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情感障碍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马雪霞;陈丽莉;张惠

关键词:乳腺癌, 情感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情感障碍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1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情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情感因素诸多,但以对疾病的恐惧、医疗费用、治疗效果、婚姻质量的担心为显著.结论 引起乳腺癌患者情绪障碍的因素很多,应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骨科在2006年1月~2009年6月收治23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分别施行半月板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11例,部分切除7例和半月板成形术5例.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均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内感染,明显的关节积血,血管神经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活得随访21例,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52~92分,平均为69.2分,手术后6个月提高至79~92分,平均为86.6分.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具有损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作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首选术式.

    作者:温志勋;曾淳;刘先银;周雪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在36例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在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以来,我科将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应用在36例肠道吻合术中,所有病例均以侧侧吻合,其中包括小肠-小肠吻合15例,回肠-结肠吻合10例,结肠-结肠吻合11例.结果本组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全组无吻合口瘘或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操作时间为9.6±2.8分钟,术后排气时间为3.5±1.4天.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为13.1±6.8天.结论 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用于肠道吻合术中,具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

    作者:曾山崎;张伟健;刘宏杰;胡石奇;唐伟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时期基层医院与大型外科中心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的异同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基层医院与大型外科中心就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Ⅱ)的诊治情况,总结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纪念医院)和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普外科(黄圃医院)近14年来收治的6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分为早期、中期、近期3组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病人在两个医院的治疗手段都主要为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疗效较差;近期组病人在两个医院均通过保守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然而,中期组病人在黄圃医院中仍然主要为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在纪念医院同期开始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并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保守治疗在两个医院都能很好地治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外科新观念的普及与推广对提高疾病的整体救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招雄民;肖治宇;伍刚;王若梅;余志和;李永浩;黎锐和;王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预防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68例高度怀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CT、B超、胃镜、肝功能等查因分析,证实30例为PCS,主要与急性炎症期手术、术式选择不当、术前病程过长等因素相关;其余38例患者虽然出现PCS相同的症状,但与胆囊切除无关,不能诊断为PCS.结论 PCS的发生与临床因素密切相关,术者严格规范操作可以减少PCS发生;查因可有助于正确判断PCS.

    作者:赖济环;蔡硕豪;崔志谦;梁色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附2880例报告)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实施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28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中转开腹,出血少.单侧手术时间5~8 min(中位时间7分钟),双侧手术时间12~16 min(中位时间14分钟),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578例(23%).术后并发症32例(1.0%),均得到及时处理痊愈.住院3~4 d.随访时间6月至3年,25例复发(0.8%).结论 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可以发现并处理隐性鞘状突未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斌;毛健雄;肖东;麻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5年4月~2010年3月对136例重度痔患者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出现术中术后出血的比较.结果采取预防措施后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结论 加强术前准备,术前对症治疗,术前术毕冰敷肛门以及术中规范操作等预防措施可收到明显的预防术中术后出血效果.

    作者:张德解;张竑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治疗中晚期肺癌57例手术体会

    目的 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6年期间,57例因中晚期肺癌接受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心律失常7例,肺水肿3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术后获得随访52例,随访率91.2%,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17.3%和11.5%.结论 掌握好适应证,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肺癌的肿瘤切除率和手术安全性.

    作者:钱卫平;吴斌;徐林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癌术后留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前将鼻肠管连同胃管同时置入胃内,中将鼻肠营养管置入Treiz韧带(或吻合口)远端20~30 cm.术后第1天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 mL逐渐增至每天1500 ml,第1、2天仅用半量肠内喂养,滴速为60~100 ml/h,第3天开始使用全量EN,滴速为125~150 ml/h,输入时间7~10 d.用输液泵均匀输入.结果 38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其中5例发生腹胀,4例发生腹泻,1例胃潴留,1例恶心难以忍受,予以减慢输液速度,降低浓度,改为间断输入逐渐加量,对症处理等方法 后症状缓解.12例术后36小时内有肛门排气,10例术后36~48 h肛门排气,其余的72小时内恢复肛门排气.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行,易于掌握和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玲;钟丽君;吴海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附3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30例胆囊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成功取尽结石,结石直径介于1 cm~2.5 cm,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出血10~30 ml,平均住院5.5 d.手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心肺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复发1例,复发率3.3%.结论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结石复发率低,适合胆囊功能正常的胆囊结石病人.

    作者:吴志扬;马德奎;唐志良;陈向清;卢德光;陈明;曾锦涛;关于锋;刘亚荣;韩连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保肾治疗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的保肾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所有肾或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患者均行肾折叠术,8例患者并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6例加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例同时行内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O)内切开及气囊扩张术.术中、术后取肾积水测定PH值以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5例尿毒症患者3例术后第10天血Cr183~291 μmol/L,术后二个月复查Cr正常,另2例合并对侧中度积水者5个月后仍为209~312 μmol/L,对侧梗阻解除后半年至一年内复查Cr149~226 μmol/L.4侧患肾PH值在>7.3,术后3个月复查IVP 120 min可见显影,其中2例术后一年复查,患肾45分钟显影.结论 对年轻、孤独肾、对侧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上尿路结石并巨大肾积水手术时切除患肾应极其慎重.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后予整形术,能保持肾内张力,充分引流,可较快恢复患肾功能,腔镜治疗对腔内梗阻造成的输尿管狭窄致巨大肾积水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江先汉;黄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介入性超声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介入性超声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在超声介入下进行无水乙醇或32P胶体局部注射治疗,3个月和12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及32P胶体治疗3个月和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3.4%和91.9%,96.8%,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囊性病变疗效好于实性病变,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0%(P<0.01);32P胶体治疗实性病变稍优于无水乙醇治疗,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7.8%(P<0.05);对于囊性病变,两种治疗方法 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介入性超声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具有实用临床价值.

    作者:潘景升;刘生;罗葆明;马健鸿;王浩虎;邓宝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粘连性肠梗阻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因粘连性肠梗阻肠行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患者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总结25例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胃肠道的准备、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重点是对留置的小肠支架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25例手术后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2例在拔管过程中出现较严重腹部绞痛及1例在拔管48小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半年无出现严重腹痛及肠梗阻症状.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行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术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海华;叶义标;余珍燕;洪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43例外科干预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43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进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35例,单纯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4例,结肠癌切除,远端结肠封闭,近端结肠造瘘术4例.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6例,应激性溃疡2例,肠瘘2例,肺部感染2例.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其余42例治愈出院.结论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手术方式多,一期切除吻合术是理想的手术方式.但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张宇;谢解;蒋崇雨;何德辉;赵紫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腔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加定期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

    目的 探讨腔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1月收治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病人17例,狭窄段长0.5~3.0cm,平均1.4 cm,采用腔镜下钬激光狭窄段内切开治疗.术后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根据随访排尿状况定期作尿道扩张.结果 17例病例均取得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0 min,术后排尿显著改善,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平均6.5(2.8~11.5)ml/s提高到术后20.4(16.6~25.3)ml/s,无尿失禁、阳痿、尿瘘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均排尿良好,无再狭窄发生,B超检查剩余尿<20 ml.结论 腔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加定期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有效,近期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南辉;张圣杰;李晓飞;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腔镜下处理闭合性尿道损伤(附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腔镜在处理闭合性尿道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16例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通过腔镜下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通过腔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2年,12例患者排尿顺畅,尿线较前无明显变细,4例患者,其中3例骨盆骨折伤,1例尿道球部完全断裂,拔除尿管1周-2月后不同程度出现尿线变细,经尿道造影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予行尿道扩张2-4个月后排尿顺畅.本组全部患者无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结论 腔镜下处理闭合性尿道损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梁胜军;王永忠;刘建平;赵风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前PTGD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PTGD的有效性及潜在优势.方法 对5年间135例因急性重症胆囊炎行LC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分为3组:一组为不行PTGD直接行LC的患者(n=45);二组为PTGD后1周行LC的患者(n=38);三组为PTGD后1个月行LC的患者(n=52).分析各组临床资料,评价PTBD效果,比较各组LC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效果等.结果二组和三组PTGD术后并发症、病情改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LC术后中转开腹率比较:一组10例(22.2%),二组7例(18.4%),三组有2例(3.8%),三组与一组和二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一组95.7±30.5 min,二组76.7±29.8min,三组为60.4±15.6min,三组与一组和二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一组8例(17.7%),二组5例(13.2%),三组2例(3.8%),三组与一组和二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胆囊炎PTGD后延期行LC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延期手术时间以1个月较为理想.

    作者:邓海成;蔡云峰;崔伟珍;苏树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 了解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分析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66例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前及术后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各因子平均得分和MSSNS总分与常模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且各数据均高于常模.术前与术后各因子平均得分和MSSNS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与对照组术后各因子平均得分和MSSNS总分的差异亦具有统计意义(P<0.01),且实验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肝移植患者的孤独、抑郁、焦虑、愤怒负性心理状态较一般住院患者明显.心理护理可减轻肝移植术后患者各种负性心理.

    作者:严秀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营养治疗重度营养不良患者1例

    近年来,对于各类疾病状态下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很多,然而对于无严重基础疾病而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往往忽视充分的营养治疗,使这种患者的营养状况常得不到纠正.近期,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病人给予了综合营养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中辉;吴晓滨;彭俊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在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情况及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住院期间未发生新的骨折,术后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 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除积极施行手术切除病变外,还需配合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这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和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秀红;张少容;关健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镜注射硬化疗法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内镜注射硬化疗法(EIS)联合部分脾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科于2005年2月至2008年11月收治22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脾功能亢进的门脉高压患者采用内镜硬化剂注射联合部分脾栓塞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定期随访和比较术前术后的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评级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EIS平均次数1.8次,所有患者均行1次PSE治疗.术后随访5-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未见有再出血,肝功能部分改善,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 EIS联合PSE方法 对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孔宪和;陈晓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