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对策

张敏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人性化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4,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54,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对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VAS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中医学方法 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收集更多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知识,为临床治疗慢性结肠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临床案例中论证观点、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采用解释、对比、论证展开论述.结果 通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认为单纯的西医治疗对慢性结肠炎疗效有限,而在许多案例中,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中医治疗在慢性结肠炎中具有独到优势.

    作者:付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痛风的诊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HUA易导致痛风(gout)的发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48.28岁,男女比例为15:1,其中,有79%在急性期需住院而不能工作,严重影响劳动力,但是近半患者(45.2%)仅在急性期才去治疗.因此,痛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综述主要对痛风的诊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阐述.

    作者:高悦;刘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期间配合综合呼吸道护理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呼吸道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及预后.结果:①研究组干预后2SpO、HR、RR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有利于稳定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体征,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残率,值得推广.

    作者:冯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学高职院校解剖学与生理学衔接教学分析

    作为研究人体及动物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规律的重要科学,解剖学与生物学在大多数医学院被设置为考试科目,同时也是医学高职院校极为重要的课程,其涉及到生物信息、生物技术、药学、法学等多个组成部分.从当前医学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解剖学与生理学衔接不紧密的现象.研究着重分析了医学高职院校解剖学与生理学衔接教学情况,为解剖学与生理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罗兴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秘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秘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秘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毛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科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气道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静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历号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对常规组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心血管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经过一周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重要帮助.

    作者:王彦阁;丁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探析用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研究人员选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0例患者详细信息,将其分为人均各70例的A、B两组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1.2毫克的米索前列醇,B组患者则服用0.6毫克的米索前列醇,对两组病人的流产效果、不适症状和血流量等信息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A组药物流产成功几率高达97.14%,而B组患者成功率为85.71%,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成效佳、副作用小,且药流时服用较大剂量的药物,可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成功几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符初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究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陈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的兴起,给各行业带来了提升管理和学习的方法.医学教学上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引用,希望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生学习技能的现状,然后从三个角度介绍了品管圈活动的意义,后对品管圈活动在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具体应用分步进行了阐述.希望有助于读者对品管圈以及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的了解.

    作者:门琳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整形保乳术组(23例)与常规保乳术组(23例),常规保乳术组患者行常规保乳术治疗,整形保乳术组患者行整形保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整形保乳术组患者各项手术相关数据以及美学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保乳术组,P<0.O5.整形保乳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明显高于常规保乳术组,P<0.O5.整形保乳术组患者术后1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死亡率与在常规保乳组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整形保乳术以及常规保乳术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远期治疗效果,但是整形保乳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乳房美学优良率高.

    作者:李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增加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使我国人口正逐步趋于老龄化.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各种慢性疾病频发,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本次研究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此消除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总结并归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CCU护理路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及血管再通率.结果:观察组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60min、90min及120min三个时间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CCU护理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规律运动率、低盐饮食率均显著高于高于前,而不合理用药率、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干预前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管理水平提升,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放射免疫检验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法,比较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灵敏度93.75%、特异性94.29%、准确率94.03%;对照组患者灵敏度80%,特异性83.78%,准确率82.09%;两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较比常规的放射免疫检验法有明显的提高,利于临床对病情的判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兴娜;周玉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患者中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比较2组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术后观察组肛肠疾病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肛肠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京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64例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输液残留量、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问卷调查,使用《情绪劳动量表》评估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状况,使用《医患关系量表》评估医患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在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中,深层扮演应用多,表层扮演应用少,自然表现居中.在医患关系中,医生主观经验评分高,患者客观行为评分低,主客观结合症状居中.表层扮演与医生主观经验呈现正相关,深层扮演与医患关系三个维度均呈正相关,自然表现与医生主管经验、主客观结合症状成正相关;其余为负相关.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整体情绪劳动状况相对较好,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在于,深层扮演越多,则医患关系越好,表层扮演越多,则医患关系越差.

    作者:达娃卓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垂体卒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选择

    目的:分析垂体卒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100例垂体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案例,结合治疗方式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手术方式和综合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垂体卒中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整体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科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组患者6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为95.0%、8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为1.7%、1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