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力男;孟祥琨
目的 探讨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6 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各组患者28例,其中A组主要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B组则采取胰岛素持续泵入 +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有所改善,但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B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 A组(P<0.05). 结论 妊娠糖尿病治疗中,通过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持续泵入联合运用的给药方式,更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作者:黄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对产前II级常规超声检查在优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600例产前II级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孕周13至38周,单活胎,检查并诊断其中的胎儿畸形情况. 结果 在200 例孕妇中,检出严重畸形有13 例. 其中,2例无脑畸形,1例无脑畸形合并心脏外翻,1例无脑儿合并开放性脊柱裂、双侧唇裂,1例开放性脊柱裂合并单侧脑室重度增宽,1 例脊柱侧弯并脐膨出、颅内结构发育异常,1例脑积水,2例脑积水合并开放性脊柱裂,1例开放性脊柱裂合并室间隔缺损,1 例内脏外翻,1 例内脏外翻合并露脑畸形,1 例成骨不全 II型,检出率约2.17%,经引产得以证实. 结论 产前II级超声检查可以初步筛查六大类致死性畸形: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 从而可以使六大致死性畸形缺陷患儿出生率得以降低,保证出生人口质量的提升,与我国的优生优育国策相符合.
作者:谢丽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方法. 方法 回顾本院心血管科2014年月1月——2015年月1月68例高血压者住院治疗,责任护士全程健康教育应用路径模式,在住院开始期即观察熟悉期、治疗护理期即工作信任期、出院期即终止评价期给与针对性的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 结果 68例患者经路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患者或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98%. 结论 路径健康是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知晓率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时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形成治疗护理合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对乳腺钼靶检查发现乳腺钙化,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乳腺钙化的特征性改变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钼靶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发现恶性钙化,并结合增强 MRI检查,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结论 乳腺:钙化的分布及多形态特征对于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8)及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出血,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文对近10几年刮痧疗法的实验研究作了详细分析,从机制研究的角度指出了刮痧有效的机理,并综合分析相关文献,从不同方向提出了研究刮痧机理的角度和切入点,对刮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米永琼;苏莹;贾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文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等方面,阐述内控制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公立医院目前内控制度的现状,并通过内控制的建立、业务活动流程的设立和实施,提出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议和设想,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实现公立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对450名农村脑血管病患者复诊治疗情况的分析,了解在当地农村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同时参照我国相应的指南要求找出差距,并探讨分析可能的原因;由于农村患者的个人素质,对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医疗环境、医疗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以及传统治病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明显滞后,离指南的要求相差甚远,使相当数量的脑血管病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现状,应引起政府、社会、医疗界对农村的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给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高淼;刘林莺;闫雯;韩旭东;肖梦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胡麻籽提取物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临床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高脂饮食构建大鼠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应模型,将正常大鼠,高脂模型大鼠,应用胡麻籽提取物的低剂量(0.24克/毫升),中剂量(0.51克/毫升)和高剂量组(1.0克/毫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含量进行对比. 为方便区分,将正常大鼠、高脂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分别列为A、B、C、D和E组. 结果 和 B组相比, D和E组血清当中TG和TC明显减少,HDL-C的含量明显提升,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数也明显减少,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胡麻籽提取物疗法,收效良好,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血脂作用显著,是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朴海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 年2 月——2015 年6 月收治的患者52例,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其在院接受治疗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 例进行对比,同时把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分为实验组,对两组以下方面:①血清三酰甘油( TG);②总胆固醇( TC);③高密度脂蛋白( H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 LDL)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组与实验组在高密度蛋白(HDL)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指标研究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在临床诊断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参考.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例因尿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39例患者全部实施了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治疗.结果 39例尿道损伤的患者术中全都成功留置导尿管. 39 例患者的手术需要的时间大约为45分钟. 手术后需要住院治疗时间大约5-10 天,留置导尿管时间约45-60 天,36例患者导尿管拔出后能顺利排尿,尿道定期扩张45天后大的尿流率为25 ml/s左右,尿道定期扩张120 天左右后大的尿流率约为20ml/s. 2例患者出现尿道狭窄的症状,经再次手术后达到顺利排尿. 1例患者出现尿道阴囊和阴茎处发生坏死而导致感染. 结论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便捷的优点,能够及时地恢复患者的尿道连续性,值得临床医生广泛地推广. 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实际外伤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也是尿道成功恢复的关键.
作者:朱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目前沿海地区乙肝流行特点以及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情况,并且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高沿海地区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策略,为后期接种率提高提供相应的保障.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 年9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28 例患者,经口腔确诊均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要先正畸,然后通过正颌手术,纠正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上、下颌不协调部位,并且对患者错位牙列给予调整,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上、下齿咬合密切,咀嚼功能得到更好发挥,通过测量患者的 SNB与 ANB,结果显示,手术后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骨性牙颌畸形,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颌密切度,提高咀嚼功能,是治疗骨性牙颌畸形理想的选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广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6例直肠癌患者行早期低位局部切除术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6例划分到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采用腹壁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的66 例直肠癌患者,将此划分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包含复发、转移到肝、2年内存活等状况,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肠癌患者早期选择局部切除术,严格掌握手术中的适应症,其疗效较为显著,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苏石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大限度保证产妇的生命健康. 方法 选取大连金州妇幼保健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 月住院分娩产妇10582例,产后出血231例,其中剖宫产术3474例,产后出血108例. 采用SPSS1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概率是3.10%,阴道产产后出血为1.73%,差异十分明显,认为剖宫产本身就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出血量在500-1000 ml、1000-2000 ml、2000 ml以上三个阶段性测量中,剖宫产的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产. 结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是可有效降低出血的概率;宫腔填塞纱布术、B-lynch缝合术、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等都是有效的止血方法,一旦止血失败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时,应果断考虑子宫切除术.
作者:姚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转换的必由之路. 实习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医学人才的质量,实习质量受学生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实习医院及科室等其它多种因素影响. 下面笔者结合我科教学工作,对影响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张兰;杨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在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 年8 月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21例为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 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除智能损害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外还存在精神行为异常、个性障碍、合并癫痫等临床特征,其中存在攻击他人的患者8例,占38.1%;出走6 例,占28.57%;毁物3 例,占14.28%;饮食障碍3 例,占14.28%;自伤1例,占4.76%. 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行为障碍、个性障碍,针对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主要存在攻击他人、出走、毁物、饮食障碍,自伤的问题,制定安全、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而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王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在精神疾病患者抗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2014 年1 月份至10 月份我院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者88 例在使用前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探讨检测结果在支持细菌感染方面的异同. 结果 C-反应蛋白支持患者感染率为94.32%,白细胞支持患者感染率为54.5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支持患者感染率为76.14%,淋巴细胞比率支持患者感染率为68.19%. 结论 通过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在结果判断上有差异性,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能够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率和准确率.
作者:孙改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研究影响百草枯( PRQ)急性中毒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为 PRQ 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 方法 将我院在2013 年3月——2014年3月间接收并实施急救的4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其预后结局的不同分为 A组( 15 例,经急救痊愈)和 B 组( 25 例,救治后死亡或残疾) ,对比两组患者的PRQ摄入剂量、院前急救情况、患者依从度等临床资料. 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的PRQ摄入剂量更多、首次呕吐时间更长、呕吐次数更少,同时B组患者的急救依从率、入院前催吐率及原液稀释率更低,且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间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0.05). 结论 通过及时催吐、争取患者配合等手段可促进患者快速、彻底排毒,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不良预后的风险和提升急救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来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之间的差异. 方法 通过采集相同来源大鼠的血清及脑脊液,甲醇提取并衍生化处理后,通过GC-MS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对两者的差异进行研究. 结果 发现血清和脑脊液的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存在区别,在鉴定出的84种化合物中,74种(占88.1%)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糖类、氨基酸等能量物质在血清中含量明显高于脑脊液. 结论 通过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与脑脊液之间的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为今后代谢组学样本取样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王亚琼;陈卫;钟水生;张华峰;邢以文;顾炳仁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