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瑜;黎洪浩;龙淼云;罗定远;黄楷;彭新治;黄明清;林少建;朱玥
目的 研究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7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比较不同时期的手术方法选择,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残石率、术后效果,以及急诊和择期切肝手术的差异.结果 近10年左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切除率由10年前的21.9%升至87.0% (P=0.009),而且规则性左半肝切除率也由10年前0.0%增至54.3%(P<0.001).切肝患者的术后残石率为12.8%,显著低于非切肝患者的67.7% (P=0.013),而且规则左半肝切除更能减少术后的残石率,由22.2%降至4.0%(P=0.026).急诊切肝手术不仅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6.5%,显著高于择期切肝的25.0%(P=0.036),术后残石率急诊切肝患者较择期切肝者显著升高(17.4%vs 8.3%,P=0.043).结论 左外叶肝切除以及规则性左半肝切除已是基层医院可以安全完成的手术.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效果优于非肝切除手术,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优于肝左外叶切除,急诊切肝风险大且效果不佳,应尽可能避免.
作者:张小冠;宋海良;李春青;郭强;李亚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前列腺样本中的相关基因芯片数据,分析TRIB1在前列腺样本中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手术切除或者穿刺活检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TRIB1蛋白的表达.分析TRIB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TRIB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TRIB1蛋白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1)、病理分期(P=0.02)相关,基因芯片数据提示TRIB1基因表达上调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P=0.02)、病理分期(P=0.01)、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CR-free survival)(P=0.047)相关.结论 TRIB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前列腺组织中检测TRIB1可能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作者:万跃平;习明;万颂;华伟;曾昭昌;刘远灵;林卓远;吴永定;杨盛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2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和同期10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HP.结果 10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8例检出HP,菌量为少量至中等量.212例结直肠癌病例中,92例检出HP,其中HP检出少量者44例,中等量37例,多量11例.HP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无关联,但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结论 HP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致病因素.
作者:田林;林玉坤;唐兴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隐性胰胆逆流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06月~2011年04月经术中证实胰胆合流正常的86例胆囊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胆汁淀粉酶水平,并与术中探查结果、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测定随机抽取同期56例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胆汁淀粉酶及22例行PTCD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水平.结果 本组86例胆囊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52.6±341.8 U/L,其中61例(70.1%)胆汁淀粉酶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正常上限.胆囊结石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6.7士68.3.8 U/L.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未发现胰胆逆流.结论 胆囊癌中隐性胰胆逆流的发生率较高,胰胆逆流在胆囊癌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巨邦律;陈永兵;张维一;于聪慧;余昌中;聂洪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中的Toll样受体表达及其对MSC免疫调节的调控作用.方法 首先利用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鉴定AS患者骨髓腔中分离培养MSC是否满足特定细胞表型;然后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AS患者MSC中的Toll样受体表达情况;接着分别应用qRT-PCR检测AS患者MSC中TLR3和TLR4的表达水平;后分别用特定激动剂激活TLR3和TLR4后,利用ELISA检测AS患者MSC中IL-6的分泌情况.结果 AS患者MSC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表达CD29、CD90和CD105;RT-PCR结果显示ASMSC表达TLR1、2、3、4、5、6、8,几乎不表达TLR7、9、10;qRT-PCR显示AS患者MSC中TLR3较正常人降低47.5%,TLR4较正常人降低了34.8%;TLR3和TLR4激活后,AS患者MSC中IL-6的分泌较前增加,分别增加了8.3倍13.8倍.结论 AS患者MSC中TLR3和TLR4表达和功能均异常,在AS患者MSC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玉希;王鹏;谢中瑜;李进腾;沈慧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直入式骨水泥注入椎体强化方法在体外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共24个椎体,一侧椎弓根采用直入式注入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作(试验组),另一侧椎弓根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两侧进行大轴向拔出力试验、大旋出力矩试验、周期抗屈试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组测试结果.结果 骨水泥强化组中螺钉的稳定性均显著强于单纯常规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 应用PMMA行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有利于增强对椎弓根钉的把持力,可有效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超;关宏刚;区杏枝;王刚;禤天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完整病案病例.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甲状腺抗体;超声、CT查、同位素扫描;细针或粗针穿刺活检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结节而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结节的病变范围,主要采取甲状腺全切、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415例中: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15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18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46例,合并甲状腺腺瘤31例,合并甲状腺癌63例.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采用采取多种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手术不必要手术,但疑有恶变或产生压迫症状者应积极手术.以往诊断出现结节即采取手术的方法不符合当前治疗指南.
作者:杨传盛;黄湛;王美姣;罗智辉;雷睿文;陈卓荣;欧林洋;李敏;张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组学和临床数据的更新及检测技术的进步为精准医疗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在这种理念下,通过对异质性疾病进行精细的亚组分类,可实现诊疗策略的精准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精准医疗理念在肿瘤领域发展较快,并对高度异质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疗策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精准医疗理念下HCC诊疗策略的更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HCC的人群预防、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等,为HCC的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胡志刚;王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老年腔镜胃癌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24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2013年以前24例按传统理念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腔镜胃癌手术安全性好,恢复快,但实施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壮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选择我院诊断为颈椎病并已行手术治疗的青壮年患者(≤40岁)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8~40岁,平均36.7岁.公司职员10例,工厂工人7例,外科医生1例,自由职业8例.脊髓型21例,神经根型3例,脊髓型混合交感型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0个月.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过程,通过JOA或VAS评分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采用前路手术19例,后路手术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5例.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术后随访3~47个月,平均19个月,JOA评分15~17分,改善率65%~100%.3例神经根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3个月和15个月,VAS评分均下降至0分.2例脊髓型混合交感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7个月和25个月,JOA评分为17分.随访未发现有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等情况,亦无内固定物造成的神经、脊髓损伤症状以及食管、气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针对青壮年颈椎病具体致病因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但长期效果仍需继续密切随访.
作者:黄岭志;谌业光;黄凯;谢伟文;曾展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经典理论认为,细胞死亡一般有凋亡和坏死两种途径.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坏死性凋亡在肿瘤疾病发生、进展与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坏死性凋亡是一种可调控性的非依赖Caspase的程序性坏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坏死性凋亡的机制探索,及其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与抗肿瘤药物中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坏死性凋亡于恶性肿瘤的研究价值.
作者:余永晟;李金;黄海;赖义明;陈贤举;郭正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采用采用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的NIM-Response 3.0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5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确认喉返神经发现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 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术中监测组的均要比常规手术低,为1.53% vs 8.0% (P<0.01)、0 vs 4.0%(P<0.01);术中监测组喉返神经确认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暴露组低,为5.56±1.95 min vs15.92±2.69 min(P<0.001,t=-23.94)、113.90±9.40 min vs 132.40±21.40 min (P<0.001,t=-6.23).结论 和常规手术相比,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能显著降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而且确认喉返神经和手术时间均能明显降低,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吴嘉瑜;黎洪浩;龙淼云;罗定远;黄楷;彭新治;黄明清;林少建;朱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1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 收集2014~2015年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和TURP治疗的BPH患者各5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术前临床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手术情况、随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1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组显示良好临床效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2组IPSS、Qmax、RUV与术前相比及组间术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PR和1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均能有效的治疗前列腺增生,但1470 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术中出血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更好.
作者:陈宁;曹凤宏;张立国;高海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新进展.
作者:李青剑;丁林;姚和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血管吻合术是血管外科、显微外科、心血管外科、器官移植手术的基石,血管吻合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手术的成败.血管吻合及修复的主要目标是使吻合或修复血管获得大的近期和远期通畅率,大化的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则是提高血管通畅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的血管吻合方法和吻合材料不断得到报道,其中利用医用粘合剂行血管吻合术血管修复具有一定优势,对血管壁无透壁性损伤,吻合口局部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内皮化更易完成.相对于其他血管吻合方法,医用粘合剂行血管吻合或修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本文根据其来源、粘合机制、临床运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侯彪;谢松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制一种甲状腺自动拉钩,并规范此自动拉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将自研的甲状腺自动拉钩应用于临床,并总结、分析甲状腺自动拉钩的使用效果、使用技巧.结果 所有使用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协助手术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63例,平均出血量为12.79克、平均的手术时间为87.83分.结论 本自研的甲状腺拉钩安装、操作方便,可提供稳定的、充分的术野,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同时能减轻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坤远;孙国申;张毅;王浩;刘美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伤科黄水湿敷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青霉素钠640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Q8h;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伤科黄水和50%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bi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局部疼痛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有效率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综合症状减轻时间、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局部疼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伤科黄水联合青霉素钠注射液治疗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疗效肯定,可促进炎症消退,有效缓解患肢局部疼痛.
作者:陈佳;霍景山;吴岷翰;韩新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前列腺支对男性性唤起及射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直肠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根据有无保留前列腺支神经进行分组,保留者为观察组,未能保留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性唤起及射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性唤起及射精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前列腺支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时恢复性唤起及射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何超雄;赵海生;黄明华;叶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术在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揭阳医院收治的可行手术切除的7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27例和开腹肝切除组4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于开腹组.两组在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及生存时间等无明显差别.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结论 在严格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作者:吴海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对全麻老龄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将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5岁以上、择期行腹部及骨科手术的全麻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诱导及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诱导及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1 min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第1 min(T3)、气管插管第5 min (T4)、气管插管第10 min (T5)、气管插管第20 min(T6)患者的MAP、HR变化情况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1、T2、T3、T4、T5、T6的MAP及H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所有P<0.05);观察组老年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分级Ⅰ级(5.0% vs 22.5%)及Ⅲ级(2.5% vs 17.5%)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更有利于维持全麻老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杨伯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