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

朱达坚;戎祯祥;陈小伍;剧永乐;陆光生;伍锦浩

关键词:胃肿瘤, 术后辅助化疗, 针刺式空肠造口管, 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 探讨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6例;两组病例均于术中放置针刺式空肠造口管,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时间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化疗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液瑞能,每天1500 ml,共7天,B组则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给予等热量普通饮食;观察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化疗期间呕吐发生率及平均每日摄入量,比较两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白介素-2、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延长空肠造口管留置及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化疗期间A组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平均每日摄入量显著多于B组;A组化疗前后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L-2、NK细胞活性、CD3+、CD4+、CD8+比例变化显著少于B组(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延长针刺式空肠造口置管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减轻化疗呕吐,提高患者摄入量等优点,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提高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及治疗效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P-gp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P-糖蛋白(P-gp)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本组自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MTT法检测52例乳腺癌标本对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P-gp基因中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将其核苷酸序列与野生型P-gp基因进行比较.结果 52例乳腺癌组织中8例对四种抗癌药物均敏感,无P-gp基因突变;19例对一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仅一例P-gp基因发生点突变;16例对两种抗癌药物耐受,其中两例发生P-gp基因点突变;7例和2例分别对三种抗癌药物耐受和四种抗癌药物耐受,它们的P-gp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P-gp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891gly位(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结论 P-gp基因突变介导乳腺癌多药耐药,P-gp基因产物891位gly(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何劲松;王先明;苏逄锡;袁建辉;郭良峰;陈伟财;王敏;吴恢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胸前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以及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34例甲状腺疾病行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3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问60~24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3~15个月,复查B超均未复发.结论 经胸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冯家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焦虑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焦虑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观察2004年~2006年4月30例肾移植病人术前、术后3 d、术后10 d的焦虑、抑郁情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法.结果 患者术后3 d和术后10 d的S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病人的焦虑有明显改善.结论 做好肾移植病人监护期的心理护理是解除病人焦虑和早日康复的重要工作.

    作者:黎顺芝;李燕;谭颖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36例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6年11月间236例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236例患者共有262侧肾手术治疗,其中肾盂切开取石术153次(58.4%),肾内肾盂加肾后唇切开取石术83次(31.7%),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6次(6.1%),肾盂加肾实质不同切口联合切开取石术10次(3.8%).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210 min,平均110min.所有患者术中均未阻断肾蒂.10例患者术中输血200~400 ml,平均300 ml.术后住院时间7~24d,平均10d.16例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6.8%)其中包括血尿8例,切口感染5例,反复尿路感染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236侧肾结石一期取净,无石率90.5%.结论 肾盂切开取石术是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仍是基层医院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方式.

    作者:王欢;龙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ERCP与PTC辅助介入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

    目的 探讨ERCP与PTC辅助介入方法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3月至2006年11月进行的肝移植45例中,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6例,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辅助介入治疗.结果 经ERCP及PTC行胆道球囊扩张术、内支架植入术及内、外引流术分别治疗肝移植后单纯胆瘘1例、单纯胆道狭窄11例、胆道狭窄合并肝动脉狭窄2例及胆管狭窄并胆泥形成2例.所有病例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结论 ERCP及PTC辅助介入方法对于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治疗具有创伤少,安全有效,可重复性等优点,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较佳治疗方法.

    作者:阮巍山;彭侠彪;陈影洁;刘倩怡;张秋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52例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常规胆囊切除术困难病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手术的适应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院1998.6-2006.6年间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47例效果良好.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胆囊残株炎2例,膈下脓肿1例,胆漏1例,继发胆总管结石1例;这5例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对胆囊坏疽、囊壁质脆、胆囊三角区水肿粘连严重,解剖不清的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申昌明;张磊;陈亚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进行系统化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在术前、术后148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同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分,观察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失访12例,其余患者中术后1个月优79例,3个月优88例,6个月优106例.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刘洁杏;江雪影;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于1999年6月-2006年6月期间的24例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腹腔镜下行脾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4例腹腔镜脾切除术中,22例是顺利完成脾切除术,2例是分别由于术中脾蒂出血,胃短血管出血而中转开腹脾切除术.22例腹腔镜脾切除中,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00 ml,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0-24 h,平均住院时间为4 d.术后未发现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安全可行的佳方法之一.

    作者:陈荣恒;甄作均;郭健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评估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手术证实并治疗14岁以下小儿阑尾炎患者共208例,对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评分分值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r=0.510,P<0.01).结论 提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与确定外科手术治疗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沈娜君;吴一冲;邓小耿;甄宇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阑尾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32例急性阑尾炎行LA(LA组)和同期55例作传统开腹手术(OA)治疗(OA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LA组病例术后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LA治疗急性阑尾炎是安全、可行的,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

    作者:谢志荣;蒋邦好;梁伟雄;洪云;冯鉴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显微技术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

    目的 探讨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我科自2001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9例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术后精液分析可见精子,其中5例精液分析结果正常,2例已生育.手术成功率77.8%.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附睾管输精管吻合术是目前治疗附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烽;魏辉;张晓忠;黄英;刘均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56例

    目的 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在1995年2月至2006年4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要动脉损伤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1例,截肢3例,主要原因是肢体的严重创伤或严重感染.死亡2例,主要原因均为严重颅脑外伤.本组51例均获随访,随访6个月~2年,患肢血运及功能良好,超声多普勒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对周围主要血管损伤的应尽早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急诊手术,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

    作者:刘强;李文锐;陈锐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置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置入术(IPOM)是一种微创、无张力性疝的修补术.总结22例腹腔镜下腔内网片置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手术配合的经验.主要包括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腹腔镜仪器的使用、各种腔镜器械的安装方法及用途.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量约20 ml,平均住院天数3 d.

    作者:黄泽华;梁思华;赵海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23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23例腺性膀胱炎,均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行膀胱病损粘膜电切.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月(6~24月),治愈19例,好转2例,复发2例,无1例癌变.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安全性好、疗效良好.

    作者:程金海;蒲小勇;陈浩阳;王行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定量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 mRNA的表达

    目的 检测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1例病理学确诊的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肠癌患者中CK20 m RNA阳性率为25.81%,而对照组阳性率为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着临床分期的具体化,患者门静脉血中CK20 mRNA表达率随之提高,但各分期间阳性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Dukes'C期与D期患者中>10拷贝/ml者高于A期与B期患者.结论 术中检测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CK20 mRNA表达水平,对判断肝脏微转移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作者:黄志恒;刘民生;徐敏;王成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分析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2年3月以后的病例中对17例胸腰段、腰椎结核病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钛质钉-板、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本组患者术前均有椎旁或腰大肌脓肿,椎体破坏塌陷,椎管内占位,脊柱畸形,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结果 术中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随访1~3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畸形被矫正,无病灶复发.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内固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恢复快,卧床时间短,护理简单等优点.

    作者:吴利民;黄东永;张燕青;崔凤金;黄仕光;肖景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疝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滑疝治疗中的疗效,探讨适应症,解剖学基础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疝环充填式网塞和普里灵疝装置(PHS)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滑疝8例.结果 除1例术后有轻度皮下积血外,其余7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7~10天出院.随访8~20个月,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网塞和普里灵疝装置(PHS)无张力疝修补术均能较好地修补腹股沟滑疝;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修补方案,方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王庆涛;周毅;林启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

    目的 探讨经皮注射注入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患者抽取自体红骨髓离心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注射至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部位,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进展情况.结果 20例获随访,骨折愈合18例,2例未愈合,愈合率90%,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8个月.21例患者经注射后无局部及全身感染并发症,未见异位骨化.结论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作者:王智;曾昕明;程树红;周雪明;江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Ki-67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化疗前后38例乳腺癌ER、PR、C-erbB-2、P53、Ki-67的表达.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状态各有9例发生变化,C-erbB-2状态各有8例发生变化,P53状态各有10例发生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i-67状态有17例发生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ER、PR、C-erbB-2、P53表达状态无显著影响,而能显著降低Ki-67的表达.

    作者:廖富毅;杨劼;潘瑞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

    目前,化疗、放疗是除手术治疗外的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产生不可避免的严重损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肿瘤分子靶点的确立,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可能,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本文对常用的几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姚红霞;刘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