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为什么糖尿病不能治好——世界级疑难医学课题

朱昌海

关键词:一病服一药, 对症下药, 病因病理, 清淤, 封阻杂质进入血液
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医学理论错误,各种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都得不到正确的理论指导而达不到对症下药,所以都无法治好.本文还揭示了各种疑难疾病的因和病理的关键所在,对治好这些疾病就不愁了.不是像医学上所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啊、身体缺钙啊、杀死癌细胞啊,结果越治疗越糟.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手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与防治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在患者妇产科手术之后出现组织粘连的问题是十分普遍的,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组粘连的发病原因和发生机制,目前的医学领域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国内外范围内的多种文献都没有完成彻底的阐明.为了能够在大程度上有效防治患者手术之后出现组织粘连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和主治医生都尽大努力尝试用多种措施来从根本上有效防止粘连的形成.本文着重针对妇产科手术后组织粘连的形成与防治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耿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岩藻聚糖硫酸酯含有硫酸酯,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杂聚糖,常见于褐藻中,并在医学方面许多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既是有助于健康的食品也是重要的药品原料,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提取方法和生物活性,希望对岩藻聚糖硫酸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顾雅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临床检验结果探讨

    目的:对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检验结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6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内科及重症监护病人作为样本,收集并培养其痰液,收集了637株致病菌株,采用ATB细菌鉴定仪对所有的菌株进行药敏测定分析.结果:在对所有的菌株进行分析后,主要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37.1%;位居第二位的是真菌感染,占31.8%;革兰阳性球菌为第三位,占31.1%.革兰阴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真菌感染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用药时应针对不同个体的病原菌分布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韦利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运用在消毒供应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的5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运用护理质量控制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运用护理质量控制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鲍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玄明粉、大黄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予腹部顺时针按摩,治疗组接受中药(大黄、玄明粉)外敷配合电子灸(取双天枢、中脘、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便的时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电子灸治疗卧床患者便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芳;刘小燕;钟彬;李启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喷他佐辛用于胸部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用于胸部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电脑选取本院外科2017年2月ˉ2018年3月接受胸部手术患者70例,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镇痛药曲马多肌注缓解疼痛,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镇痛药喷他佐辛联合甲氧氯普胺静滴缓解疼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平均为(5.26±1.20)分,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平均为(3.42±1.00)分,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用药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视物不清、1例出现血压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在用药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大量流汗、1例眩晕、2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研究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将喷他佐辛应用于胸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于临床.

    作者:韦静;彭东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年1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放射免疫检验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法,比较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灵敏度93.75%、特异性94.29%、准确率94.03%;对照组患者灵敏度80%,特异性83.78%,准确率82.09%;两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均有不同程度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较比常规的放射免疫检验法有明显的提高,利于临床对病情的判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兴娜;周玉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探析用量大小对结果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研究人员选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140例患者详细信息,将其分为人均各70例的A、B两组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服用1.2毫克的米索前列醇,B组患者则服用0.6毫克的米索前列醇,对两组病人的流产效果、不适症状和血流量等信息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A组药物流产成功几率高达97.14%,而B组患者成功率为85.71%,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米非配伍米索药物成效佳、副作用小,且药流时服用较大剂量的药物,可以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提高成功几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符初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进行相关的病理检查,进而研究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对本组120例患者进行相关的病理检查后结果显示,有21例(17.50%)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并且通过临床检查发现,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以及肿瘤组织学分类均属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且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P<0.05);但是患者的其他信息,如性别、年龄等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没有必然联系(P>0.05).结论:根据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情况,能够分析出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吉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探析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有助于在结肠癌肝转移早期实现对疾病的确诊,以免延误佳的治疗时机.本文在对结肠癌肝转移的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孙海云;袁淑敏;李洁;王雅玲;马学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笔芯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分析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笔芯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试验组予以笔芯胰岛素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病灶吸收效果.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笔芯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促进病灶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管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 对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对医院各科室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回收、清洗、消毒、检查与包装、灭菌和发放,运行流程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质量追溯与管理.结果 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采用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结论 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感染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思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强化风险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对疗效及患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风险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治疗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进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进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ICU重症患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实验组(n=5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与转至普通病房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转至普通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进度的影响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降低SAS评分与SDS评分,同时能够提升护理进度.

    作者:李艳霞;马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及效果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60名护生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名.对照组护生应用传统教学管理,研究组护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沟通技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生,数据分别为96.7%、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临床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晶;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率、规律运动率、低盐饮食率均显著高于高于前,而不合理用药率、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干预前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管理水平提升,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

    目的:研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西药药方中抽取3422份,统计西药药剂的合理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而后,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西药药方中随机抽取3422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西药药剂用药合理情况.结果:观察西药药剂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前、后,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中3422份西药药方,其中药品使用不合理的有136份,用药合理的总数为3286份,比例为96.03%;对照组中561份西药药方存在不同程度的使用不合理现象,药品使用合理的共有2861份药方,所占比例为83.61%.结论:针对西药药剂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进而提高临床上使用西药药剂的综合水平.

    作者:胡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卵巢囊肿摘除患者80例,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卵巢囊肿摘除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卵巢囊肿摘除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卵巢囊肿摘除术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研究.

    作者:艾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生活质量改善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生活质量改善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临床路径干预效果较好,应当在临床上加强推广.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科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组患者6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为95.0%、83.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为1.7%、1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