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关少卿;罗葆明;智慧;杨秀娟;文艳玲;欧冰;冯霞

关键词:超声造影, 乳腺,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本组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共47个乳腺结节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良性组27例共28个结节,恶性组19例共19个结节.良、恶性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平均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090±0.0068和0.0113±0.0113、27.17±12.57和29.70±13.90、0.178±0.089和0.373±0.071、0.146±0.143和0.133±0.060、18.14±8.17和24.24±5.18.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 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对肝脓肿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4年3月,92例肝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2例病人共进行102次穿刺置管引流术,总治愈率为96.63%,平均疗程19天(8~30天).术后无腹腔内出血、气胸、脓胸及严重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并发症低的优点,可用于治疗大多数肝脓肿.

    作者:张家平;卓少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41例老年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组在2000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41例老年胆源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3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2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例.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15例.住院期间出现内科并发症14例,手术后并发症6例.本组治愈38例,死亡3例.结论老年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矫治伴发病,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以及强调手术和综合治疗的个体化,是提高老年胆源性胰腺炎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覃宁嘉;王在国;李伟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移植中肝动脉变异的重建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总结供肝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整形重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2005年12月本组430例原位肝移植中供肝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变异肝动脉的重建方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然后再吻合.总结肝动脉变异情况及肝动脉的重建方法.结果430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正常的为338例(78.6%,338/430),肝动脉解剖变异者92例(21.4%,92/430),其中48例(52.2%,48/92)需血管重建.此48例中异常的肝右或肝左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吻合32例(67%,32/48),异常肝右动脉与脾动脉吻合16例(33%,16/48).变异肝动脉合理整形后再行肝移植,其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升高.结论供肝肝动脉变异较为常见,因其是唯一的吻合血管,故修肝时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显微重建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胡红星;何晓顺;朱晓峰;马毅;王国栋;王东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对58例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死亡的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多为多种疾病共同引起.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43例次(74.1%),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衰竭11例次(19%),ARDS 18例次(31%),肝功能衰竭11例次(19%),肾功能衰竭7例次(1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次(8.6%),DIC 4例次(6.9%).围手术期死亡率14.8%(58/392).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重视术前并发病处理及选择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减少其术后死亡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鹏浩;李开河;王小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硬性输尿管镜术中入镜困难的处理(72例报告)

    目的总结硬性输尿管镜术中入镜困难的处理经验.方法1995年1月至2004年11月,应用F8/9.8输尿管硬镜逆行治疗640例输尿管结石.72例入镜困难,通过控制液压灌注泵压力、改变病人体位、扩张输尿管、肾穿刺造瘘等方法处理.结果72例入镜困难中成功54例,18例改开放手术.术中出现并发症16例,10例黏膜部分撕裂,6例输尿管穿孔.结论熟悉输尿管的解剖与病理生理特点,以及手术者的优良操作技巧及经验是入镜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兆君;黄伟佳;高兴成;刘平;邹志灏;李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严重腹腔感染手术腹壁切口的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腹腔感染后术的腹壁切口处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68例严重腹腔感染手术在术中于腹壁皮肤切口预置缝线,术后延期结扎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生化脓感染.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手术的皮肤切口采用延期缝合,具有切口感染率低,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何永越;万德炎;王斌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336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6例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有:血尿218例;血便67例,血精10例,感染10例,明显疼痛(VAS评分大于5分)85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应10例等.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常可见小的并发症,大的并发症则很少见.该术式用于诊断前列腺是安全的.

    作者:许锡荣;杨柳平;胡建波;邓军洪;王良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乳头隆起器矫治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非手术负压吸引疗法矫治乳头内陷.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30例乳头内陷患者采用非手术负压吸引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均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乳头隆起器用于治疗先天性乳头凹陷临床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美观、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新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董明;钟兰英;计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汽化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目的探讨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汽化治疗臀肌挛缩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自2005年6月~2006年1月对14例年龄5-20岁患单/双侧臀肌挛缩症病人通过大转子上方建立人工腔道,以生理盐水为灌洗液介质,使用等离子双极电汽化术进行挛缩束带的刨削、切断,达到改善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术后2天下床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平均4个月,根据黄耀添等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优12例,良2例.全部伤口一期愈合,无血肿形成、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汽化松解臀肌挛缩束带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无出血、痛苦小、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朝晖;谢大志;詹河涓;贺友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治体会(25例报告)

    目的总结三年来2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腹腔镜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本组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消化道穿孔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镜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38min,于12~24小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9天,预后良好.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消化道穿孔的诊治中既可探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具有手术视野开阔、便于清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许国平;孙卫江;黄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管腔内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植入治疗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我科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为15例DeBakeyⅢ型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血管腔内带膜支架植入治疗,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5例病人共用带膜支架22个,手术技术成功率100%.6例患者术中出现内漏,植入第二枚支架后漏口封闭.1例术后3月复查发现支架移位,再植入带膜支架后治愈.3例术后死亡,死因为心律失常,呼吸功能衰竭.治愈12例,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者内膜破裂口全部完全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漏,假腔均明显缩小.结论带膜支架血管腔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谭羽灿;罗灿华;徐国建;何志坚;朱峥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股动脉注射毒品致假性动脉瘤破裂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股动脉反复注射毒品后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在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16例因经股动脉反复制注射毒品后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行病灶切除清创手术.其中3例行血管重建术,术后半年到一年均发生人工血管感染需手术切除人工血管.13例行股动脉结扎术,1例术后股动脉出血死亡,所有病例无一例术后发生下肢坏疽.结论应用股动脉结扎瘤体切除清创术治疗反复注射毒品引起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似乎是一种简单和安全的方法,似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如术后发生肢端严重缺血时,可再考虑紧急行髂-股动脉解剖外径人工血管旁路术.

    作者:罗灿华;谭羽灿;徐国建;何志坚;朱峥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中胸苷磷酸化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组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选取肝癌手术切除标本24例,并取肝癌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P和DPD的免疫组化染色,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P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表达的平均阳性单位值分别为25.76和31.96,两者差异显著(P<0.05).DPD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的平均阳性单位值分别为11.28和13.73,差异显著(P<0.05).TP与DPD表达的平均阳性单位值的比值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分别为4.73和4.25.TP与DPD的比值(TP/DPD)在肝癌组织中较癌旁高,然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的TP酶和DPD酶表达,TP与DPD的比值在肝癌中比癌旁肝组织中有较高的趋势,表明在肝癌化疗中运用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马涛;孟勇;罗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43例(91.7%),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51例(32.7%);术后痔块回缩不全8例(5.1%);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表示满意者149例(95.5%),基本满意6例(3.9%),不满意1例(0.6%).结论RPH对轻中度痔疮不仅具有极好的疗效,而且无需麻醉和住院,操作简便,术后痛苦轻微,几无并发症,病人满意度高.

    作者:许瑞云;凌云彪;林楠;邱万寿;潘卫东;刘波;方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5年6月50例GIST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50例切除标本进行横径检测;光镜下观察50例肿瘤细胞形态: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结论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恶性程度与肿瘤的CD34,SMA,S100的免疫表型有关(P<0.05),而发生部位与免疫表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张华林;杜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椎弓根螺钉断裂、弯曲的原因.方法对我科自1993年7月~1999年10月收治的36例资料完整的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术前有神经损伤症状,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1级或以上者20例(占91%),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无恢复.腰痛按Denis分级:P1 24例;P2 8例;P3 3例;P4 1例.(2)伤椎前缘高度术后平均矫正29%,伤椎后缘高度术后平均矫正23%.伤椎高度矫正后至未次复查时平均丢失8%(6~10%).脊柱Cobb's角平均矫正16.7°,至末次复查时脊柱Cobb's角平均矫正度丢失了3°.(3)椎弓根螺钉断裂4例(5颗钉),螺钉弯曲2例,螺钉松动撬起2例,螺帽脱落1例.结论规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充分植骨融合,恢复伤椎高度,保持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建生;黎文武;蔡玉明;李志毅;廖育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车祸伤小肠破裂40例诊治分析

    目的提高因车祸致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4年12月诊治的因车祸引起小肠破裂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腹穿阳性率为75%,X线检查提示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62.5%,CT检查提示腹腔积液阳性率75%.患者治愈39例,死亡1例.结论①早期诊断车祸致小肠破裂的关键是必须结合病史、阳性体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②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车祸致小肠破裂治愈率的关键.③手术探查必须全面、仔细,按顺序进行,避免漏诊.

    作者:李焕雄;叶运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应用单克隆抗体OKT3的护理观察

    目的总结使用OKT3出现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05年2月8例使用OKT3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有效控制因OKT3使用出现的并发症.结论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OKT3使用后的并发症.

    作者:王玉翠;林娴;李燕;陈凤霞;陈桂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的探讨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间7574例接受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83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1.10%(83/7574),主要原因为严重的腹腔粘连和大出血,分别为55.4%(46/83)和26.5%(22/83).另有恶性病变,病灶体积过大,器官损伤及暴露困难等.中转开腹率,有腹部手术史者20%(21/105),明显高于无腹部手术史者0.83%(62/7469),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胰腺、肝、脾手术、有腹部手术史、严重出血和是腹腔粘连是中转开腹重要原因,术前应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腹腔镜手术困难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时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周永辉;彭翔;陈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踝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报告

    目的探讨STAR型假体进行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的踝关节炎的方法,及其近期疗效.方法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们共施行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4例,病程平均为7年(2~10年).按Kofoed踝关节评分系统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踝关节疼痛、活动度,功能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1~2.5年,平均2年).术后随访时的Kofoed踝关节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疗效评定均为优.结论应用STAR型假体进行踝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炎的有效手段,近期疗效满意,可明显解除踝关节疼痛.

    作者:苏波;王大伟;刘尚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