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杨翠兵

关键词:缬沙坦, 倍他乐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R、SBP以及DBP均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简述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一般与动脉硬化有关。常见病种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绞痛和心梗等。流行病学预测,到2020年,我国非传染疾病死因将上升至全部死因的79%,心血管疾病将居首位。现在,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医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的逐步走向成熟,芳香开窍法和痰瘀互结病机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临床研究领域,芎芍胶囊、速效救心丸、静脉滴注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作用突出。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发挥“治未病”思想、中医药特色治疗方式方法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君臻;赵苓燕;刘峰;王天童;石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留针治疗痔术后疼痛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术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研究组术后给予留针止痛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根据其评分结果及临床表现变化情况判断其止痛效果,记录两组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研究组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应用腹部留针治疗痔疮术后疼痛患者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潘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其中37例患者行CT检查,53例患者行MRI检查,30例患者行CT联合MRI检查,分析CT与MRI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部位多在中颅窝内鞍旁, MRI呈类圆形、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扫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脑内型患者的病灶分布于脑内任何部位,并以单发病灶为主,未见严重占位效应,未见水肿或可见轻度水肿,MRI检查T2WI呈“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伴絮状低信号环,扫描增强可见少量轻度强化。有32例患者经CT检查后为稍高、混杂密度影,扫描增强未见强化。结论脑外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与MRI检查时均有特定特征,但CT像不及MRI像,尤其是MRI的T2W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240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用药情况、健康生活改善情况及降压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高血压知识合格率、用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降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降压治疗有效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苏兴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体化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一体化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8.75±1.02)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9.06±0.41)分与护理前(92.19±1.25)分、(95.38±0.75)分比较(P<0.05);此外,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8.78±1.06)分与护理前(92.14±1.36)分比较(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一体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顾建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卫生院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基层卫生院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门诊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卫生院门诊部于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60例患者卡托普利治疗(A组),另60例给予牛黄降压丸治疗(B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A组为83.3%(50/60),B组为71.7%(43/6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在治疗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上均得到了改善,而在改善幅度上,A组要好于B组(P<0.05);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门诊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好的服药依从性,价格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宋绍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联合腹部B超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受孕率、输卵管通畅率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腹部B超进行输卵管通液显影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损害,而且具有无辐射、不住院、不过敏以及花费低等多个特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当月就可以妊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36例急症子宫切除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临床特点,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生的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急症子宫切除的原因为胎盘因素占53.7%(主要为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子宫破裂16.6%,子宫收缩乏力16.6%,DIC 11.1%,羊水栓塞5.5%。结论反复刮宫,多次剖腹产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做好孕产期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对分娩方式的认识,减少剖宫产率是预防急症子宫切除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96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情紧张度,身体不适率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患者心情的紧张度来说,观察组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放松(P<0.05);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身体不适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和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冯押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亲环素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40例(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45例、持续性房颤48例、永久性房颤47例),选取我科同期住院条件相同的窦性心律非心瓣膜病患者135例为对照组(非房颤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CyPA、MMP-2、MMP-9水平,同时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探讨CyPA和MMP-2、MMP-9在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PA和MMP-2、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CyPA和MMP-2、MMP-9的表达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观察组左心房前后径大于对照组(P<0.01),且与房颤动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MMP-2、MMP-9水平呈正相关(阵发性房颤组r1=0.77、r2=0.80,P<0.01;持续性房颤组r1=0.71、r2=0.76,P<0.01;永久性房颤组r1=0.67、r2=0.74,P<0.05);CyPA浓度与LAD呈正相关(阵发性房颤组r=0.72,P<0.01;持续性房颤组r=0.74,P<0.01;永久性房颤组r=0.65,P<0.05);MMP-2、MMP-9水平与LAD呈正相关(阵发性房颤组r1=0.74、r2=0.76,P<0.01;持续性房颤组r1=0.66、r2=0.68,P<0.01;永久性房颤组r1=0.63、r2=0.72,P<0.05)。结论 Cy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的协同作用在房颤的维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CyPA和MMP-2、MMP-9的联合检测对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变程度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唐碧;宣玲;王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超产前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产前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检的280例孕妇,分为高危险因素组与没有高危险因素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孕妇的胎儿心血管异常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280例进行产检的孕妇中,检查出有4例心血管异常的胎儿,且均在引产处理后尸检或者是分娩后得到证实。在随访中得知,高危因素孕妇的胎儿心血管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产前胎儿心血管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胎儿心血管异常的诊断有效率,而且降低我国新生儿中先天心脏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大大提高了我国人口出生质量,促进我国优生优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本次共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组30例患者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共16例,占53.3%;其次为浸润性癌,共4例,占13.3%;小叶癌2例,占6.7%;其余导管内癌伴浸润、黏液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乳头状瘤癌变、淋巴瘤、混合来源肿瘤、髓样癌、鳞形细胞癌各1例,分别占3.3%。良性肿瘤3例,占10%,恶性26例,占86.7%;未明确定性1例,占3.3%。声像图特点:包块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回声衰减、毛刺样改变、簇状钙化斑、高回声晕环等表现有较高超声确诊价值;肿块<10mm、形态规则、囊实性、后方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及中高回声表现的病例,超声诊断价值较低。结论乳腺癌诊断中,经高频超声检查,若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内见簇状钙化斑,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多可诊断。鉴别困难者,可用彩色多普勒及弹性成像协助,并结合病理活检,以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作者:熊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0年8月到2013年4月收治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与试验组患者中都有10例人数,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中的护理策略,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针对患者临床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应该针对患者病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较常规临床护理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提高临床患者护理疗效,还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以使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周利;周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2014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这7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要多,也更趋于正常(P<0.05)。治疗后对照组转复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转复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6.79±0.84)h,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0.87±0.46)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单纯胺碘酮治疗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均良好,不良反应少;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起效时间短。在临床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时可以优先考虑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使用。

    作者:刘家灵;董知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在社区的规范化管理与治疗

    目的:探究高血压病在社区的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与治疗的手段,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并进一步追踪随访,观察并记录病患的状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晓率、服用药物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推行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有助于增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是降低病患血压,保障正常的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文正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全切对卵巢形态功能及阴道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形态功能及阴道形态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未作手术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进行监测,观察卵巢功能,同时记录术前及术后后一次随访阴道长度及厚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E2(雌二醇)、FSH(促卵泡激素)、LH(黄体生成素)监测水平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1年上述三项激素含量水平监测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1年时观察组52例患者月经不规律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阴道长度较术前缩短,阴道壁厚度变薄。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患者内分泌功能会下降,雌性激素分泌量下降,会对卵巢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同时阴道长度会缩短,阴道壁厚度也会变薄,临床上行该手术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赵润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术中护理

    Krum等于2009年首次报道了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rsd)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1]开创了难治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新途径。我院于2012年成功完成了2例射频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在术后一直跟踪。现俩患者血压维持平稳,无其他并发症,而且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现将术中的护理进行简介。

    作者:李建香;胡妮;晏义花;汤艳君;侯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心肌炎诊断及规范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以及规范治疗的方法。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心肌炎的患儿45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心肌炎38例,占总体的84.4%,慢性心肌炎以及迁延性心肌炎7例,占总体的15.6%。临床表现包括有心慌、胸闷以及心前区不适等。在45例患儿当中,有2例为心源性休克,占总体的4.4%,阿-斯综合征3例,占总体的6.7%。37例患儿心肌酶当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明显升高,占总体的82.2%,同时CK/CK-MB在6%以上,有16例患儿成cTnT(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占总体的35.6%。通过心电图检查,其中有36例患儿心律失常,占总体的80%。在45例患儿当中,41例患儿临床自觉症状显著改善,通过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完全消失,1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临床预后良好。结论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临床医师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对病人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儿心肌炎采取EKG(心电图)以及心肌酶学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稳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的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fQRS)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上考虑冠心病并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病例492份。根据患者入院以后前三日内心电图中有无碎裂QRS (fQRS)波分为两组,其中A组(有fQRS波)271例,B组(无fQRS波)221例。首先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有无差异。结果(1)AB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患者的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病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瑞平;万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CTA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CTA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0例,均为2012年6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经DSA抑或MR T1-FS确诊。对患者的内膜瓣、管壁增厚、夹层动脉瘤和双腔征等影像学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主动脉夹层病变的70处,其中30例前循环,40例后循环。在70处主动脉夹层病变当中,有27处内膜瓣,7处双腔征,36处血管狭窄。相比DSA诊断,通过CTA可以把23处内膜瓣显示出来,占85.2%(23/27),可把5处双腔征显示出来,占71.4%(5/7),可把34处血管狭窄显示出来,占94.4%(34/36)。而在显示主动脉夹层脉瘤和血管闭塞上差异不显著。CTA比MR T1-FS更容易把血管内膜增厚给显示出来。结论通过CTA诊断主动脉夹层,能够把多种影像学征象给清晰显示出来,包括管壁和血管腔在内的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式,对临床上运用适当的介入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