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慧;陈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记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实施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P<0.01) ,较对照组护理后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更能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龙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评价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特别健康-18-04-朱冬云l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兰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准护理理念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精准护理理念,比较2组术后出血率、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率、术侧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运用精准护理理念,对预防和减少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关于风险评估防范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关于护理的质量.在心内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比如护士缺乏责任心,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存在漏洞;护理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根据病状及时的采取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沟通工作不流畅以及不能准确的记录患者的情况;患者疾病本身存在高危险性;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护理的风险增加.也就是通过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所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对应的建议,比如可以进行对全院的技术培训,提高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对应的预案,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等.
作者:瓮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参与脑肿瘤手术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按照本研究要求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则按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护理.术后对比实施两种护理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69.8%、97.7%,较对照组的明显要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脑肿瘤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同时手术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增高.
作者:韩桃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将超声内镜联合诊治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中,位于食管者15例,位于胃部者45例.在超声内镜联合诊治下,检出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分别占18例、20例、22例.进行EMR治疗(35例)与ESD治疗(25例)的患者中,病灶均完整被切除,且未出现穿孔或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内镜联合EMR及ESD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今后推荐应用.
作者:董勤勇;夏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将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其再出血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避免术后发生再出血现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120名来我院急诊外科进行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集术化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98.7%),明显高于对照组(44.0%),两组相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 P=0.03).结论集术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上值得进一步使用推广.
作者:芈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的增加,而现在我国的医学水平还处于发展的阶段,针对一些疾病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措施.而癌症对于人们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直到现在,全球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医治癌症,尤其是癌症扩散之后,大多数只能是延长患者的寿命而不能完全的根治.但是我们对于癌症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歇.本文就是针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以及CT扫描展开了研究,选取了900多名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结果,帮助人们的健康不受威胁.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患者的身体状态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核心,为了更好的加强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进行相应的思考.
作者:李燕;许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护理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9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t=9.82,13.61; P<0.05),而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t=8.46,7.15;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5,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润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哮喘患儿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雾化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实验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依从性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既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又可改善患儿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0例,12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长期卧床康复过程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术化护理.结果实验组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经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比较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奥美拉唑针对胃酸分泌能够予以相应的阻滞作用,进而全面防控了反流性的食管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以及其他胃肠性疾病.因此可见,此种类型的药物具备突显的推广价值.然而与此同时,针对奥美拉唑如果不慎予以服用,那么将会表现为多样化的不良反应.在探求各类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应当能够给出安全运用奥美拉唑来防控肠胃疾病的可行措施.
作者:江春燕;龙顺海;余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进步与医疗改革的有效深化,西藏缺医少药的就医条件得到改善,肿瘤患者从单纯对基本医疗救治的需求,上升为对整体医疗过程更高期望,这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立足医院护理服务的特点,建立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模型,为针对性制定医院护理工作改进措施提供路径参考.
作者:史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5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做分组对照分析的,即观察组(PKP,n=28)和参照组(PVP,n=29) .结果:术后1个月2组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 );术后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 ),且对照组升高程度比观察组显著(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低(P<0.05);观察组后凸矫正率高于参照组(P<0.05) ; 2组临床疗效未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均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后者对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纠正后凸畸形等方面更为突出,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作者:韩利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8例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给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3%)优于对照组(83.33%) ,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3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明显(P<0.05);两组结果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田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作探讨.方法: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研究,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段、心理状态评分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2%比对照组27. l%低,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更佳.
作者:付平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进行实习的72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36例,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模式,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成绩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在心外科实习的临床实习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模式进行教学,效果明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艳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儿科重症监护由于工作量大,同时小儿病情变化快,整体护理难度增加,本文主要评估PICU护士重症监护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某医院86名PICU护士发放重症监护能力量表,并进行其监护护理能力的评价,比较出不同护士危重病症监护能力的差异.结果:PICU护士自评价后,其护理实践能力良好,需要加强特殊领域的深入培训,并建立更加有效的重症监护团队,以期充分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作者:徐晓晴;钏新;梁元卿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