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

王凯丽

关键词:护理应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98例2016年4月-2017年10月于某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n=49)和实验组(n=49),其中参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91% (47/49 )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75K(43/49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85.41% (46/49 )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3.87% (41/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的改进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满意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多苷在紫癜性肾炎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患者行雷公藤多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紫癜性肾炎(11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雷公藤多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效果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 (55/56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45/55 );就不良反应而言,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5.36%(3/56),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18.18% (10/55),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雷公藤多苷治疗可以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以8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5% vs 37.50%, 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97.50% vs77.50%, P<0.05 ).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而言,在麻醉复苏期间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ICU全麻气管插管置留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两次插管成功率,同时比较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两次插管成功率、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73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完成分组工作,分组详情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表现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并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朱玮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麻风病人自我护理探究

    麻风病人自我护理是指麻风病畸残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自身的畸残进行护理和功能锻炼,防止麻风继发性畸残的发生或加重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对我国麻风病人自我护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麻风病防治策略、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依据.

    作者:秦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接受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这9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完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胆囊手术中运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简化手术,而手术安全的关键是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

    作者:程永鹏;鄢铭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全院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全院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质量管理情况为对照组(患者80例),选取2017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质量管理情况为研究组(患者80例),统计比较两组质量管理评分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研究组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1.3%、8.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院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还可以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解娅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阶段目标培训法在院内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阶段目标培训法在院内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0名院内护士以及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0名院内护士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0名院内护士给予分阶段目标培训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10名院内护士给予常规培训,比较常规培训与分阶段目标培训应用后院内护士培训结果.结果:院内护士常规培训者其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结业考试成绩均明显低于给予分阶段目标培训法的院内护士,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院内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实施分阶段目标培训法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及CT扫描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的增加,而现在我国的医学水平还处于发展的阶段,针对一些疾病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措施.而癌症对于人们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直到现在,全球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医治癌症,尤其是癌症扩散之后,大多数只能是延长患者的寿命而不能完全的根治.但是我们对于癌症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歇.本文就是针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以及CT扫描展开了研究,选取了900多名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结果,帮助人们的健康不受威胁.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热原因,基于此探究防治术后发热策略.方法随机挑选于本院进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46例,纳入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按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分组,研究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暂时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热情况和感染情况,分析发热原因,探究防治策略.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热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 (P<0.05),经临床诊断发热原因为细菌性脑膜炎、术后吸收热、颅内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下积液等,而两组患者感染概率比较未出现差别(P>0.05).结论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极易发生感染和发热情况,需及早实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和抗菌药物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贾文岩;董晓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心得体会

    目的通过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病人实施全面精心护理,促进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方法从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和其他方面给予老年患者精心护理.结果促进了这类患者的遵嘱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和住院频率.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促进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玲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自我管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并研究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管理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张家口第一医院内分泌住院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4组.通过设置详细并且能够反应实际生活习惯的问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分析其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控制情况.结果:年龄在10岁至12岁、13岁至15岁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定期血糖监测、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等方面表现得分,低于年龄在16岁至18岁的青少年病患,而年龄在19岁至22岁的病患在以上因素中得分高.结论: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其血糖控制更好.医疗工作者需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办法,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提升血糖的控制效果使青少年病患早日康复.

    作者:程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风险评估防范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关于风险评估防范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护理的质量.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比如护士缺乏责任心,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护理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根据病状及时的采取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沟通工作不流畅以及不能准确的记录患者的情况;患者疾病本身存在高危险性;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护理的风险增加.也就是通过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所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对应的建议,比如可以进行对全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对应的预案,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等.

    作者:瓮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为2.6%、 18.0%,比较差异显著(P< 0.05) .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骨科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后在术后疼痛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人.统计分析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3.48 ±0.69)分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57 ± 0.38 )分较低(P<0.05) .结论:骨科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应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作者:石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研究对肝胆外科患者采取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肝胆外科患者200例,2016.5.5日到2018.3.5日,将其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2组,100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改为腹腔镜手术,2组均进行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术后恢复效果、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快,发生的不良反应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实施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于肝胆外科患者当中,患者的术后恢复佳,且发生不良反应较实施开腹手术少.

    作者:丛永亮;刘冬冬;张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或骨坏死等不良反应研究新进展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易引发骨骼病变,如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大量研究显示有关细胞损伤与调控因子失调是诱发骨骼病变的重要因素.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骼病变中,各种病变的宏观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其内在发病机制各具特点.为此,本文现对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骨坏死等不良反应的研究新进展予以如下综述.

    作者:文莉;陈冠宇;李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肋骨骨折胸腔镜引导重点内固定与连续内固定的疼痛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引导下多处肋骨骨折多处小切口重点内固定与单切口连续内固定的疼痛程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伤员为研究对象,对胸腔镜肋骨骨折内固定病人进行术后疼痛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引导多处小切口重点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单切口连续内固定,对比两组切口长度、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用量、下床活动时间等,同时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次数及时间、胸引管带管时间及引流量、固定器使用个数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观察组术后切口长度、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用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器使用个数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引导下肋骨骨折定位多处小切口重点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药药房药物咨询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西药药房药物咨询情况,并对其咨询药物的种类和药物咨询内容进行分析.方法利用Excel和SPSS20.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将上述数据按照咨询药物的种类和药物咨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对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开展西药咨询服务对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咨询窗口了解有关药物的问题,使自身对药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消除因为不良反应存在导致的潜在危害.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胸腔镜下、开胸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研究对比在治疗早期肺癌中,运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回顾性选取2015年-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天、第五天的CPR水平、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置管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