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于进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患儿的优质护理服务对其治疗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4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5.31%>82.81%)、生活质量评分[(89.62±4.02)分>(80.11±5.26)分]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0.63%>78.13%)相对更高(P<0.05),而不良事件发生率(1.56%<7.81%)相对更低(P<0.05),症状改善时间[(4.19±1.05)d<(6.34±1.42)d]以及住院时间[(6.28±1.51)d<(8.93±1.85)d]相对更短(P<0.05).结论:儿科患儿的优质护理服务对其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沙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分析

    目的:评价心理沙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入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人,采用心理沙盘的方式进行心理指导,对比指导前后的心理健康评分.结果:指导之后的心理健康评分高于指导之前,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指导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沙盘的方式,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作用,值得在心理咨询以及指导中进行推广.

    作者:裴昌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性抵抗的发生与复发的相关性

    目的 对抗血小板的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和复发过程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当中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有190例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5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氯吡格雷,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年以后的脑梗死的复发率和抗血小板药物生化抵抗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抵抗总发生率要低,其中对照组为43.16%,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过程是存在药物生物抵抗的,这时,患者更加容易脑梗死复发,所以需要注重脑梗死药物的临床使用,可以联合其他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该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接受优质护理的脑血栓患者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病情受到优质护理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分组处理我院于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所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共106例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其中接受优质护理的有60例,接受常规化处理的有4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CC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析,干预前两组的指数对比没有确切的意义,而干预后优质组的患者CCS评分是(8.43±1.49)分,比常规干预组是明显低的.优质组Barthel指数为(63.17±4.62)分,其护理的满意度为(93.91±3.87)分,与常规组的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组间的差异确切(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的神经系统来说,通过优质护理的方式对其功能的改善和康复运动能力具有有利作用,对医患关系的构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初步探究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究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不可预知情绪应激法连续造模7日后,使用不同手段进行为期7日的干预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焦虑行为变化以及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影响.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焦虑模型组OE%、OT%、探头次数、探头总时间减少,提示焦虑造模成功;末次给药后,与末次给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四组的OE%、OT%、探头总时间、探头次数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小鼠焦虑行为作用.

    作者:宾有富;李佳恒;刘苑犇;韦武涛;黄群;梁明坤;钟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滨州地区3-6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水平.方法:选择滨州市城乡75所幼儿园的15161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视力筛查,龋齿检查,血红蛋白检测等,通过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状态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概况.结果:所查幼儿园的儿童中,生长发育迟缓的占比0.9%、消瘦的占比3.0%、体重低于正常水平的占比1.3%,过于肥胖的占比9.1%、贫血的占比6.4%、视力不良的占比11.1%、有龋齿的占比为6.06%.结论:所查幼儿园儿童大多数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只是肥胖的发病率相对偏高,其他指标基本正常.但还是应该重视儿童的饮食健康,注意运动,并保护好视力,注意口腔卫生,这样才能实现儿童更加健康的发育与成长.

    作者:王淙淙;李青;张盼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某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曹蕾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西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应对策略

    西医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其能有效提升患者用药治疗的疗效,另一方面其还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降低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然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西医临床却存在较多的用药安全问题,如用法用量不当、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用药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对其用药、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西医临床需积极探寻相应的改进和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医临床用药常见的几点安全问题,并根据安全问题提出了提升西医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西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郭孜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脑梗塞又称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脑血栓以及脑栓塞,一旦发病患者,后期恢复概率较低,超过50%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常规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传统护理中主要针对患者治疗中的基本需求提供护理,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在治疗早期采用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全面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本文作者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作者: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1例作为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4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慈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经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分优10例,良2例,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损伤断裂,无大腿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无腹股沟疝,下肢不等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巨大帮助.

    作者:檀江燕;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方案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能量消耗较摄入为多,体重常锐减,疲乏无力,生活质量降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吸收糖分,加速肝糖原分解,但由于氧化利用加强,一般空腹血糖正常,仅有餐后血糖增高,耐量多异常,常使糖尿病加重,甲亢控制后减轻或恢复.此病并不多见,但二者相互影响,甲亢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了甲亢,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只有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王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战创伤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13例战创伤患者作为样本,所有患者均采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给药,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急救后,13例患者HR(86.95±6.44)次/min、SBP(105.95±4.19)mmHg、DBP(82.69±3.14)mmHg,与急救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13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抢救成功率92.31%、并发症发生率15.38%.结论: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应用到战创伤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穿刺与抢救成功率,改善心率及血压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邓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重型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可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大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损害[1],而认知功能直接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进展,为更好地认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作者:欧盼;戴尊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健康教育组与对比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8例,根据数字表分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健康教育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认知、康复知识认知、护理满意、疾病恢复评分得出结果.结果:健康教育组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组的实施,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治疗的认知,有利于改善病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骨关节炎汤治疗膝骨关节炎68例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膝骨关节汤随机分2组,2组基础治疗均采用双醋瑞因胶囊,50mg,餐后服,2次/d.其中治疗组34例,同时服用骨关节炎汤,250ml,2次/d,口服;对照组34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2次/d,口服.2组均在用药前后观察患者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论:骨关节炎汤联合双醋瑞因胶囊片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并且能促进膝关节的功能康复.

    作者:王志超;李有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尿毒症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3-2017年间收治的57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症发展过程中患者的心里变化,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7例尿毒症患者通过采取本院全程护理方案,建立透析档案,通过血液透析和积极地治疗手段对症治疗,57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结论:在对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认真贯彻对症和血液透析为主,心里护理为辅助手段的积极地护理措施,十分有利于对尿毒症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王源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对比评价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对比术后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和IP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IPSS评分和大尿流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更具优势,不仅使患者手术耐受性增加,同时可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王永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增加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心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心率及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心率及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宇;叶兆添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探讨适合心肌梗死治疗以及并发症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医院一年中(2016年8月—2017年10月)随机抽取5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密切关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结果 经过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其中53例(91.4%)心肌梗死患者好转并成功出院,5例(8.6%)心机梗死患者死亡.结论 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护士干预的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专案改善对降低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发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1月护理专案改善前灭菌处理的43216件无菌菌包划入对照组,将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护理专案改善后灭菌处理的45123件无菌包划入研究组;分别统计出各组湿包的数量,对比分析两组出现湿包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的湿包发生率0.48‰,研究组的湿包发生率0.1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专案改善后,显著减少了通过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的无菌包发生湿包的概率,提倡推广.

    作者:刘梅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