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内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 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哮喘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目前常用的治疗,西医多吸入激素类药物,中医更多使用中药或用针灸,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帖敷等方法治疗. 我院于采用穴位拔罐疗法联合吸入治疗轻中度持续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肺功能及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得到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烁;耿立梅;闫红倩;刘新发;于向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探讨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根管钙化患者48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根管专用冲洗器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荡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术后3 天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疼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根管治疗通畅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χ2 =2.02,P<0.05). 结论 针对根管钙化采用超声荡洗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疼痛的发生情况降低.
作者:马慧平;彭康标;王李军;赵佰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 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中49 例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49例合并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皮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多见,男性患儿发生率略低于女性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婴幼儿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炎支原体可并发其它组织器官病变,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
作者:李忠娜;韩子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接收的48 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进行闭合或切开式复位,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5.71%;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62%;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5.71%. 所有患者中无1例发生感染或钢板螺钉断裂等并发症. 经2年回访,复发的患者有2例,复发率为4.17%. 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损伤部位的恢复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继续探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唐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近年来,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仅不利于医疗工作者的工作,也不利于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集中了心理学、医学以及音乐学于一身,在舒压、放松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医疗工作者. 本文主要介绍了医疗工作者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医疗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后探讨了音乐对于医疗工作者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
作者:吴波;田润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20例抗生素相关性脑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治疗(15. 2 ±8 .4 ) d后,20例患者恢复正常,19 例患者恢复至常规血透治疗,1 例患者停止血透治疗. 结论 针对抗生素引起脑病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确保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通窍化瘀方对脑梗塞急性期PT、APTT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把本院收治的100 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50 例,病例入院诊治时间为2012 年8 月——2015 年1 月,全部患者均满足脑梗塞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基于此采用通窍化瘀方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流变学. 结果 实验组患者PT和APTT均比对照组长,全血高切黏度、血浆粘度以及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P均 <0.05). 结论 采用通窍化瘀法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PT、APT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S100A4与ki-67基因在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培养SGC-7901人胃癌细胞系,用该细胞建立裸鼠胃癌模型;收集36例伴腹膜转移的胃癌原发灶及腹膜转移灶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判定S100 A4以及ki-67基因在癌旁正常组织、胃癌原发灶以及腹膜转移灶中的不同. 结果 发现S100A4以及ki-67 基因在转移灶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而原发灶中的表达又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 结论S100A4以及ki-67 基因在胃癌的发生以及种植性腹膜转移中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殿栋;段建中;张克实;刘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人胰岛素5针皮下注射治疗. B组门冬胰岛素持续皮下输入治疗. 比较两组降糖效果、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1),胰岛素用量上B组少于A组(P<0.05),低血糖事件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5). 结论 胰岛素泵能模拟人的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高血糖,尽早使血糖平稳达标,而且痛苦小,避免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住院糖尿病患者理想的强化治疗方法.
作者:樊丽娅;王楠;彭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绝经后女性接受B超引导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的具体操作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绝经后有取环需求女性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例). 对照组女性接受常规节育环取出手术方案,观察组女性接受在B超引导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方案. 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 治疗后记录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取环成功率、扩宫率、疼痛率、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等,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绝经后取环女性在 B超引导辅助之下联合米非司酮取环手术,相对于传统取环手术成功率更为突出,降低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对患者身体损伤程度更低,有效保障患者预后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于月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江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高危行为,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制定干预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 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7.75%;监测到 HIV 抗体阳性1例,占0.25%,监测到梅毒抗体阳性2例,占0.50%,丙肝抗体阳2例,占0.50%. 结论 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提高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控制艾滋病在江阴市的传播流行.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mRNA水平IL-21 的表达,探讨IL-21 在RA患者外周血基因水平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的40 名RA患者、30名健康志愿者和10名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离外周血PBMC提取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1 的表达. 结果 RA组IL-2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性关节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A活动期患者IL-21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 结论 IL-21 在外周血mRNA水平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诊断以及判断RA疾病活动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推测IL-21 的升高促进RA患者TNF-α的上调和Th17细胞的增殖,为临床上针对IL-21的联合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高犁;姜晶;钱惠忠;夏卫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儿科住院患儿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ALRI)占有很大的比例,相当一部分是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其中病毒感染为常见[1].RSV、ADV、IFVA、IFVB、PIV1、PIV2 和 PIV3 是 ALRI的常见病毒病原[2].病原快速诊断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为了探讨特异性IgM 抗体在ALRI病毒病原快速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对207例ALRI儿童的急性期血清进行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同时用成熟的已被国际公认的直接免疫荧光法( DFA)对这些患儿的同期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对临床医生更好地解读检测结果有所帮助.
作者:尹东杰;张荣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的患者98例,分析和观察这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康复痊愈. 其中有23例患者遗留有角膜薄翳,1例患者患有角膜新生血管,1例患者有角膜白斑. 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临床疗效显效,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阿布都热合曼·达吾提;吐尔逊阿依亚合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探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采取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对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及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经对比拥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取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而且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不管是在恢复状况方面还是在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治疗组B,每组52例,治疗组A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 B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B改善程度显著大于治疗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再发性心梗、脑卒中等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B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应使用20mg/d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起到快速降脂、抗炎等作用,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氟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伐他汀治疗;C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以及踝肱指数定量分析ABI等. 结果 三组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5 );A、B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的差异更明显;治疗后三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 三组治疗前的IMT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A、B两组患者的IMT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更明显,C组患者无明显变化;三组治疗前的踝肱指数ABI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降更明显,C组患者无明显变化. 结论 氟伐他汀和阿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控制斑块,效果显著,且氟伐他汀可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必由之路. 实习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人才的质量,实习质量受学生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实习医院及科室等其它多种因素影响. 下面笔者结合我科教学工作,对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兰;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课题调查了乌鲁木齐县卫生院住院人群的情况. 分析各中心卫生院卫生费用的补偿机制. 方法 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30岁以下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的8.11%. 普通居民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的60.52%,65岁以上医疗救助组的总补偿金额占总发生费用的平均百分比为93 .36%. 结论 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过度,控制费用增长,降低报销比例.
作者:李敏;魏晶晶;阿丽亚·阿布都拉;朱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