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莎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74例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包括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7例.常规组行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肠外营养而言,胃癌根治性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赵新菊;李海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ABO-HDN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早期时候,影响着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对ABO-HDN疾病进行有效地诊断,有利于提高早期防治水平.在实验室检测中,微柱凝胶法是检测ABO-HDN的常用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叙述了ABO新生儿溶血病以及实验室检测的意义,还阐述了实验室微柱凝胶法检测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卞俊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改良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因静脉留置针固定不妥造成的贴膜固定松脱,致使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渗血、渗液),贴膜使用时间缩短.方法 选取所在科室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种方法造成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的长短.结果 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较传统固定后贴膜使用时间延长.结论 改良后采用高举平台法及3M透明贴膜无张力固定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因贴膜固定松脱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延长了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
作者:高其欢;陈文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重型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可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大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严重的认知损害[1],而认知功能直接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治疗进展,为更好地认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作者:欧盼;戴尊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有机氟主要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肺水肿,其他尚有抑制中枢神经和损害心、肾、肝等毒作用.本院在2017年3月份总共收治了九名有机氟中毒的患者.我们主要通过对这九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对吸入有机氟导致中毒性肺水肿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在吸入有机氟之后的发病症状比较隐匿,除了出现咳嗽以及气促现象之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发生.到本院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已经在当地就诊,但由于患者的毒物接触史不明确,导致当地医院无法对他们的中毒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后耽误早期治疗,使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CT影像检查之后,发现他们的CT检查结果全部表现为弥散性磨玻璃影,而且出现密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大部分患者的两肺叶对称,严重患者的两肺下叶可观察到大片的实变影,有7名患者出现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升高的现象.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Ⅰ型超敏反应有可能成为有机氟中毒症状的致病因素之一.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可以消除肺部水肿为治疗重点,并在患病早期对患者使用足量的剂量激素冲击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王莉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哮喘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1例作为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4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慈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癥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实验组给予香棱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瘤体体积减小更明显.结论:香棱丸治疗妇人气滞血瘀型癥瘕(子宫肌瘤)能够能明显缩小瘤体体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杨明灯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暑严重的病人有何临床表现,并通过集束化治疗观察研究他们的病情变化.方法:从我院接收的多位严重中暑患者中随机抽选42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过病人的同意之后,对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这42位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我们将会对这两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集束化治疗方案,对照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常规的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观察病人的临床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约都在在39.1℃到40℃的范围内)、昏迷不醒、休克、心跳速率失常等.从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一些.结论:通过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集束化治疗方式对治疗重症中暑病人的病症更为可靠一些,治疗有效程度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许长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6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和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均改善显著,其治疗总有效率也较高,两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率、血压和心功能.
作者:孙其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究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不可预知情绪应激法连续造模7日后,使用不同手段进行为期7日的干预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焦虑行为变化以及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影响.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焦虑模型组OE%、OT%、探头次数、探头总时间减少,提示焦虑造模成功;末次给药后,与末次给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四组的OE%、OT%、探头总时间、探头次数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小鼠焦虑行为作用.
作者:宾有富;李佳恒;刘苑犇;韦武涛;黄群;梁明坤;钟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消化不良患儿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均较干预前降低,但整体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景娟;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的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研究组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头部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AS、F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VA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的是SAS评分(34.31±6.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8±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FVAS评分(2.2±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护理中应用头部固定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伍晓华;邹彩琼;何丽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梗塞又称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脑血栓以及脑栓塞,一旦发病患者,后期恢复概率较低,超过50%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常规对于该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是在治疗中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传统护理中主要针对患者治疗中的基本需求提供护理,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在治疗早期采用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全面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各项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本文作者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作者: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共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9%,远高于对照组的72.9%,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的78.4%,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肢体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金明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对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泮托拉唑钠治疗疗效.方法 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科室120例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以数字法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静脉滴注40mg奥美拉唑+100ml生理盐水、40mg泮托拉唑+100ml生理盐水;评估2组治疗疗效、止血与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疗效较优(P<0.05);试验组止血与住院时长较短(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P<0.05).结论 对消化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泮托拉唑钠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止血、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产生,因此能够大力实践与推及.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目前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间,放疗是其主要方法之一,放疗直线加速器由于具有X射线、电子束输出量大、射野范围广等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放疗直线加速器运行的好坏对整个放疗的临床效果举足轻重.在这种情况下,准确对放疗直线加速器的故障进行迅速判断、修理和维护就更具必要性.这既是保证放疗直线加速器正常运行的重挫措施,也是降低医院人力、物力、财力损耗的重要保障,在给疾病患者创造良好的生存质量的同时,推进临床医学的健康发展.借此,本文将在了解放疗直线加速器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放疗直线加速器脉冲变压器的常见故障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检修与维护,保证其在疾病治疗前后的正常运行和为提升患者生存率保驾护航.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输液护理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做的效果不够理想的部分,经常发生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本文对急诊科输液护理工作开展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针对性的探讨研究了有关改善急诊科输液护理质量的建议措施.
作者:姚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B超穿刺是医疗诊断方法之一,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患者行B超穿刺比较多年龄也比较大有跌倒危险,B超室护士与病区护士严格对高年龄病人进行交接按要求对高年龄行B超穿刺住院病人进行防跌倒评估,病区护士送高龄病人来B超穿刺与B超室护士对高危患者跌倒评估情况病情进行交接,每月功能科护士长都要对高龄患者B超穿刺有无跌倒预防以及跌倒患者评估情况进行追踪分析总结全程管理,护士长召集功能科护士分析高龄患者B超穿刺跌倒总结实施护理质量改进取得一定的效果,高龄患者B超穿刺患者跌倒率下降,B超室护士护理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滨区护士与B超室护士交接病人认真仔细,不断提高B超室优质护理服务,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投诉.
作者:陈琦;薛纬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8例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9)和探析组(n=39),比对组患者应用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探析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3,P=0.0846),治疗后比对组患者PASI评分明显高于探析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2674,P=0.0161).比对组患者用药后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探析组患者用药后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0.9291,P=0.0734).结论: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红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总结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经改良stoppa入路及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分优10例,良2例,1年后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内固定损伤断裂,无大腿麻木等神经损伤症状,无腹股沟疝,下肢不等长,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加强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巨大帮助.
作者:檀江燕;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