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士艳
本文的研究目的:探究针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对患者恢复效率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选择的例数为100例,来我院就诊的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干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的要短,实验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值的大小作为评价的标准(P< 0.05),采用问卷调查法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选择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恢复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程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病病区的30例妇科病患者根据床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一般责任制管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扁平化责任制管理,于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前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的相关信息.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问题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频率,在妇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士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X线、CT、超声、病理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研究.结果120例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病理类型方面,有110例高分化型,占91.67%,黏液细胞构成比重较高,表皮样细胞分化良好,核异形、核分裂极为少见,往往存在淋巴细胞浸润;有10例低分化型,占8.33%,其黏液细胞构成比较低,通常低于10%,多由表皮样细胞或中间细胞构成,存在核异形、核分裂情况,且细胞浸润性较强.CT、超声对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但不及病理细胞学、病理组织学,病理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结果较为接近,但需与腺样囊性瘤、多形性腺瘤进行鉴别诊断.结论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多发,其病理类型多为高分化型,病理类型与病理特征均不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详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月8月~ 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即将接受放疗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8.56 ±3.26)分以及SDS评分(34.57 ±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49.76 ±1.56)分以及 SDS评分(50.12士3.12 )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琪;孙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徽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徽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将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者设为对照组,将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患者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97.50%,对照组清除率为7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值得推荐.
作者:张艳军;章德本;柴玉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对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两组均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联合鼻胃管营养支持,实验组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对两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白蛋白、肠内营养热卡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泻发生率与实验组差异不明显(P > 0.05 ),但实验组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有利于显著改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世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乳腺疾病的检查方式中,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采用数字化DR钼靶检查6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数字化DR钼靶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为80例,发生率为13.33%.其中主要的为乳腺增生,其次为纤维癌瘤、乳腺癌,纤维癌瘤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圆形肿块、椭圆形肿块、不规则边缘光滑肿块以及肿块内钙化,其中钙化主要为蛋壳状、斑状、颗粒状等,乳腺癌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高密度不规则肿块影,高密度不规则结节影、肿块边缘毛刺、钙化等.结论:采用数字化DR钼靶检查可以对疾病早期有效的进行诊断,明确各种乳腺疾病,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作者:路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ICU全麻气管插管置留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两次插管成功率,同时比较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两次插管成功率、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由于军校学员在实际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心理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对其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加强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对其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其心理问题,提高军校学员心理素质,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实现强军目标等奠定基础.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加强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方法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邱俊;林海;王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情况;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所确诊并且收治的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示法,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主要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患者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的护理当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能够使得护理的质量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8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以8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5% vs 37.50%, 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97.50% vs77.50%, P<0.05 ).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而言,在麻醉复苏期间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98例2016年4月-2017年10月于某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其中参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91% (47/49 )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75K(43/49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85.41% (46/49 )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3.87% (41/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的改进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满意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王凯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进步与医疗改革的有效深化,西藏缺医少药的就医条件得到改善,肿瘤患者从单纯对基本医疗救治的需求,上升为对整体医疗过程更高期望,这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立足医院护理服务的特点,建立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模型,为针对性制定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措施提供路径参考.
作者:史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15年-17年纵隔肿瘤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针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效果较好.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12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骨科接收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67%,相比对照组的88.33%,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李代英;罗百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麻风病人自我护理是指麻风病畸残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自身的畸残进行护理和功能锻炼,防止麻风继发性畸残的发生或加重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对我国麻风病人自我护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麻风病防治策略、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依据.
作者:秦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皮肤科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9— 11月在皮肤科住院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2月-2017年3月住院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信任度、技术水平、住院环境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信任度、技术水平满意度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科住院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大限度地满足其舒适度及需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纪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专项处方点评在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0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4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药物使用均实施专项处方点评管理,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的合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 (167/420),对照组为90.2% (379/4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21.376, 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χ2=23.189、P<0.05 )以及用药合理性(χ2=17.836、、P<0.05 )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专项处方点评在患者合理用药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娅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5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做分组对照分析的,即观察组(PKP,n=28)和参照组(PVP,n=29) .结果:术后1个月2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 );术后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 ),且对照组升高程度比观察组显著(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后凸矫正率高于参照组(P<0.05) ; 2组临床疗效未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均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后者对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纠正后凸畸形等方面更为突出,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作者:韩利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