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5月到我院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以及CT平扫,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先天发育异常、动脉畸形以及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CT平扫,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住院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52例,采取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临床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1±1.0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3±1.37d;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路径能有效优化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董礼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胆运动功能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30例患者,有针对性的选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法(SPECT)针对所有30例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检查,同时也运用这种方法,针对30名正常人进行了相对应的检查和分析.针对术后患者根据是否有无症状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其中症状组有20例患者,无症状组有10例患者,针对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运动功能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比较.结果:(1)症状组患者在肝管显像时、胆总管显像时以及肠显像时,都要比正常人组出现十分显著的迟缓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组和正常人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组在肝峰时和肝半排时,都比正常人组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迟缓现象,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佳显像时与正常人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上来看,无症状组与正常组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在各个参数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临床实践和相关的研究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胆囊切除术后非胆道梗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胆道Oddi括约肌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肝脏的排泄功能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情况,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针对这样的内在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出具有可行性的治疗办法.
作者:冯超鹏;石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OPRM1基因多态性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需求量个体化差异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麻下腹式广泛子宫切除术配以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观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都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患者术后苏醒时刻、12小时、24小时以及48小时时间点上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进行记录.结果:与野生纯合子和突变型杂合子两组相比,突变型纯合子组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PRM1A118G基因多态性对于术后12h、24h和48hNRS评分和舒芬太尼消耗量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于突变纯合子基因多态性患者,应该增加舒芬太尼用量,从而改善个体化治疗效果.
作者:刘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急诊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急诊组和常规组,分别为43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急诊组采取临床急诊的治疗方式,比对急诊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3.02%)明显高于常规组33例(76.74%),急诊组LVEF水平(49.52±5.41)%显著高于常规组(45.51±5.04)%,且对照均存在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急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更加良好.
作者:张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带状疱疹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皮肤类疾病之一,发病特点为病患会感到神经突发性剧烈疼痛,皮肤出现带状的成片水疱.严重的带状疱疹会麻痹病患整个面神经,进而出现失明,或引发肺炎、脑炎、肾炎等.通常情况下,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缩短病期、减轻病患痛苦、防止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为目的.现阶段,西医临床领域内针对带状疱疹的诊治主要采取病毒预防手段,补充营养、止痛、预防癫痫、抗抑郁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在临床上,很多专家将中西医治疗方式相结合,发现治疗效果良好,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主要为清开灵和阿昔洛韦.清开灵药物是安宫牛黄丸演变而来,是一种由牛黄、水牛角、黄芩、金银花等组成的中药复方药剂,其中的牛黄含有大量维生素D、胆红素、麦角甾醇,具有清心、利胆功效;黄芩药物有抗炎、清热驱火的功效;金银花有抗病毒功效,因此将几种药物结合后用于带状疱疹的疗效甚好,也可用于其他病毒性疾病,临床疗效甚好,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单一使用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浩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5例;参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内固定,实验组采用非刚性内固定,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操作角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非刚性内固定用于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其效果好于传统螺钉内固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书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对提高满意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8月我院接诊的88例神经外科疾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护理风险管理与单一护理,评估2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更少(6.81%vs.70.46%)(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95.45%vs.70.45%)(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意外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提升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前(2016.01月-12月)后(2017.01月-12月)分别选择100件手术室医疗设备,纳入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对比设备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管理良好事件发生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合格率为99.0%,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全方位持续化管理在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对社区骨质疏松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镇在中心门诊(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和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分析两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平衡力,跌倒风险率.结果:实验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平衡力明显增长,实验组比对照组跌倒风险率下降.结论:运动指导与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骨质疏松症实施有效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孟立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以此为基础加用阿卡波糖,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与血清总胆固醇指标.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与血清总胆固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沈月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疗设备维修作为保障医疗机构正常、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大程度上发挥出医疗设备的功能是为了更好的展开医疗以及医疗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而满足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并不完善,因此要尽可能的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作者:李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肛裂术后合并便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接收的肛裂术后合并便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术后便秘状况、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在排便困难、3d内首次排便、大便破解及肛门堵塞感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肛裂术后合并便秘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对策,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的同时,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作者:刁静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100名,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50名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全面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全面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1.04±0.31)次/天、头痛持续时间(3.92±0.21)min/次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2.51±0.88)次/天、头痛持续时间(6.42±0.37)min/次,,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63±2.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59±2.53),(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持续发作时长,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洪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讨论对那些在肿瘤放疗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取无痛病房护理措施的方法以及效果如何.方法:从2014年这一年中于我们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过治疗的病人中选取130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之后我们会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我们将会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一般意义上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的病人将会接受医院提供的无痛病房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护理服务都完成之后,我们将会从护理的效果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从护理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研究组的病人护理有效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患者提供无痛病房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减缓病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上升.
作者:马丽梅;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观察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自我护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血糖自我监测、规范化注射胰岛素、糖尿病防控措施掌握比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掌握糖尿病知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韩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产房当中的护理工作,应用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产房在2014-2017年接诊的800例产妇,对这些产妇分别按照产房常规的护理流程展开护理工作或者是在前项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前组人数为350例,后组人数为450例.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产妇的护理安全情况以及护理之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都要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而主动服务、服务态度、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都要比常规护理组更高.结论:在进行产房护理管理的过程当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来展开护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胡西西;孔翠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运用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而观察组则运用预成纤维桩,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可以提高修复效果.
作者:师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我站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面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9)和观察组(n=39),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比对组患者应用维生素B6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的82.05%,其中,比对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2例,治疗无效患者为7例,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为38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组2例患者出现灼痛、刺痛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局部刺激症状,总发生率为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能够使其临床表现得到明显缓解,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身心不适感.
作者:朱孝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服务控制ICU肢体受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U肢体受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精细化护理服务)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30例,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ICU肢体受限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措施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王美力;林文;苏秀梅;殷满芳;利素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