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王超群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输液,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64例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诊的158例脑血管性眩晕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7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41%,对照组21例痊愈,43例有效,1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01%,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杨广跃;闫娜;王江兆;徐鲁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针灸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1.03±0.02)分、生活质量(97.17±1.69)分、有效率97.87%、满意度95.7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放射免疫检验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法,比较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灵敏度93.75%、特异性94.29%、准确率94.03%;对照组患者灵敏度80%,特异性83.78%,准确率82.09%;两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较比常规的放射免疫检验法有明显的提高,利于临床对病情的判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兴娜;周玉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60例抑郁障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04月10日至2018年05月30日,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各30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AMD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观察组3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正念干预应用于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程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靳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中头孢氨苄的含量

    本文介绍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剐定头孢氨苄腔囊含量的方法.方法:以Shlm-packCLC-OD8(150 mm×6 mm,10 um)为色谱柱,甲醇一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头孢氨苄浓度线性范围为100~9O0ug/ml,相关系数r=09999.方法回收率为997%,RSD为08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头孢氨苄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兴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玄明粉、大黄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予腹部顺时针按摩,治疗组接受中药(大黄、玄明粉)外敷配合电子灸(取双天枢、中脘、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便的时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芳;刘小燕;钟彬;李启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保守疗法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在子宫肌瘤的治疗当中,通常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因此,保守治疗仍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保守治疗中,药物治疗是首要的途径,无论是中药治疗还是西药治疗,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有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守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子宫肌瘤保守疗法的中西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晓俊;李奎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医院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全面,医院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是保证医院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我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

    作者:杜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对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用于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为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内镜室对上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228人进行了筛检,随机对半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62处,内镜观察并取检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7例,观察组用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检查,发现可疑病灶56处,行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观察并结合染色观察病灶,靶向取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早癌为1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6.14%,诊断符合率11.3%;观察组患者的早癌检出率为15.3%诊断符合率为26.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早癌检出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NBI放大内镜联合染色技术可提高内镜下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作者:王龙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纳米二氧化硅毒性研究进展

    纳米SiO2作为一种新型的热门材料,在建筑、涂料、医疗卫生等行业应用广泛.同时它也会引起体外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细胞膜损伤,终促使细胞凋亡、坏死.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细胞角度对纳米SiO2的毒性进行研究,着重分析纳米的毒性影响因素及毒作用机制.

    作者:修林青;许亚慧;袁淑敏;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论乳酸环丙沙星原料药含量测定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活性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氟喹诺酮类中较强者,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除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外,尚对葡萄球菌属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尤其对绿脓杆菌具有强杀灭作用.临床常用于敏感病菌引起的各种系统感染和局部感染,效果好且应用广泛,常将其制成盐酸或乳酸盐以供使用.对该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如:高效液相色谱法(1),差示紫外分光光度(2),比色法(3),容量法(4)等.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双相滴定法对环丙沙星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均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赵守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抗心力衰竭药物)、观察组(抗心力衰竭药物+他汀类药物),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对比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贺宜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伴有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产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采用简化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组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的各个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了产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得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6.742,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F=6.275,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瑾;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对策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4,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4,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胃癌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胃癌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0例从2016年12月ˉ2017年1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其中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对于观察组患者而言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其中.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切口感染、低血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而言,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有所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80例接受PVP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调查表、VAS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有助于纠正骨折手术患者不良心理,并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平衡,是辅助老年骨折比较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马继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运用短期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强化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运用短期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强化治疗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短期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代谢指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NS)是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在肾内科十分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NS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包括脂肪代谢紊乱、急性肾衰竭、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治疗难度.NS患者的预后与并发症有着密切联系,在规范治疗的同时,对并发症提高警惕,给予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对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NS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ˉ2017年12月间,我院接诊救助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或)其家属意见后,通过抽签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救治成功率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能有效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和急救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是理想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许小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小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及其应急策略

    目前,中小学教育阶段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处于中小学校期间的孩子抵抗力还不足,身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应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易受感染.学校是一个学生比较密集的群体,所以为了保障学生自身的健康安全,学校必须在中小学校校内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小传染病在学生群体爆发的几率.本文主要就当前学校高发的传染病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并对预防和应急措施进行相关探讨.

    作者:王蓉;牛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