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辰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有46例(93.88%),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有3例(6.12%),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的有42例(85.71%),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占20.4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玉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98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入年限均在2013年5月~2015年1月之间。详细记录患者在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特点,并制定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98例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中,有18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了心肌梗死,发生率为9.09%,均在手术之后发生。其中非Q波性心肌梗死占55.56%(10/18),94.44%(17/18)的患者发生在术后7天之内。结论针对于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其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通常发生在手术后的1星期之内,一般表现为Q波性心肌梗死和无症状性心肌梗死这两种。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孟庆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ACEI联合ARB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自2013年09月~2015年09月以来,在我院内科进行诊治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组治疗,即:对照组患者(56例)给予单纯ACEI治疗,观察组患者(56例)给予ACEI联合ARB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临床统计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1.07%)和不良反应率(5.36%)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19.64%),各项比较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ACEI和ARB联合诊治的疗效显著,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高,因而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疗方法。
作者:姜子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焦虑状况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研究组焦虑状况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泽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组教育,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接受专职护理健康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统计患儿、家属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医护服务工作满意程度。结果进行健康干预后,2组患儿、家属对此类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观察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医护工作满意度(97.6±6.8)明显高于对照组(81.3±7.3),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专职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家属及患儿对此类病症的熟知程度,减少患儿负面心理,增加治疗配合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对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57例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及57例单纯行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即刻外周静脉血Myo、cTnI、CK-MB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yo为(445.4±163.8)g/L、cTnI为(6.4±3.9)g/L、CK-MB为(62.4±21.5)g/L,对照组术后Myo为(300.0±98.0)、cTnI为(3.5±1.6)、CK-MB为(56.3±17.5)g/L,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Myo及cTnI明显升高升高(P<0.05),CK-M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损伤,引起心肌酶升高。
作者:郝晨曼;杨秀滨;公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孕妇,按照孕妇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所选患者予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波动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夜间平均舒张压等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中高收缩压、高舒张压、低收缩压以及低舒张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对孕妇血压进行有效的反映,对孕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资料,在临床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白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在老年高血压病中,中医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判断。方法随机于2014年1月份至2015年10月份期间,我科收治的2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在经过12个月的治疗与恢复之后,对两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血压恢复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12个月的干预与恢复之后,对两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对结果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可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1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研究,按照就诊顺序把患者分为综合组(n=63)、传统组(n=63),给予传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患者掌握用药时间、掌握用药方法、饮食合理、了解用药知识、情绪良好、自我监测病情等健康行为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可把患者日常健康行为有效改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可推广运用。
作者:李向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我院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结果66例经治疗及康复护理一个月,治愈3例,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91%。结论早期、及时、分阶段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帮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岳元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以及医学的不断发展,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非心脏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心血管并发症,是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于是手术成败有直接的原因。评估、预测心血管风险,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是目前医学重要的问题。本次研究对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风险作如下评估。
作者:宋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共有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共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低,使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进而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友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在临床中其发病因素多,感染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肺部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导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其发生机制值得总结和思考。
作者:王月月;侯长城;张云洪;张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选择,但术后10-20%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从而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关系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文献回顾形式,对预测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贾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3月接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抽选,将80例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将基础护理措施用于常规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干预组,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两者有区别(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舒缓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学习。
作者:朱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房颤动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房颤的发生机制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但其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医学研究表明诸多炎症因子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探讨心房颤动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研究及治疗研究对心房颤动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学文;吴伦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正常的人员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物诊断急性期心肌梗死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1.67%、80.56%,肌钙蛋白I(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66%、97.22%,肌红蛋白(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89%、94.44%。结论心脏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心脏标志物能够有效预防急性期心肌梗死,起到早确诊、早治疗的作用,对已经突发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患者,检测心脏标志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值得临床上推广引用。
作者:袁乔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与其临床中毒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收治的75例AOPP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其中毒程度,检测各组患者血胆碱酯酶水平,总结血胆碱酯酶与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表现评估显示75例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中毒者分别有40例、33例、2例,对比不同中毒程度组的血胆碱酯酶水平发现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分别有80.0%、87.9%、50.0%的患者其检测结果与中毒程度不符,仅有少部分病例的检测结果与中毒程度相符。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胆碱酯酶水平与患者中毒程度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血胆碱酯酶水平并不能作为判断患者中毒程度的依据。
作者:李淑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治疗中,种植修复与常规烤瓷桥修复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烤瓷桥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种植修复方法,比较两种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96.4%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67.9%,且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美观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发生并发症3.6%低于参照组25.0%,与参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中,口腔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清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原因进行临床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到术后再出血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出血位置、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术中是否有彻底止血以及术后血压波动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多元素分析,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波动以及术中是否彻底止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因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存在诸多,且有些因素在预防方面存在难题,通过分析,可知:通过确定佳的手术时机、术中做好彻底止血以及术后合理控制血压等途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再出血风险的发生,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