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闫中庆

关键词:TPKRP, TPKEP, 前列腺增生,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剖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相对比优势明显,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的几点见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内镜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已成为治疗与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的一种基本工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水平与医疗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实现胃镜检测的无痛与高安全性.虽然目前无痛胃镜检查的操作非常简单,但若是护理工作不得当,则会加大检查失败的几率.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措施给予一些看法,望借此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王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方便抽样法从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所接收诊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研究样本60例,均为单眼发病,通过随机分配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配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0%,而对照组仅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樟柳碱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作者:郑庆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同一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Morisky依从性量得分同一时间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作者:董玉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麻醉机是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进行吸入麻醉、代替呼吸、供氧等,但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目前临床上仍常有麻醉意外事件发生,其中有一部分与麻醉机有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9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骨外伤后JOA评分、抑郁症状量表评分、脊柱外伤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脊柱外伤骨折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好.

    作者:温新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放射科纳入的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应用DR摄影机及X线检测方式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测,前者检测方式命名观察组,后者检测方式命名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收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DR摄影技术所收集的图像分辨率及清晰度及图像处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X线检测方式,差异较为明显.讨论:将DR摄影技术应用在放射科,能够对患者组织部位清晰检测,保障图像清晰,医务人员对DR摄影技术较为认可,能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检测目标,该技术为新型检测技术,应用时间远短于X线检测方式,但是应用价值较高.对DR摄影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够使更多优势被开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赵立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凸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対照组(给予常规椎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治疗)各50例,根据针对两组患者采用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两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病变椎体高度的恢复,还能够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折康复所需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霄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双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性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施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曾燕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

    作者:戴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处于COPD缓解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0,住院率为40%,对照组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9,住院率为76%;研究前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2.17±1.14,研究后评分为1.98±1.06,研究组则分别为2.09±1.18和1.79±1.07,研究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COPD发作次数减少,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推广意义较大.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护理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两组干预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NIPS评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疼痛患者给予袋鼠式护理指导,整体效果明显,符合当前实际要求,值得应用.

    作者:时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普外科是临床的大科室,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有些患者的疾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痊愈,但是我们发现,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焦虑情绪,因为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并且是较大的不良应激,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等不甚了解,产生焦虑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焦虑情绪的存在有时候会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郝秀芹;徐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舒适护理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泌尿外科收治膀胱结石手术患者90例,每入组1名对象,抽签分组,直至对照组、观察组各完成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症状控制、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结石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舒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蛋白、pH及Na+对比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1.43%,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提升临床研究重视程度.

    作者:齐文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就诊的髋关节受损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依据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强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医学的推广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4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低流量七氟醚麻醉方案,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单纯静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疗效、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对照组应用麻醉药剂量显著多于实验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起效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药物剂量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宇航;覃涵睿;袁志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教学双方对手术室护理带教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的需求,从而为护理带教提出新的思路.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护士和带教老师进行分析,共有50名护士和30名带教老师参与到此次研究中,通过制定护理教学需求问卷的方式,分析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的需求.结果: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基础操作、职业防护、器械识别等有明显需求,带教老师与护士职业价值实现需求高于实习护士,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教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带教方式,结合临床实际,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郑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结核丸辅助治疗),平均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发生咳嗽、发热、盗汗的分别为2例、1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为8例、3例、3例,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4/2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14.28%(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为18例、9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分别为14例、8例、6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6.42%(27/28)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8.57%(22/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护理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142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筛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1名患者.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控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即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常静;谢俊;冉淑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