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临床研究

滕建军

关键词:胫腓骨, 骨折, 复位, 内固定, 外固定, 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7例胫腓骨复杂粉碎性骨折均先将腓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再于胫骨内侧钻入4枚固定针,以直型支架衔接固定.结果 本组47例患者,皮肤一期愈合30例,二期愈合17例;5例皮肤缺损面积较大做植皮,3例骨质缺损较大做骨植入,12例发生感染,经换药、引流、抗生素应用或拔钉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或骨髓炎;骨折3~12个月临床愈合,平均8.5个月;外固定器2~6个月拆除,平均3.5个月,内固定器8~24个月取出,平均18个月;44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随访率94%.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分别占84%、9%、5%、2%.结论 腓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加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 腹腔镜下对天伴急性炎症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和T管放置的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国内外大型数据库Pubmed、Embase、Springerlink和CNKI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关于腹腔镜下对胆总管进行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措施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比较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通过文献筛选,共七个随机对照试验,615人(一期缝合组310人,T管引流组305人)纳入分析,其中六个为腹腔镜胆管取石术后行单纯一期缝合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一个为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放置的随机对照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的主要并发症和胆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管放置组,合并效应值OR分别是0.49 (95 %CI:0.31,0.76),0.51 (95% CI:0.29,0.91).两者的术后残留结石量、切口感染率和腹腔积液均无统计性差异.此外,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和腹腔引流时间上均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结论 对于非重症急性胆管炎、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非急性重症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对胆总管行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传统的T管放置方法,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手术费用,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一期缝合疗效优于T管放置引流.

    作者:殷子;徐康;孙健;肖治宇;张建龙;叶华;张贺云;毛凯;王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附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胸乳途径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5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52例原发甲亢患者实施经胸乳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腔镜下完成手术47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其中3例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2例因甲状腺体积太大,手术操作空间不够而中转.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90~2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1(25~75 ml),术后2~3 d拔除颈部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5 d(4~6 d),术后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发生胸前皮下瘀斑3例,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临床表现.4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出现18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6例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3个月后恢复正常,2例3个月后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需每天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无甲亢症状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是安全、有效、美容好的外科治疗新方法.

    作者:郑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5例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心胸外科于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外伤性心脏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多数患者经心脏彩超确诊,15例患者均及时施行开胸手术修补.结果 本组治愈14例,治愈率93%,死亡1例,占7%.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是外伤性心脏破裂成功救治的前提,心脏彩超是术前确诊的可靠手段,开胸手术修补心脏破裂口是治疗外伤性心脏破裂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玉山;黎萍;游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重复肾畸形1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重复肾及合并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16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伴有输尿管开口异位,有3例患者伴有输尿管囊肿;对所有患者行IVU以及B超检查之后确诊,1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手术后随访1年到3年,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IVU以及B超检测是诊断重复肾的重要方法,在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王胜义;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蝶骨嵴脑膜瘤者且给予相应显微手术,对手术情况和患者生活质量等内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50例蝶骨嵴脑膜瘤者Simpson Ⅰ级全切除率为56.00%、SimpsonⅡ级全切除率为30.00%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济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病人术中眼部保护方法的改进

    目的 探讨改进全身麻醉病人术中眼部保护的方法,评价改进后的眼睛保护方法对减少全麻病人眼部并发症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全麻手术病人120例,盐水棉片组按改进后的眼睛保护方法,眼膏处理组按常规四环素眼膏加黏贴无菌薄膜的方法.分别观察盐水棉片组和眼膏处理组眼部术后是否出现结膜红肿、于涩、粘滞感、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结果 盐水棉片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为3.3%,眼膏处理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0%,比较两组术后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全身麻醉病人术中应常规进行眼睛保护,用生理盐水脑棉片加黏贴无菌薄膜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全麻手术病人术后眼睛不适症状的出现.

    作者:邱逸红;罗敏;谭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同时处理结直肠癌合并肺转移14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双镜)同时处理结直肠癌同时伴肺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8月期间14例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同时手术处理结直肠癌同时伴肺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手术均达到R0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1 h(3.2~5.3 h),平均术中出血量120 ml (50~300 ml),平均住院时间12 d(9~17 d),术后1例发生肺部感染,术后无死亡发生.结论 结直肠癌同时合并肺转移,若经评估能达到R0切除,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双镜)手术同时处理转移灶和原发灶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炯强;雷建;陈劲松;柯传烽;陈远光;胡明;殷伟强;李树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膀胱颈荷包缝合止血法在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膀胱颈荷包缝合止血法在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组方式,将需要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16例分成前列腺摘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和常规手术方法兩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摘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与常规手术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前列腺摘除膀胱颈荷包缝合法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方法.

    作者:欧红运;苏劲强;冯少林;李容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7例胫腓骨复杂粉碎性骨折均先将腓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再于胫骨内侧钻入4枚固定针,以直型支架衔接固定.结果 本组47例患者,皮肤一期愈合30例,二期愈合17例;5例皮肤缺损面积较大做植皮,3例骨质缺损较大做骨植入,12例发生感染,经换药、引流、抗生素应用或拔钉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或骨髓炎;骨折3~12个月临床愈合,平均8.5个月;外固定器2~6个月拆除,平均3.5个月,内固定器8~24个月取出,平均18个月;44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随访率94%.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37例、良4例、可2例、差1例,分别占84%、9%、5%、2%.结论 腓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加胫骨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术是治疗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滕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同侧输尿管内置两根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输尿管内置入单根双J管并不能保证通畅的尿液引流,而同侧输尿管内置两根双J管,在某些情况下,比置单根双J管更有优势.

    作者:刘杰;王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2例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102例做对比,比较两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两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陈洁生;王景祥;周晓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80例分析

    目的 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对我院胃肠外科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并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按NRS2002系统评分,并跟踪调查营养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36.3%和20.0%.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比值为1.4: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3%.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的33.7% (P<0.0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7.31±9.34天,高于无营养风险的23.14±7.50(P<0.05).结论 与无营养风险者相比,有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临床营养支持尚存不合理应用.

    作者:卢卓才;汤汉林;李新军;黄君彦;姜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接受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54例,成功46例,失败8例,无一例出现局部血肿、气栓、血气胸、误穿等较严重并发症.失败8例改由股静脉穿刺置管,置管成功6例,另2例采取静脉切开置管.置管时间平均23 d.发生穿刺口渗液2例,加压包扎后好转;堵管4例,予以拔除;导管细菌培养阳性者4例,抗感染后恢复.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在脑卒中患者中使用效果良好,加强导管护理可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伟;杨同良;王淑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edgehog信号通路在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LC/PRF/5、HepG2及SMMC-7721肝癌细胞株中Shh、Ptch1、Smo、Gli1、Gli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LC/PRF/5、HepG2及SMMC-7721肝癌细胞株中Gli2蛋白的表达.结果 除Shh外, Ptch1、Smo、Gli1、Gli2 mRNA在PLC/PRF/5、HepG2及SMMC-7721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Ptch1、Smo、Gli1、Gli2 mRNA在PLC/PRF/5及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成人正常肝细胞,而Gli1 mRNA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量与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差异;Gli2蛋白在成人正常肝细胞中几乎没有表达,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也与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差别,而在PLC/PRF/5及SMMC-7721细胞中,尤其是SMMC-7721细胞,Gli2的表达量异常增高.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Gli2可能成为肝细胞癌重要生物学标志和生物治疗靶点.

    作者:刘建平;张大伟;陈涛;叶义标;陈捷;韦金星;陕基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索利那新与特拉唑嗪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索利那新与特拉唑嗪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未经治疗的42例无严重梗阻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观察索利那新与特拉唑嗪联合治疗8周效果.结果 用药8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储尿期刺激症状评分、残余尿量、24 h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大尿流率和24 h平均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 索利那新与特拉唑嗪联合应用可较全面地缓解无严重梗阻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何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TAT3信号通路对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STAT3信号通路对大肠癌HT-29细胞生长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pRNAT- shSTAT3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大肠癌HT-29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STAT3的表达情况,MTT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时定量PCR、ELISA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pRNAT-shSTAT3重组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后,STAT3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生长能力明显减弱,VEGF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干扰STAT3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的生长及VEGF的表达.

    作者:张永东;高源;黄海;乔志明;钱伟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治疗.术前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均提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2 min(18~45 min),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及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大出血及尿失禁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2~3 d.术后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无残余肿瘤.术后住院2~3 d.术后均按常规方法定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定期膀胱镜复查,定期随访.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3~32个月),2例为膀胱手术区复发,3例为膀胱非手术区再发,复发加再发率为7.7%.再次行钬激光治疗,现仍在随访中,未见复发.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浅表性膀胱癌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陈乐仲;李沈蓉;刘向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Ⅰ -Ⅱ级择期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方式选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B组七氟醚复合异丙酚,观察2组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术后拔管苏醒时间.结果 A组各时点Cor、NE、E、ACTH浓度及MAP、HR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气腹后30 min各时点Cor、NE、E、ACTH浓度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停气后渐恢复正常,A组术后苏醒时间快于B组.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抑制应激反应优于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

    作者:卢桠楠;叶西就;纪风涛;曹铭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肾肾镜碎石取石治疗狭长盏颈型肾盏结石(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狭窄盏颈型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狭窄盏颈型肾盏结石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狭窄盏颈型肾盏结石微创治疗的经验和对策.本组患者女性10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5.6岁,包括肾上盏结石10例,肾中盏结石5例,肾下盏结石7例.其中左侧肾盏结石9例,右侧肾盏结石13例.采用B超或X线定位引导直接穿刺结石所在肾盏,应用弹道碎石,同时以扩张鞘扩张狭窄盏颈.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20例患者行一期经皮肾镜取石,2例行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复查例均无结石残留.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60~120 ml,平均85 ml.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7~12 d出院.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创伤小,清除结石的同时可以应用扩张鞘扩张狭窄盏颈,为有症状的狭窄盏颈型肾盏结石患者提供一种微创治疗的选择.

    作者:郭辉权;袁坚;刘冠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位直肠癌术式选择及技巧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式选择及技巧.方法 对近年来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选择和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受肿瘤因素、患者因素及技术因素的影响.直肠切除后如提肛肌上残留直肠大于2 cm,首选Dixon术式,若小于2 cm,选用双吻合器试行吻合.残留直肠过短,可选作Parks术或改良Bacon手术.对距肛缘5 cm以下的直肠癌可采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侵犯提肛肌、外括约肌的直肠癌,应采用APR.早期直肠癌可考虑行局部切除.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术前正确评估和手术选择,在不影响肿瘤治疗的前提下,有助于提高保肛术的比例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美近;梁景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