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为医而生

刘艳成

关键词:医学生, 医生, 患者, 红旗, 飞翔, 翅膀, 病人
摘要:我有一个梦想化为病人的翅膀带他们一起去飞翔虽然现在我只是一名医学生庄严的红旗下我许下了誓言当好医生为患者救死扶伤漫漫长路让我迷失了方向恩师教诲重燃了希望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相关文献
  • 医患关系该如何处理?

    近段时间,医患关系因医生频频遭受伤害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舆论对伤医的患者口诛笔伐,将其视为伤医的罪魁祸首。笔者对患者伤医行为深恶痛绝,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由衷称赞。然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医患关系涉及医者和患者,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要避免伤医悲剧的再次发生,不仅要注意对伤医患者的惩戒,还要重视对医务工作者的教育,而不是一味谴责伤医的患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作者:胡安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查子(做医人)

    新朝数笔贤险难筑学路自有寒医人承载道义处且为天下疗饥寒诊病怎敢误辛劳苦在先一生做春赋

    作者:赵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陪小李在美看病

    在中国流传着一种说法:美国看病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比中国人去国内医院看病还要难。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美国看病要预约,预约医生要等很久,等轮到自己了,人也病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作者:高荣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周医生和萤火虫

    早上七点三十分,周医生刚走到科室就已经出了一身汗,中央空调带来的凉爽反而激得人头皮一阵阵发麻。周医生侧头看了看护士站贴着的手术安排,还没来得及吞下一口刚买的早餐,急诊送来的病人就推了进来。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2080

    ???“冷静点,莫里太太。介意我放首音乐吗,你喜欢交响曲吗?”???“一般吧。郝医生,你不知道我现在心揪得有多紧,我一晚上都没睡着!”???“那就放首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吧,也许你会喜欢。”?并没有被对方焦躁的情绪所影响,反而是递给了对方一个温柔的微笑,郝医生按着自己的节奏点开了蓝牙音箱。“你喜欢香薰吗?茉莉花的香味怎么样?很适合您的名字呢?”柔和的灯光笼着香薰灯,心理诊疗室内一片静谧。

    作者:周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乡村医生向光林的故事

    这是一张拍摄于43年前的合影老照片,准确地说是重庆市卫生学校1973级医士专业一班的毕业合影照片,照片中第二排右数第7人便是我要写的原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卫生院退休老医生,74岁高龄的向光林同志。

    作者:尧放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追忆“世界种植牙之父”布仑马克教授

    那是2012年的5月,瑞典哥德堡乍暖还寒。长年居住在这里的布仑马克(P?I?Br?nemark)教授这天起得格外早。年逾八旬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已经谢客多年。即使在家,他也只在楼上活动,很少出门。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教授早早就穿好了正装,并让夫人帮忙打好很久没戴过的领结。他还特意交代儿子今天不要上班,他要在家中接待两位远道而来的特殊客人。??在地球的另一头,两位远方的客人十几个小时之前已踏上了旅程。他们,是来自中国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赵教授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李教授。这次访问,既是源于布仑马克教授诚挚地邀请,更是源于他们对布仑马克教授的崇敬和景仰。

    作者:梁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编纂有医学法律内容的法典

    汉谟拉比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王朝的第六世国王。在他的统治期间(公元前1792年至1750年),古巴比伦发展壮大,工商业得到发展,但伴随新兴阶层的出现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催生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汉谟拉比在他统治的晚期,编纂了《汉谟拉比法典》,目的是:为这片土地带来正义,消灭邪恶和罪人,使得人们不会恃强凌弱,使得国王能够像太阳神那样统治他的子民,光耀大地,推进人类的福祉。

    作者:王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梦令

    常忆峥嵘岁月壮志心怀激烈意境怎实现休得感叹悲切心血心血用到几时飞跃

    作者:赵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欲着白袍,必担其重

    ???《白袍》一书由哈佛的一位医学生艾伦·罗斯曼写就。艾伦立志从医身披白袍,本书则记录了她从等待医学院录取结果的忐忑到医学院中的“病人-医生”等多项课程的学习,继而着重记录了她在实习转科中的所见所想,后以和恋人共同被医院接受、正式成为医生为结尾。全书读起来清新如日记,亲切得像是你我生活:艾伦第一次解剖的悚然、初次触诊的难堪、准备各项课程考试及职业考试时的力不从心以及和卡洛斯之间甜蜜的爱情生活。在一个接一个的课程和面临的病人中穿插以这些细碎的小事,不仅未给人留下琐碎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可爱有趣。

    作者:张梦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一张字条医生为何感动

    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某患者在做手术前,给医生留下一张字条:“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作者:白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文医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

    人文医学,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作为精神心理专科,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人文医学中常常提及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有关的临床要素。本文尝试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素与人文医学之间的关系,以丰富人文医学的内涵。

    作者:蒙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国报纸对医生的社会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南京日报》和《现代快报》为例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南京日报》和《现代快报》等三份报纸的医疗卫生新闻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提炼出报纸建构的医生社会形象,分别是:富有知识、值得信赖的“健康卫士”,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白衣战士”,医术拙劣、医德败坏的“白衣恶魔”。

    作者:韦苗;张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病 人

    病人是我的亲人全心全意是我的行为准则精益求精是我的不懈追求为您服务是我大快乐捍卫健康是我神圣的职责

    作者:张志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体检

    作者:朱令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通、近、达

    我在河北的一座庙宇里,偶然发现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政治家的一句话: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我想,做人做事要如此,做医生从事医疗也应该如此。医生要通天理。天理就是人的身体、心理、生理、病理状况和特点,特别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及其转归。对天理的通晓,就是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这是裘法祖院士的名言,这句话也激励着我们一代代的医务工作者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披荆斩棘。医学是一门人文科学,面对被疾病所折磨的患者,我们医务工作者就是他们的希望之光,是他们的解救之神。参加工作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期间我目睹了身边许多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医术乃至他们的品格都深深地让我折服。????“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我所理解的“一方济之”,就是李双拾医生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济世情怀。

    作者:李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美国华人行医故事--奥雷娅的美国梦

    奥雷娅是我门诊的新助理,48岁,来自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个子矮小,笑声爽朗,典型的(中)南美风格。???16年前,她和6岁的儿子来美国探望她多年未见的姐姐,然后就留了下来。丈夫已先她两个月来美,并且已经在一家面包店找着了工作,替人打扫卫生。一如所有来美的移民,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作者:肖丹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原来不是病“感冒”

    翻遍中外医学经典,均无“感冒”一词出现。原来“感冒”一词并非出自医学,而是来自官场。????????南宋时期,馆阁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当时开溜成风,开溜时都是以“肠肚不安”为借口。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死边缘 驻足祭奠

    我是一个感性而又有些脆弱的人,每天面对着生死离别说实话有时候觉得真是一种煎熬,曾经无数次想过放弃,可是却发现自己的双手除了扎针输液好像干别的都特别的不合适。那次抢救已经过去很久了,一直想写点东西来祭奠一下那个苦命的女人,可是内心的忧伤真的无法让自己静下心来写点什么,好在时间让我慢慢的得以平静,我想我该表达下自己真实的感受了。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