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袁清虹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诊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早期在我院确诊为妇科急腹症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阴道超声诊断)和对照组(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经回顾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9.1%,两者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4.002;P<0.05).结论 与腹部超声比较,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为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具有高度客观性的参考依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药物治疗观察体会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用于冠心病检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了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考虑诊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诊断,对60例有类似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检查,以冠脉造影狭窄≥50%为阳性;重点检查考虑冠心病血管狭窄导致临床症状患者,对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依据.结果 发现冠脉异常44例,阳性率为73.3%;冠心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典型劳力性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心悸、乏力、憋气、大汗、紧缩感等,由于合并高血压,常与高血压导致胸闷、心悸、疲劳、乏力等症状相关联,均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确诊.本次对60例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结合诊断结果实施药物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文宪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疗效观察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一共有68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醋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血磷、血钙以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血症患者采取碳酸镧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金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对其生活方式干预的影响

    目的 对延伸护理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冠心病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结果 延伸护理对实验组患者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大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内冠心病发作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冠心痛患者实施延伸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治疗4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观察终效果.结果 低血糖反应发生原因包括进食量过少19例,占39.6%;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6例,占12.5%;运动量过大10例,占20.8%;口服降糖量不当11例,占22.9%;其他2例,占4.2%.干预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浓度达到3.9mmol/L及以上.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与饮食、用药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低血糖发生原因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韦嘉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Hp三联法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3.4%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状评分(53.1±6.2)分与对照组(52.8±5.7)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19.5±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22.4±2.6)分,差异显著(P<O.05,t=4.585).结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降低Hp阳性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瑞芳;邓高振;张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的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从已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伴焦虑抑郁症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在12%-15%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合并使用心血管药物和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加重病情.一旦出现,要注意其与单纯的心血管疾病存在差异,此时不能单纯的使用心血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同时还应联合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两者同时使用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作者:戢增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并比较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和对照组(应用短效硝苯地平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并发症情况与新生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顺产率高,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促进自然分娩,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燕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纬度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

    目的 了解中国南北方不同人群的高血压流行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黑龙江省在儋州过秋冬季节、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比较南北方生活时段高血压的流行特征.结果 海南生活期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北方生活期间,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北方的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大量饮酒和运动减少比例高于海南省(P<0.05);有规律治疗、摄盐量、运动量、饮酒过多是在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于老年“候鸟”高血压人群,南方更有利于其血压控制,同时,应注重保持规律治疗、清淡饮食、减少饮酒量,采取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血压持续升高的危险.

    作者:蒲宏伟;陈漠水;刘文举;许云;李文霞;陈世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脑血管性疾病病人62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I检查,MRI包括常规的T1WI、T2WI、FLAIR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检查结果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全部病例的磁共振SWI图像均显示为病灶内存在点状出血低信号,而磁共振常规序列图像有13例未能发现病灶内存在出血情况.脑血管畸形在磁共振SWI图像上,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环形低信号,以及呈点片状的低信号;动静脉畸形显示为多个点样或条样的聚集性低信号,为畸形的静脉和病灶内出血,但其对供血动脉的成像欠佳.在磁共振SWI图像上,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的亚急性血肿主要呈现为低信号,中心能看到片状的高信号影,皮质下的微出血灶表现为圆点状的低信号.结论 相比于利用磁共振常规序列检查手段诊断脑血管疾病患者,磁共振SWI检查能够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显示病灶清晰,检查准确率更高,具有很高的诊断应用价值,是脑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绍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导致全身各处动脉血管堵塞,严重者如冠心病等.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能够加速其后的发展.对于ox-LDL的相关研究,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骏;申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分析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早期在我院确诊为妇科急腹症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阴道超声诊断)和对照组(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经回顾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9.1%,两者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4.002;P<0.05).结论 与腹部超声比较,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为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具有高度客观性的参考依据.

    作者:袁清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年患者突发心肌损伤诊断分析及临床教训1例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以及化验检查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超敏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冠脉造影之后并未发现狭窄或者仅仅是轻度狭窄,本文就2016年2月份1例青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肌损伤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林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临床疑似冠状动脉斑块患者80例,同时对其行DS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比较评价DSCT与CAG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节段838段,按CAG为标准,587段冠脉正常,251段血管狭窄,而DSCT的结果是正常为603段,血管狭窄为235段.DSCT诊断冠状动脉中血管狭窄敏感性为79.3%,特异性达97.4%,阳性预测值达93.0%,阴性预测值达91.7%,准确性达92.0%.经x2检验,DSCT对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斑块血管狭窄的评估同CAG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用于诊断冠脉小寨有很高准确性,并可将其作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手段,这对冠状动脉斑决的筛选和评估有重要意义.同CAG比较,可考虑选取DSCT为冠心病筛选手段之一.

    作者:陈湧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龄髋部骨折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将92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对我院预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5%,与一般组患者的21.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预防护理满意度为91.3%,高于一般组患者的78.3%(P<0.05).实施预防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预防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较一般组患者高(P<0.05),住院时间为(19.6±0.8)d,短于一般组患者的(24.6±1.1)d(P<0.05).结论 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神经损害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的关系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脑神经损害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白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2015年2月接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脑损伤与否分为脑神经麻痹组(A组、20例)和无脑神经麻痹组(B组、30例),分析脑神经受损程度.结果 临床20例脑神经麻痹组患者神经损伤者11例(55.0%),动眼神经损伤者7例(35.0%),视神经和听神经损伤者分别为3例、2例,占15.0%、10.0%;脑神经麻痹组患者IgG、IgM、白蛋白含量和无脑神经麻痹组相比较高,存在临床差异(P<0.05).结论 临床结核性脑膜炎脑神经损害患者的脑脊液中,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含量相对较高.

    作者:吴彩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和探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施行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护理人员20例,共向76例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其他科室施行常规护理的护理人员25例,共向84例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成绩得分以患者满意度.结果 施护前两组护士考核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施护后观察组护士理论掌握程度、操作熟练程度、病情了解程度、与患者沟通效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48例非常满意,28例满意,无不满意,满意率100.0%.对照组患者32例非常满意,43例满意,不满意9例,满意率89.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材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关于血压正常高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baPWV)及人体动脉硬化的探究

    目的 探究关于血压正常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baPWV)以及人体动脉硬化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选取300例,之后根据临床检验后,分为血压理想组(150例)以及血压正常高值组(150例),探究2组受检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踝壁指数、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血压正常高值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等指标与血压理想组指标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受检人员的踝壁指数与血压理想组受检人员相比较(P>0.05).结论 血压正常高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以及人体动脉硬化具有一定关系,而踝肱脉搏波波速度可以作为人体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针对临床检验患者的踝肱脉搏波波速度指标,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从而为患者早期疾病进行一定的预防,可应用推广.

    作者:郭益红;吴志坚;李培英;黄馨;袁鹏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收缩压、脉压、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收缩压、脉压、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同期高血压未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各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收缩压、脉压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患者的收缩压、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研究证实,收缩压、脉压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唐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抢救效果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急诊抢救措施,观察组给予优化后的急诊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患者有2名,复发率为5.0%,对照组有8名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324,P<0.01).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抢救的效果,进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开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51例行以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奥拉西坦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MMSE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状况(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促进患者脑部功能及脑代谢的恢复,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潘在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