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黄悦

关键词:信息化, 护理资源, 管理系统, 临床护士培训
摘要:目的:讨论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200例护理人员,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成本,培训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培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人员培训中使用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培训的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护理人员培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与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于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3年3月--2017年3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妇科肿瘤和50例乳腺癌伴绝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和药物(尼尔雌醇和甲孕酮)治疗,分析比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和骨矿含量(BMC).结果:经放疗和药物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清BGP和BM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妇科肿瘤于乳腺癌伴绝经患者骨质疏松时应用反射治疗联合尼尔雌醇和甲孕酮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BGP和BMC含量,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我国治疗妇科肿瘤于乳腺癌伴均经患者骨质疏松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体位康复训练在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为研究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体位康复训练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间,对我院的进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共94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普通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体位康复训练.在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以及出现腹胀的情况.结果 在肠胃功能、腹胀等情况上,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更佳P<0.05.结论 在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体位康复训练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并降低出现腹胀的概率,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胥雯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院卫生管理人性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人性化发展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我医院从2015年7月开始进行人性化管理相关的培训,到2015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人性化管理.观察并比较人性化管理前后医院卫生管理的效果.结果:在人性化管理后,医院卫生管理的医患关系、管理模式、员工的卫生意识、病区管理、就诊环境、各处标识、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等均与人性化管理前比较有所改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在进行卫生管理中,采用人性化发展的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能够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这对促进医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管理模式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的影响

    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是非常严重的创伤,不仅疗程长,且易导致残疾的发生,使患者身心均受到极大的挫伤[1].大部分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均存在负面心理,例如焦虑、抑郁等,降低了患者的疗效,影响患者预后.此外,该类患者还易并发多器官系统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是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笔者对我院1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施以系统性护理干预,现对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缪小虹;陈碧;李越艺;郑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供应室配合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供应室配合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42)、优质组(n=42).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满意度予以统计比较.结果:优质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数据分别为97.6%VS 78.6%、97.6%VS 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配合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作者:孔庆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60名从业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护士30名.对照组护士予以常规管理,试验组护士予以分层级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技术、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士,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薄凤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规范化流程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究肿瘤晚期患者应用规范化流程护理对癌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肿瘤晚期患者104例,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52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规范化流程护理的52例患者为规范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护理后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规范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规范组患者护理后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及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及心理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癌痛患者,不仅可缓解患者的疼痛,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追踪方法学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追踪方法学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选取我院中进行静脉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相关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穿刺位置不正确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贴膜固定不规范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输液部件有针连接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治疗的患者使用追踪方法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宫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本院精神科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管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卫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口腔溃疡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为(5.41±1.05)109/mL、淋巴细胞计数为(0.26±0.09)109/mL、显效例数为30例,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张宝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讨论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200例护理人员,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的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成本,培训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培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人员培训中使用信息化护理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培训的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护理人员培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96例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衰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使患者的治疗舒适性显著提高,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前列腺剜除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剜除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前列腺剜除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53例,针对术后膀胱痉挛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科学合理护理后,患者膀胱痉挛次数从每小时3次降低到每小时1次,痉挛时间为(0.5±0.7)h,引流液转清时间为(25.1±7.4)h.结论:给予前列腺剜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实施相应的观察护理能有效降低痉挛次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静;陈昌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100例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寻找发生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研究措施进行防范.方法:随机选择100例2015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儿科临床护理,并发生不良事件的资料记录,对100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导致儿科临床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通过对100例儿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研究中,发现护士给儿童服用错误的药品的时间多,还有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护理,对儿童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查等因素.在医院就职的部分护士专业性比较弱,学历较低,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研究发现导致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就职年数有着很大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践中,聘用水平较高的护士,加强对护士工作的培训,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防止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春莲;易芳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和温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鼻主观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鼻主观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鼻症状评分为(2.57±0.86)分,对照组为(3.72±0.98)分,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P<0.001).结论:鼻窦炎术后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争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患者共13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期细节护理,将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更佳,P均<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全期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

    目的:探析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应用微信实施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5.8%、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为(7.5±0.8)分、(6.5±0.9)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信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彭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适配体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食物中毒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食源性的疾病.近几年由于生物毒素而造成的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食品中有很多生物毒素.所以,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为止,研究热点之一是适配体的检测方式,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识别工具.这种适配体具有突出的特点,例如亲和性比较强,制作成本比较低.因此,这一次识别工具在进行检测食品危害物的时候,非常的受欢迎.但是这一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深入探讨促进其能进一步的宣传和应用

    作者:郭欣奕;李东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针对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3%,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及一年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但鼻内窥镜手术影响因素较多,在围术期及术后应保持足够的重视,以确保术后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筋膜手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筋膜手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筋膜手法术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7.89±0.36)分、体征(6.97±0.12)分、工作(2.10±0.05)分、手功能(-0.23±0.01)分、疼痛(1.40±0.04)分、生活质量(97.51±1.29)分,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患者的关节受限情况,将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与筋膜手法术联合应用到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成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