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

赵桂云

关键词:护理干预, 护理模式, 肝癌介入手术,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率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研究以46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按照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两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出院后统计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并随访1年评价其生存质量.结果研究对象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8%和56.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3%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71.2±5.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胃造影对残胃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在残胃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残胃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检查的资料,动态观察残胃情况.结果 180例残胃患者中,其中11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54例患者残胃炎症改变;3例患者溃疡改变;7例患者胃癌复发,5例患者胃癌并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残胃患者,服用均匀有回声型显影剂后行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造影,可以随访追踪观察其术后改变,有助于指导临床术后合理治疗.

    作者:唐中才;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衰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除pH值外,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及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后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前者(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衰合并呼衰患者临床救治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进一步扩大研究,规范治疗方案的价值.

    作者:王平;谢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42例合并脑肿胀需要进行脑外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应用大骨瓣切开术治疗,实验组应用硬脑膜外网状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与残疾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死率为9.52%,对照组为28.57%;实验组残疾率为52.38%,对照组为76.19%,上述比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合并急性脑肿胀脑外伤时,硬脑膜网状切开术较之大骨瓣切开方式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残疾及重度残疾率.

    作者:姜伟;武贵旭;乔俊;朱恩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用药情况的分析.方法 收集老年糖尿病的特点的相关文献及相关药物,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是我国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常用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重视并发症筛查及低血糖的不良反应.

    作者:罗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总结改进策略.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筛选住院患者,对照组(n=177)、观察组(n =183)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专科护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水平,深化护理内涵,但并不能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作者:王丹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创伤性休克患者血乳酸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多发伤患者,伤情复杂,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创伤性休克患者耗氧增加、血氧供应障碍,使动脉血乳酸水平异常升高,机体应激反应,凝血系统功能被异常激活、D-二聚体升高,微血栓形成.早期血乳酸及D-二聚体的联合测定可有效评估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参考.

    作者:王林;马敬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间质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镇静催眠药合理应用的治疗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后期常合并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伴或者不伴高碳酸血症,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等,多需要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特别是老年患者[1].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睡眠的同时,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故对于上述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依据病情、结合药物特点合理选用镇静催眠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陆群;陈霞;乔进;石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成VAP组和非VAP组,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VAP组行机械通气超过10d的患者人数显著多于非VAP组,且VAP组的穿刺置管率、留置胃管率以及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5).结论 根据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发病率及临床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近年来收治的210例行导管留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探讨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年龄因素、导管留置时间因素、导管位置因素以及静脉高营养因素是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达到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之目的.

    作者:崔碧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成本-效用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成本-效用.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00例腹腔镜组和180例开腹组,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1)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治疗费用.(2)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6周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直接医疗费用、间接医疗费用、术后6周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本低、疗效肯定,是治疗胆石症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宁继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医学科15例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以提高对导管护理的质量管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ICU发生的非计划拔管15例病例资料,就其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5例意外拔管中男11例,女4例.高年龄85岁,低年龄23岁,平均年龄56岁.导管类型:气管插管4例,占27%,深静脉置管5例,占33%,胃管6例,占40%.发生意外拔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导管因素,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结论 对患者意外拔管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估,妥善固定导管,安全有效的肢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剂,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护理管理等措施可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吕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当前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能否过渡到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保障,因此该阶段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将PDCA循环方法贯彻到教育实施的每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同时可以改进教育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培训管理方法学.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吴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ACI)是由于脑部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引起脑部组织缺血性、缺氧性软化坏死,终形成梗死病灶的脑血管疾病.ACI好发于老年群体,属于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系统疾病.及早发现和诊断ACI,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通过检测ACI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对ACI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娟;高秀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连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连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影响.方法 对照组2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鼻饲营养,出院指导等以往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给予相同治疗方案同时予以综合连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连续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有显效.

    作者:张红;孙荣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关护理.结果 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合适的体位护理、呼吸机消毒、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芹;张云;王梅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内科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256例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和实验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实验组给予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品管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提高了心内科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姚玉梅;曹爱敏;汤尚燕;葛金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头颅微创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84例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后的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舒适度和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CC)可以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头颅微创引流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减少了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和谐.

    作者:刘秀英;孙林霞;刘新;王小琴;翁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霍乱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霍乱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及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症状大大改善,连续三次霍乱弧菌培养阴性,治愈出院,并且未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吴珍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自发性脑出血的全程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血液病凝血机制障碍等所导致的脑血管破裂出血不止,并在颅内形成血肿,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特征一般为运动发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大汗,意识障碍,病情发展迅速,很快进入昏迷.鼾声呼吸,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不等大,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这类病人多数行内科保守治疗,少数因出血量较大或大血肿形成铸型对周围脑组织损害严重或影响脑脊液循环的而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的可进行开颅减压血肿清除,脑出血病人始终是一个漫长的病程,根据颅内血肿演变过程的三个期,即血肿形成期,血肿自容期,血肿吸收期,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病人的成活及减少致残有着中药的意义.现将我科38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给予全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进行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7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患者发生呕吐的概率,同时对惠者心理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