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陈桂芳

关键词:医院, 感染管理, 现状, 对策
摘要:目的: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识别现存问题所在,并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感染管理工作实践,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加以分析,识别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落后,技术设备落后和客观医疗局限等方面。医院感染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欠缺,资源投入有限和临床管理不规范等。结论基于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应采取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发展等对策,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更好的防治感染。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缬沙坦、厄贝沙坦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随机抽选行缬沙坦疗法的60例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并将同期收治的行厄贝沙坦疗法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由不同药物治疗后,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性变化,两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实施厄贝沙坦疗法效果突出,不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普维茜;马将伍;段青青;陆文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为提高内分泌科胰岛素泵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较对照组的20.0%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管理应用于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管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郑朝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对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强化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观察比较患者的健康行为,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依从性为100%、94.0%、90.0%,高于对照组的96.0%、76.0%、72.0%;出院时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应用在冠心病三级预防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示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并加强推广。

    作者:杨纪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妊娠高血压患者共计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另接受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62%、(6.7±0.44)分、72.41%,观察组分别为86.21%、(8.8±0.37)分、9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健康护理应用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妊娠质量。

    作者:刘俏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6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血脂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与75.38%,P<0.05;实验组患者血脂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涛;周宇;冷茹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高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共收录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高钾血症患者资料,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心电图诊断结果,对高钾血症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心电图变化可翻译高钾血症的血清钾浓度高低,对高钾血诊断具有借鉴意义;本次19例均确诊为高钾血症,通过降低血清钾治疗后,心血管症状、神经肌肉症状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

    作者:江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治疗以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主,观察组治疗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为主,比较两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86.67%)明显好于对照组(61.67%),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有效药,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仕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们在临床中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尼莫地平治疗)各36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流速率指标和眩晕程度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9例(80.6%),高于对照组的20例(55.6%);经治疗后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能够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惠;马会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该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口服坎地沙坦酯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情况及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用药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63例(96.92%),对照组治疗有效45例(69.2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坎地沙坦酯相比于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没有实施预防措施的血透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将实施预防措施后的150例血透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情况以及血透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结果血透室护理中跌倒为45例(30.0%),自行拔针31例(20.67%),院内感染为90例(60.0%),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跌倒率和自行拔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进行预防措施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为38例(25.33%),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90例(6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透室护理中对血透患者进行有效的不安全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付美蓉;杨红;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四维超声诊断在产科胎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四维超声诊断用于产科胎儿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产科收录的80例晚期孕妇资料,均为疑似存在胎儿畸形的孕妇患者,对临床超声诊断与结果进行回顾性探讨。本次采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选用四维超声技术,对照组选用二维超声诊断技术;2种方法分别检查后,从胎儿畸形诊断结果对比2组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包括:神经系统、胸腹腔积液、四肢骨骼、颜面部等,详细统计胎儿异常诊断的差异性(P<0.01)。结果80例疑似畸形孕妇,确诊后共有45处畸形;观察组诊断出44处畸形,对照组诊断出36处畸形,两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1)。结论四维超声诊断是产科检查的新技术,对胎儿畸形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美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孕期补钙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观察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孕期补钙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88例孕妇当做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指导以及检查,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孕期补钙措施,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出现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具体血钙浓度(2.51±0.17)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9±0.13)mol/L,并且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出现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出现率20.45%,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字2=5.091,P<0.05)。结论对孕期产妇采取补钙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减小妊娠期产妇高血压出现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施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高血压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西药降压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温胆汤治疗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类中药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好转有明显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伍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针对2015年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按照死亡与否将其分成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两组,其中死亡组13例,未死亡组20例。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在上述所选的重症监护室中的3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3例患者终死亡,死亡率为39.39%,以上死亡患者中10例死于肺源性因素,其余3例死于患者由于肺外源性因。临床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致死原因有很多,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由呼吸衰竭致死的病例较少。结论临床中针对处于重症监护室中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必须加强心脏衰竭的防治,同时还应注意感染性休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综合、全方位防治才能提高患者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马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15例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人,观察组7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37.5%、50.0%;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0及85.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安全护理应用于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段其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2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反映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佳。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能有助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入院接诊治疗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方法进行。经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实验组为96.88%,对照组78.13%,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也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把多安在临床治疗心理衰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可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雷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即:基础护理(常规组)、综合护理(干预组),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疾病缓解率为94.0%、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疾病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邹开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40例于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单独应用硫酸镁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观察并详细记录治疗后,尿蛋白下降、血压稳定、水肿消退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稳定、尿蛋白降低和水肿消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川芎嗪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吕连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改善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径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力限制、心理情绪、疾病症状、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叶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