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曹凤宏;张立国;高海洋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同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8例2012年11月~2015年6月至我院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二区就诊的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同期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两组疗效、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观察组的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一期联合切除安全可行,总体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日雄;张崇;吴祖光;刘宏涛;李恩;陈楷;张灼新;曾海敬;李志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联合P53及Rb两种抗癌基因,通过纳米基因靶向治疗技术,探索其对肝转移癌灶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超液化碘油及Pll修饰的nHAP乳剂为载体,将含有野生型P53、Rb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经肝动脉共同或者分别转运至兔VX2肝转移癌灶局部,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原位共焦激光显微镜确定P53及Rb共表达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然后病理观察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变化.后应用Realtime RT-PCR级ECL蛋白杂交技术检测CD31、CD34及VEGF的表达差异.结果 CD31标记的MVD显示:与其他组相比,nanoplex-p53/lipiodol及nanoplex-(p53 +Rb)/lipiodol组肿瘤MVD均降低;CD34标记的MVD显示:与其他组相比,nanoplex-Rb/lipiodol及nanoplex-(p53+ Rb)/lipiodol组MVD均降低.nanoplex-p53/lipiodol及nanoplex-(p53 +Rb)/lipiodol组CD3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anoplex-Rb/lipiodol及nanoplex-(p53 +Rb)/lipiodol组CD3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anoplex-p53/lipiodol、nanoplex-Rb/lipiodol及nanoplex-(p53+ Rb)/lipiodol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以Pll-nHAP为载体的Rb基因协同P53基因纳米靶向治疗通过降低CD31、CD34及VEGF的表达减少新生血管生成,增强其抗肿瘤效应.P53基因联合Rb基因的纳米基因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抑制消化道癌肝转移灶血管新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董胜利;潘景升;叶露;赵新保;李璐菁;许晓琳;欧冰;李高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1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71例.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开腹组;术后肛门自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进食时间、固体饮食进食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术后30天内胃肠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发生率及肠梗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组相比更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同时更容易实施和满足快速康复理念的要求.
作者:卢晓裕;魏文波;廖康雄;江树嵩;谢容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前列腺样本中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分析TRIB1在前列腺样本中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手术切除或者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TRIB1蛋白的表达.分析TRIB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TRIB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TRIB1蛋白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1)、病理分期(P=0.02)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提示TRIB1基因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2)、病理分期(P=0.01)、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CR-free survival)(P=0.047)相关.结论 TRIB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前列腺组织中检测TRIB1可能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作者:万跃平;习明;万颂;华伟;曾昭昌;刘远灵;林卓远;吴永定;杨盛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采用采用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的NIM-Response 3.0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5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确认喉返神经发现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 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术中监测组的均要比常规手术低,为1.53% vs 8.0% (P<0.01)、0 vs 4.0%(P<0.01);术中监测组喉返神经确认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暴露组低,为5.56±1.95 min vs15.92±2.69 min(P<0.001,t=-23.94)、113.90±9.40 min vs 132.40±21.40 min (P<0.001,t=-6.23).结论 和常规手术相比,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能显著降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而且确认喉返神经和手术时间均能明显降低,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吴嘉瑜;黎洪浩;龙淼云;罗定远;黄楷;彭新治;黄明清;林少建;朱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检索国内关于PCI和CABG比较的文献,总结随访时间大于24个月病例的随访结果,评价两种心肌血运重建方式的益损,为临床上冠心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提取有关国内两种心肌血运重建方式比较的队列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共33篇文献,共报道11375例,其中PCI组6125例,CABG组52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死亡率,PCI组明显低于CABG组(1.22%,4.12%),OR值及其95% CI为0.29(0.19~0.46),P<0.001;随访期全因死亡率,两组差别不明显(3.92%,4.57%),OR值及其95% CI为0.91 (0.75~1.10),P=0.33;再次血运重建率,PCI组明显高于CABG组(9.99%,3.77%),OR值及其95% CI为3.57 (2.62~4.87),P<0.001;MACCE发生率,PCI组明显高于CABG组(17.94%,12.35%),OR值及其95% CI为1.62(1.33~1.98),P<0.001.结论 两种心肌的血运重建方式比较,PCI以其围手术期短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见长;而CABG的优点是远期效果好,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但在做出冠心病治疗决策时,要更多地关注到每种方法的不足,着眼长远.
作者:马敬;郭建华;叶玮;张涛;周莹;吴晶嘉;张月瑜;费青青;顾钦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伤科黄水湿敷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青霉素钠640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Q8h;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伤科黄水和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bi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局部疼痛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有效率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局部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伤科黄水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疗效肯定,可促进炎症消退,有效缓解患肢局部疼痛.
作者:陈佳;霍景山;吴岷翰;韩新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酶基因(PTEN)、血管表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50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抗人MMP-2单克隆抗体和PTEN、VEGF-C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区域MMP-2和PTEN、VEGF-C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MMP-2、VEGF-C等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TEN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愈低、临床TNM分期越晚、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则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就越低,而MMP-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就越高(P<0.05).结论 MMP-2和PTEN、VEGF-C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检测MMP-2和PTEN、VEGF-C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病变发展和转移潜能的指标.
作者:李红;代亚娟;黄少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前列腺支对男性性唤起及射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直肠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根据有无保留前列腺支神经进行分组,保留者为观察组,未能保留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性唤起及射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性唤起及射精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前列腺支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时恢复性唤起及射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何超雄;赵海生;黄明华;叶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合并下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尿道狭窄合并下尿路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内切开,并用F8至F18筋膜扩张器扩张狭窄尿道并用钬激光经尿道碎石.结果 8例患者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大尿流率由治疗前3.5~9.0 mL/s上升至14~22 mL/s,随访3个月~1年,均未出现再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合并下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毛洲洲;丁军平;赵书斌;彭金健;朱建坦;隆电熙;初铭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隐性胰胆逆流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06月~2011年04月经术中证实胰胆合流正常的86例胆囊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胆汁淀粉酶水平,并与术中探查结果、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测定随机抽取同期56例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胆汁淀粉酶及22例行PTCD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水平.结果 本组86例胆囊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52.6±341.8 U/L,其中61例(70.1%)胆汁淀粉酶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正常上限.胆囊结石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6.7士68.3.8 U/L.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未发现胰胆逆流.结论 胆囊癌中隐性胰胆逆流的发生率较高,胰胆逆流在胆囊癌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巨邦律;陈永兵;张维一;于聪慧;余昌中;聂洪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新进展.
作者:李青剑;丁林;姚和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共80例,根据严格病理筛选,其中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与同期传统开胸手术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出引流管时间、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现象出现.单操作孔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无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近年提出的新的手术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肝脏剩余体积的增长,使肝脏剩余体积不足或肿瘤分期较晚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但ALPPS目前存在较多争议,远期疗效尚待观察.本文就ALPP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裕锋;陈念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老年腔镜胃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24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2013年以前24例按传统理念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腔镜胃癌手术安全性好,恢复快,但实施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血管吻合术是血管外科、显微外科、心血管外科、器官移植手术的基石,血管吻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手术的成败.血管吻合及修复的主要目标是使吻合或修复血管获得大的近期和远期通畅率,大化的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则是提高血管通畅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的血管吻合方法和吻合材料不断得到报道,其中利用医用粘合剂行血管吻合术血管修复具有一定优势,对血管壁无透壁性损伤,吻合口局部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内皮化更易完成.相对于其他血管吻合方法,医用粘合剂行血管吻合或修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本文根据其来源、粘合机制、临床运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侯彪;谢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术在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揭阳医院收治的可行手术切除的7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27例和开腹肝切除组4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于开腹组.两组在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及生存时间等无明显差别.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结论 在严格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作者:吴海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2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和同期10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HP.结果 10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8例检出HP,菌量为少量至中等量.212例结直肠癌病例中,92例检出HP,其中HP检出少量者44例,中等量37例,多量11例.HP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无关联,但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结论 HP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
作者:田林;林玉坤;唐兴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使用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形轮廓监测(PICCO)过程中相关的肢体动脉闭塞的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 收集我科2012年~2015年进行PICCO监测的住院患者,筛选出与PICCO监测采用的动脉插管有关的肢体动脉闭塞患者,分析肢体动脉闭塞的可能原因,总结治疗及护理.结果 观察期间进行PICCO监测共72例,发生股动脉穿刺留置监测导管同侧下肢肢体动脉闭塞6例,占9.23%.经过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缺血肢体逐步恢复血液供应,皮肤溃疡逐步愈合.结论 相关肢体动脉闭塞是PICCO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老年、具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中,需加强护理.
作者:曾洁仪;汪敏;陈锦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重症胸外伤的救治体会.方法 29例连枷胸均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治疗分析、总结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体会.结果 本组病人中29例顺利治愈出院,一例因伤情过重死亡.术后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得到大限度的保护,胸痛时间明显减轻.胸廓塌陷畸形尽早矫正,胸壁恢复稳定,反常呼吸消失,尽快促进骨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能够快速恢复胸廓形状及稳定性,迅速缓解剧烈疼痛,有助于骨折愈合,对严重胸内复合伤者,处理胸内严重损伤的同时可一并尽早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大大提高复合伤合并连枷胸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色日格楞;杨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