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体会

吴志扬;李刚;卢德光;何启雄;刘亚荣;谢文清;陈明;陈向清;曾锦涛

关键词:快速康复, 肝胆外科, 腹腔镜, 胆道镜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92例行肝胆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诊治,及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死亡病例。192例病人远期随访,行保胆取石114例,有4例复发,1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无明显症状,予以定期随访。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均经1次到多5次完成取石。其他肝胆手术32例,2例出现但漏,经保守均治愈。结论肝胆手术中,只要发挥腹腔镜及胆道镜优势,能够体现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6例诊治经验

    目的:增加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以及其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13例轻型胰腺炎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无一例因胰腺炎行剖宫产术,母婴均安全出院,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加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及时行剖宫产术,孕妇均治愈。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是胆管疾病和高脂血症;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治疗轻型胰腺炎可以行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应果断终止妊娠并进行胰周引流术。

    作者:向冬梅;刘健玲;徐颖媚;黎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闽南地区青年与老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福建闽南地区青老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闽南地区132例青年大肠癌和893例老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以便血、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均以直肠癌为主。青年组的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比例、晚期病例比例均高于老年组,5年生存率低于老年组。结论闽南地区青年大肠癌和老年大肠癌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青年和老年大肠癌预后的关键,应重视青年大肠癌的诊断。

    作者:林天胜;许俊明;尤俊;许林;李永文;洪清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18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应用腹腔镜完成手术。肝血管瘤平均直径为7.6(5.5~14)cm,手术时间为(121±44)min。13例患者术中选择性半肝阻断,术中平均出血量283(60~9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6~12)d。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例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半肝血流阻断技术,选择正确的肝实质离断平面,合理应用离断肝实质器械,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捷;叶义标;罗兴喜;鲁振环;吴潇;陈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缓慢延长神经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常伴有周围神经的长段缺损。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上外科医生的难题。传统上自体神经移植修复是常采用的方法,但其存在很多不足,而受临床上受骨延长启发的神经缓慢延长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对神经延长修复后的组织学、电生理学及神经延长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作者:肖富文;谢松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和开腹 Dixon 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短期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疗效。方法84例直肠癌患者非随机分为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91±3.58枚和14.33±3.38枚,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分别为3.15±0.61cm和3.28±0.74 cm,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1.75±23.06 min和154.80±12.9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63±35.73 mL和181.02±75.79 mL,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9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1.38±2.00天和16.82±1.8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1%和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开腹Dixon手术。

    作者:罗育青;林晓松;林贵海;袁阳春;林嘉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翼点入路经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翼点入路经岛叶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4 h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90%者21例(91.3%)。术后随访6~3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8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翼点入路经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卓少伟;黄柳军;蔡树佳;郭少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局部高渗环境对慢性创伤性窦道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局部高渗引流及普通引流方法的比较,分析高渗环境下引流对慢性窦道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创伤性窦道病例62例进行随机分成2组,其中31例伤口窦道内使用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进行引流,31例使用0.9%氯化钠纱条进行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28%高渗氯化钠纤维/聚酯无纺布敷料治疗组(高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18.6天,0.9%氯化钠纱条组(等渗引流组)平均痊愈时间22.5天,两组慢性创面窦道痊愈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引流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例数也明显低于等渗引流组。结论局部高渗压环境引流可显著抑制慢性创伤性窦道细菌微生物被膜的形成,对慢性窦道的愈合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朱颉;罗自通;曹亿;于萌蕾;曾兵;彭吉才;黄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麻前后留置尿管对不同患者舒适度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留置尿管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全麻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将160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2组:全麻前留置尿管组和全麻后留置尿管组。麻醉前留置尿管组均在术晨留置尿管;麻醉后留置尿管组,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记录术后第1、3、5天患者的舒适度。结果麻醉前留置尿管病人导尿时舒适度较差,但术后舒适度较好。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时对留置尿管过程无不适反应,但术后舒适度较差,术后留置导尿第1天,患者不适感较明显;第3天时,患者不适感强;留置导尿5天以上的患者不适感逐渐减轻。结论对全麻手术病人施行导尿术的时机应该根据术后可能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制定,若术后可尽快拔除尿管的患者应在麻醉后留置尿管;若术后需留置尿管3天左右者,应在麻醉前留置尿管;若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的患者,也可选择在全麻后留置尿管,因为该类患者的不适感可以逐渐减轻。

    作者:易晓芳;施燕兰;李美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继发附睾炎的诊治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继发附睾炎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46例患者中8例继发附睾炎,对该类患者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尽早行尿道探查、尿道狭窄段切开或切除及组织瓣移植尿道成形术等方法修复尿道狭窄。结果8例尿道狭窄继发急性附睾炎患者术后8天内附睾炎症状基本消失。1例患者阴茎伤口感染致阴茎中部尿瘘于3月后成功行尿瘘修补术,余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尿瘘发生,排尿通畅,尿线粗。随访3~12月,8例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复发,无急性附睾炎复发,慢性附睾炎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本组患者中,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继发附睾炎见于严重的尿道狭窄患者及年龄偏大患者;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应积极处理,一旦出现急性附睾炎时应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前提下,尽早行尿道成形修复狭窄段尿道,恢复正常尿流。

    作者:梁伟强;陈宇宏;张金明;冀晨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分期切除巨大肝癌1例报道

    肝切除是目前为止能使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了避免肝功能衰竭,必须保证患者接受肝切除术后拥有足够的剩余肝体积。我国较多肝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其肿瘤体积巨大,如按常规方法切除肿瘤则剩余正常肝组织过少而不足以维持其功能,患者往往失去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外科新技术,即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 ALPPS),为此类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带来了新希望。ALPPS分两期手术:Ⅰ期手术结扎(或切断)门静脉右支,再沿左右肝分界线或在镰状韧带右侧原位离断肝实质,断肝期间必须保留肝右动脉及右肝管;Ⅰ期手术7~14天后,待左肝增生至足够大的体积时,再Ⅱ期手术切除右肝及其肿瘤。近期我们对1例右肝巨大肝癌合并左肝转移灶的患者成功施行了ALPPS,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先焕;唐启彬;许磊波;刘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脑损伤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该技术日臻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心脏外科的发展,但体外循环术后脑损伤的发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就体外循环脑损伤与脑保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尧;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保守失败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双侧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可能增加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近年研究表明,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似的稳定性与融合率,并可预防固定融合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但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黄凯;刘展亮;刘少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改良单孔法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改良单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95例,双侧斜疝5例。手术特点主要通过一个改良的腹壁穿刺针进行穿刺、疝囊高位结扎,完成手术。结果10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疝10~35 min,双侧疝25~45 min,术后平均1~2 d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和复发病例。结论改良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同期处理对侧隐匿性腹股沟斜疝。

    作者:侯远发;官伟军;杨凯;王洪健;曾怀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Lupeol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羽扁豆醇(lupeol)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upeol对肝癌细胞 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AIL受体及抗凋亡蛋白表达变化,比色法分析caspase-8、-9、-3酶活性改变。结果 lupeol对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40μmol/L),而对正常肝细胞 L-02无细胞毒作用;lupeol 在30、40、50μmol/L 浓度范围诱导SMMC-7721细胞48小时的凋亡率分别为5.5%、12.6%、28%;抗凋亡蛋白 c-FLIPL表达下调, caspase-8及 caspase-3活性增强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Lupeol 通过下调 c-FLIPL表达激活caspase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对肝癌细胞增殖发挥抑制作用。

    作者:李悦;薛平;曹良启;卢海武;郑强;温子龙;张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及其与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动脉瘤致SAH患者、颅内感染患者及健康人各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百分含量及其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平均荧光强度。比较三组上述三者的差异,并分析三者与动脉瘤致SAH的Hunt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瘤组患者Treg、TGF-β1及IL-10均显著低于健康组,且明显低于颅内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颅内感染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动脉瘤组患者Treg、TGF-β1及IL-10三者当中任意一者与Ⅰ~Ⅴ级当中任意一级均呈负相关性(所得r绝对值均大于0.7,P均小于0.05),三者均与Ⅴ级的相关度大(P均小于0.001)。结论 Treg、TGF-β1及IL-10可能是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一个保护因素,其含量越低则破裂后SAH程度越重,因此三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诚;陈东;项威;徐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中一些特殊皮肤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一些特殊皮肤撕脱伤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例特殊老年皮肤撕脱伤患者的诊治,撕脱皮肤均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加压包扎的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中再植皮片全部或大部分成活,1例因感染导致皮片坏死,经清创后二次植皮愈合,经4个月至3年随访,回植皮肤弹性、感觉及活动度良好。结论因此类老年患者皮肤损伤存在撕脱层次浅、撕脱皮肤损伤不重的特点,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加压包扎的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侯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二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入院时详细评估,控制基础疾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肠道准备,术后即使用腹带加压包扎,严密观察呼吸功能,协助早期下床活动,积极镇痛,详细的出院指导。结果本组20例患者符合腹壁巨大切口疝出院标准,术后随访5~24个月,短期内无复发。结论对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痊愈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贺立辉;黄侃;彭静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脊柱侧弯类型包括功能性脊柱侧弯及结构性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属结构性脊柱侧弯,约占全部脊柱侧弯80%左右,是临床中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影响了约0.5%~3%的学生,由于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相信AIS发病率可能进一步升高。脊柱侧弯的预后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发现的有效途径应该是普查,且早期畸形不明显亦无脊柱结构的变化,易于矫正。

    作者:余升华;尹得龙;杨展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12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男63例,女49例,年龄18~87岁(46.7±13.6岁),左侧61例,右侧46例,双侧5例。结石长径0.7~2.2 cm (1.2±0.5 cm)。26例合并输尿管息肉,31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所有患侧肾脏均合并不同程度肾积水。结果手术成功率88.4%(99/112),手术时间15~80 min(33.6±16.8 min),术后住院天数3~14天(4.7±2.1天)。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肉眼血尿、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裂、输尿管镜石街形成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畏寒、高热,其中1例发展为尿源性脓毒血症,予以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汉新;吴兆春;黄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92例行肝胆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诊治,及腹腔镜及胆道镜在肝胆手术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结果死亡病例。192例病人远期随访,行保胆取石114例,有4例复发,1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无明显症状,予以定期随访。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46例,均经1次到多5次完成取石。其他肝胆手术32例,2例出现但漏,经保守均治愈。结论肝胆手术中,只要发挥腹腔镜及胆道镜优势,能够体现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作者:吴志扬;李刚;卢德光;何启雄;刘亚荣;谢文清;陈明;陈向清;曾锦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