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潇
一、脑瘫儿童医学问题1、什么是脑瘫脑瘫是一种运动和姿势的障碍,患有脑瘫的人通常不能完成走、跑、跳等粗大运动,有的是一点都做不到,有的是可以接近正常人.在通常情况下用手和手指进行的精细运动也会受到影响.姿势(就是我们站立、坐或者运动的方式)也是异常的.他们不能在一种放松的对称的位置进行站立.偏瘫患儿(也就是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在站立时,脚会向内侧转,手腕和肘关节屈曲,这样手就横在腹部而不是放松地垂在身边.患有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人很难站直、安静地站立,他们会有很多持续的不自主的运动.
作者:苏东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抑郁自评表(SDS)量表按照个体患者是否合并抑郁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48例患者合并抑郁,B组40例患者不合并抑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结果:同一时间段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CTA)与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明显优于A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可降低个体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瑾;王晓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项目以传统保健体育养生这门体育课程所开展的传统保健体育协会以及一直进行的三义活动为基础,运用本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将三义活动的目标转向社会弱势群体--脑瘫患儿,对他们开展帮扶济助.
作者:马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优质化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所能起到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68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68例研究对象的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研究后发现,不管是在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还是在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上,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均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即P<0.05.结论:经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工作当中,不同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会给其带来不同的护理结果,而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何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回顾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以及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血糖和血清C肽水平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水平均值以及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临产检验诊断价值,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能够为疾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的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患者(胃溃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9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91.84%(观察组)与65.31%(对照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6.33%(观察组)与59.18%(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情况,修复溃疡面,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兰才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采用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关爱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讨手术室患者转运中应用品管圈(QCC)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手术室2017年1月开始成立QCC小组,负责调查手术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问题,并设定目标,分析和讨论问题,拟定措施进行改进.结果:经QCC管理后,手术室转运交接的漏项率由管理前的5.21%降至1.52%,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管理理念引入手术室患者的转运交接工作中,能够减少漏记项目的发生,提升手术室管理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范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防范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记录比较两组安全问题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为9.23%,显著低于对照组(35.28%,P<0.01).观察组在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业务能力、服务态度、住院环境4个维度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更有利于预防安全隐患问题,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彦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微生物,顾名思义是我们对于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他们虽小却与人类关系密切,既能给人类带来麻烦又能造福与人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八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等.
作者:徐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4年6月-2016年7月,84例患者采用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对比观察多西他赛单药与联合方案,在单周治疗与3周方案的一线、二线治疗的临床选择结果:对于PS(躯体功能评分)评分1-2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年龄大于75岁老年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是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3周治疗方案,采用二线治疗时刻选用多西他赛单药每周方案;针对PS评分1-2分的75岁以下患者可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每周方案;针对PS评分为0-1的ERCC1低水平表达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用多西他赛单药3周治疗方案;针对ERCC1高水平表达患者则可选用多西他赛与吉西他滨方案治疗.结论:多西他赛针对不同患者应用不同的化疗组合,个体化选择给药计划与化疗剂量可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赵卉;高福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9月收治的12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无药师进行药学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药学服务,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江;张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一共102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月10日,将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实施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赵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口腔科机械也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直接与人的唾液、血液接触,所以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的工作十分的重要.消毒灭菌不够彻底,会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的传播,由此可见,医院要不定期的做好各种各监测,以防发生不可挽回的局面.
作者:罗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4)、试验组(n=44).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米数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5.5%、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米数明显增加,且试验组增加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运动耐力,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银艳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 观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便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患者出院流程知晓率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7/6-2017/7我科的115名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针对性解决传统出院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观念,提出出院流程再造措施,并对比再造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知晓率差异.结果 住院流程再造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再造前,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出院流程再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出院流程的知晓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样本生化检验放置时间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份--6月份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80例血液样本为本次研究对象,空腹抽血处理对不同放置时间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段血液样本中GLU、BUN、TBIL指标检验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血液样本中ALP、ALT、Na+,Ca2+,指标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样本不同放置时间对GLU、BUN、TBIL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血液抽取后争取快速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作者:高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目标,采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30,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上的价值也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朝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药黄芩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黄芩外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黄芩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抗脂质过氧化、解热、解痉、抗变态反应、抗炎等药理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云霏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