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张柳英;李映红

关键词: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且各指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利于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会有怎样的效果.方法:首先选择经过我院精心治疗的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身有脑梗死加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主体,并且无区别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对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对比,重点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压抑以及存活和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SAS的评分为(49.81±6.83)分,SDS的评分为(47.24±5.22)分,而对照组依次是(56.73±9.63)分、(58.03±8.60)分,对比显示之下,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明显身体康健率为38.00%,良好康健率为36.12%,总康健率为97.05%,而对照组依次是17.32%、20.00%、79.32%;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一般康健率为25.92%,死亡率却只有3.73%,而对照组依次为48.03%、21.74%,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

    作者:周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手术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病人疾病的方式,手术后病人疼痛是普外科很常见的临床上的现象,这是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机体产生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手术后的疼痛对于病人来说是身体和精神上同时的难受的感受.而手术后病人疼痛时,如果能够接受疼痛护理,则可以有效的缓减病人的痛苦程度,同时对于病人心灵上也具有抚慰作用,可以促进病人更好的康复,减少病人产生系列并发症和不良的精神焦虑等的风险,术后疼痛护理对于病人术后修养身体和逐渐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魏蕾;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精准微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精准微创治疗首先对病人胃镜检查判定出血是食道、还是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然后做CT门脉成像,确定静脉曲张的入口及出口.治疗时胃镜下组织胶注射先从入口逐渐向出口注射,达到精准硬化治疗的目的.结果有效率对照组30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31例,有效率83.87%,两者有显著差别,p值﹤0.05.拔针后再出血率,对照组70%,治疗组6.45%,p值﹤0.05.结论采用精准硬化治疗后,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有效率,避免了拔针后出血、移位栓塞的发生及减少了治疗的次数;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起到立即止血的疗效,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之一.

    作者:翟亚娟;禹晶;杜爱平;张利伟;张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关于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的研究

    临终关怀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作为医护工作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因人而异地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充分显示临终关怀的温暖和力量,使临终患者在真正人间温情的照顾下,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后阶段.

    作者:郭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发展进步,快速康复外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快速康复外科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于病人的术后康复速度起到明显的还少作用,将其应用至临床治疗当中,具有着明显的优势性作用.具体来说,快速康复外科涉及到术前病人教育、有效的麻醉、止痛、降低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强化术后康复治疗以及早期肠内营养等多项内容.本文就针对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的探讨分析,从而有效促进快速康复外科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春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癫痫患儿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各4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好额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癫痫患儿的护理当中,能明显增强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武丽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进行联合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经卡方检验,卡方值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相比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桡动脉采血进针角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采血进针角度在桡动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寻找佳采血穿刺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采取桡动脉穿刺采血的5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250例)和研究组(250例),研究组选取进针角度与皮肤呈90°的进针方式进行采血,对照组选取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5)°的进针方式进行采血,并比较不同组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程度、局部瘀斑淤血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4%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进针时疼痛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局部瘀斑瘀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直进针法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程度轻、局部瘀斑瘀血率少以及满意度高等特点.

    作者:王安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燕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0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帮助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并对比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择取80岁以下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老年组,并择取80岁及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高龄组,对两组疾病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疾病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劳累、高血压、气候变化等,其中高龄组中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高血压、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老年组中劳累、心律失常的影响更加明显,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老年患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疾病诱因均相对多元性,对此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月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年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6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余下6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接受手术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可提高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1月接收的70例护理实习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35例;参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情境模拟护理教学方案,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技能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可适用于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在临床上取得了颇为的教学及应用效果,该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戴小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评价康复训练对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目的:为了巩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疗效,评价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奇、偶数法将其平均分为各36例,评价不同护理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GQOL-74量表评分明显占优势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张智金;谭细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检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一共有49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96.07%,对照组中有42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82.3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我78.4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生化检验方式,检验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少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3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所选患者首先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然后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此次研究中,39例患者CTA接受检查共检出35例患者36个动脉瘤,DSA检查共检出35例患者37个动脉瘤,两种检查方式动脉瘤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颅内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43±2.67)mm、DSA检出颅内动脉瘤平均直径为(6.61±3.09)mm,两种检查方式颅内动脉瘤直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冠心病患者是自行来院就诊的,在院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设为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入院前经过急救医务人员实施急救治疗后再来院继续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35.29%,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1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0.00%),且其治疗总有效率(52.94%)显著低于观察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对其尽早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还能够对院内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医疗器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手段快速更新换代,尤其是在医疗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了医疗器械的种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发挥医疗器械的作用,延长使用年限,降低耗损,对这些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就不容忽视.

    作者:乌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关节炎高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戴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且各指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利于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柳英;李映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