类型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主;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AF患者中14.28%采用NOAC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AF患者中68.97%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2分的AF患者中64.96%接受华法林治疗、8.67%采用NOAC治疗.而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2.45%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 我院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是还存在一些抗凝不规范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
作者:洪珊珊;吴娜梅;张清泉;林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梗三项诊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验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4h内各阶段的心梗三项及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并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生化检验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Ⅰ(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1%、55.81%以及43.02%,MYO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K-MB、cTn Ⅰ(P<0.05),CK-MB、cTn Ⅰ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对照相仿(P>0.05),心梗三项诊断的总阳性检出率为80.2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CK-MB、MYO、cTn 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显著更高.而在观察组患者发病后,除MYO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逐渐升高.结论 综合分析CK-MB、MYO、cTn Ⅰ心梗三项指标,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一种高效的心梗诊断方法,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方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施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展开分组,分别设为高血压组以及非高血压组;依据患者表现出的病变程度,针对患者施以分组,分别为A1组(冠状动脉正常组)、A2组(单支病变组)、A3组(双支病变组)以及A4组(三支病变组);针对所有冠心病患者于临床施以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之后利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以及血管支数针对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加以表示.对于所有患者在施以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针对患者的肱动脉血压水平施以准确测量,完成手术后针对所有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施以监测工作.结果 在出现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概率方面,同非高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在血压水平以及脉压水平凡方面,同非高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在血压水平以及脉压水平几方面,同冠状动脉正常患者比较,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出现以及病症发展加以分析发现,脉压为主要原因,对患者施以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监测,呈现出显著价值.
作者:崔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长QT综合症的心电图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因“晕厥”来我院就诊的22名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观察22例心电图有6例见有QT间期延长时间为0.45-0.47秒,并伴有T波切迹、T波基底部变宽或T波顶部变尖等现象.结论 当小儿有晕厥病史,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并伴有T波形态上改变的现象要重视QT间期的监测.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盆腔炎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84例,对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率为100.00%,明显高于护理前患者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率31.5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各项分数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可收获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利,具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方面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素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老年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对护理急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R、RR、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能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对其缺氧现象进行快速纠正,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戴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中随机选择其中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完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则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观察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循证护理通过科学分析制定有效护理方案,在高血压甲状腺肿瘤摘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蔡颖烨;赵雪枝;王丹丹;薛菊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择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的病例,总结造影前、中、后各时间段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造影配合度,图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造影,获取了高质量的造影图像.造影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4%.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顺利进行,提高造影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巢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1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成护理干预措施对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影响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探讨ADP抑制率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行择期PCI术,且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患者202例,术后1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n=28)和非再狭窄组(n=174);比较两组临床基线情况,并分析CR等因素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BMI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支架内未见再狭窄组相比:吸烟率更高、置入支架个数更多、支架总长度更长、CR发生率更高(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OR=11.3,95%可信区间(CI):(3.59-36.1),P<0.05]、支架总长度[OR=1.09,95%CI:(1.05-1.13),P<0.05]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CR、置入支架总长度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小芳;吴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分析重点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观察组予以动态心电图,对比2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但是,组间明显差异不存在;然而,观察组对于心律失常临床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2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对于诊断冠心病方面,实施动态心电图有着更为便捷、更为快速以及无创的诊断特征,同时具有很高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相关检出率,所以在临床上具备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燕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心律表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符福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行为转变理论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冠脉介入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转变理论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血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个体心功能Ⅰ-Ⅱ级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37 vs 33),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给予行为转变理论心脏康复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控制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脂、调控血压、提升心功的目的.
作者:陈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2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手段;同期抽取2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主要实施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所花费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17±20.21)ml、(2.54±0.68)d、(5.61±1.1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45±21.47)ml、(4.12±1.26)d、(7.46±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快患者胃肠道恢复速度等,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推拿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用中药熏蒸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与临床效果的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无不良反应产生,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也比对照组患者高.结论 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郑国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阶段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终止妊娠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观察组人流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塞米索0.2mg,对照组患者不用米索直接人流,对宫颈软化及出血量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20.8+2.37)ml少于对照组(35.6+4.23)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52,P=0.000).观察组宫颈软化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6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658,肚0.000).结论 在妇产科早期终止妊娠实施人工流产术,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0.2mg,使宫颈扩张顺利,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高,显著减少出血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俞宝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并探究心理护理措施产生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6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各种心理护理措施,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这些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俏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音乐放松想象训练的应用对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67例患者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选取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1)试验组患者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2)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的心率、血压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3)术后6小时两组患者皮质醇、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试验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小.(4)试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早(P<0.05),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