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分析

李智

关键词:普罗帕酮,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摘要:目的:分析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急诊的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情况和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有效率为86%,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胺碘酮的效果更显著,安全性也更高.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

    目的:探析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应用微信实施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5.8%、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为(7.5±0.8)分、(6.5±0.9)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部队牙病的预防与治疗

    牙病已经成为了我国基层部队官兵的多发病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官兵的身体健康,制约着基层部队在训练与实战过程中战斗力的培养与提高.基于此普遍现象,本文首先分析基层部队预防牙病的重要措施,并立足于此,接着阐述在基层部队中,治疗官兵常见牙病的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部队牙病防治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借以有针对性的治疗官兵的常见牙病.

    作者:张剑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的因素,以提升相关干预的针对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及60名家长,应用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与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卷)进行调查.结果:2~7岁患儿心理功能评分低于生理功能评分,8-14岁生理功能评分低于心理功能评分.5-7岁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低,学业是影响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的一大因素,患儿年纪影响其社会功能,患者母亲神经质影响患儿身体功能.结论:应关注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的学业情况,积极建设5-7岁患者的社交功能的构建,并强化对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急诊的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情况和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窦性心律控制有效率为86%,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胺碘酮的效果更显著,安全性也更高.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阴道炎五联检验法在白带清洁度、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阴道炎五联检验对白带清洁度检测与阴道炎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90例阴道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后穹隆处分泌物并制成标本,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镜检,B组采用阴道炎五联检验法,对白带清洁度和阴道炎病原体检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B组标本病原体检出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白带清洁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阴道炎五联检验法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检验可提高对病原体的检出率,对患者阴道炎类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综合干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8例需要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转运处理措施,观察组24例,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意外事件、科室满意、患者满意及漏项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漏项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方面,可以通过综合干预降低漏项发生率,从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概率,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龚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中隔脓肿2例报告

    目的;研究鼻中隔脓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将脓腔切开引流,生理盐水,双氧水,硫酸庆大霉素冲洗后置入橡皮引流条,每日换药.结果;3-5天脓汁消失,脓腔逐渐愈合.鼻中隔无穿孔,1例出现鞍鼻.结论;鼻中隔脓肿是鼻邻近组织炎症蔓延感染、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继发感染等原因所致.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6%VS 82.2%、97.8%VS 84.4%,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参芪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目的:探讨参芪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以及原理分析、疗效观察.

    作者:苏学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在本院进行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方法.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应用艾灸联合情志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大大提升.

    作者:曹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随着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日趋增加,以及我国逐渐不入老龄化社会,导致现阶段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每年呈上涨的态势.[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被俗称为慢阻肺(COPD),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是由于气道阻塞而引发,气道内气流受到限制,并且无法完全可逆.因为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目前患病人数较多,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给社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负担,这也促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该病的治疗与预防.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疾病死亡疾病人数中,居于第四位,并预测于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跃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五位.[2]在中医治疗思路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属肺胀、气喘、咳嗽、痰饮等范畴,咳嗽、痰多、气喘以及胸闷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复发性强、病情重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这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治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在此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与研究.

    作者:赵宁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体验,同时也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巨大挑战,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背景下,保证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成为图书馆的首要问题.因此图书馆将以互联网新思维构建新发展思路,在互联网中寻找新的切入点,创建新型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建立新型服务模式,在保证原有的馆藏、馆舍基础上,构建出适合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作者:章月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在脑卒中患者中采取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涉及的资料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脑卒中患者,选取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一组纳入24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分(63.23±4.21)、生活质量评分(52.54±3.69)、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95.83%,高于参照组的63.23±4.21、52.54±3.69、75.00%,统计学展示分析参考意义(P<0.05).结论:将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突出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菊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

    危重症哮喘指严重哮喘在急性发作时出现紫绀、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冷、两肺可见哮鸣音,同时有支气管严重狭窄,大量痰栓阻塞气道,肺部哮鸣音随之减弱或消失的危急重症.该病的发生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由于本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临床以气急气喘和呼吸困难为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风险高.及时诊断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危重症哮喘,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炎症、止咳平喘等.

    作者:王红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单药做为一线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采取卡培他滨单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胃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而实验组给予卡培他滨,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别,P<0.05.结论:卡培他滨单药作为一线方案治疗胃癌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武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血液灌流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实验组(n=38),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分析两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心功能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既可改善心功能,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晓华;张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60名从业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护士30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管理,试验组护士予以分层级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技术、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士,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薄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控制策略

    本文结合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中常见差错,对其原因分析基础上,根据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控制策略研究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沈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对大学新生PPD强阳性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PPD强阳性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某专科学院2016年新生结核病筛查,检出PPD强阳性且肺部无异常59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前后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态度改变情况.结果 PPD强阳性新生健康教育前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是51.19%,健康教育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是9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后,与结核病相关行为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对PPD强阳性新生实施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王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牙合垫治疗夜磨牙过程中对髁突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在夜磨牙治疗过程中,合垫的存在对咬合的改变以致颞下颌关节出现紊乱.其意义在于对夜磨牙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做出一定的改进与指导,对合垫治疗的适应症做出更标准地规范,重要的是,让夜磨牙患者在小的成本与痛苦下得到精准得当的治疗.此项目可应用于影像科与正畸科对夜磨牙患者的联合治疗.并能引起口腔医生治疗过程中内对颞下颌关节的重视以及诊疗过程中的整体全局观念.结果:对照组(B)的髁突吸收程度较实验组(A)轻,并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证明长期佩戴合垫治疗夜磨牙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MD).

    作者:李杰;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