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夹闭术, 颅内压监测, 护理
摘要: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32例,开展持续颅内压监测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措施后,及时发现颅内压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生命体征恢复良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夹闭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颅内压异常情况,显著提高救治水平和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情况。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心心脏彩超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血压性心脏病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00例,以冠脉造影 CAG 的检查结果作为分组标准,阳性组患者110例,阴性组患者90例。结果与心电图诊断对比,心脏彩超检查的特异度明显更高,敏感度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脏彩超在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上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但是容易出现漏诊,建议结合其他的方法共同进行诊断,以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焦莉利;马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24例,根据目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表,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3.2%,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2.6±1.3)天,明显的优于有营养风险组的(5.7±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出现的时间均明显的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因此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早期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友民;赵友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宋连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补泻法在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研究与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60例,患者的症状大多数是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这三项经过颅多普勒(TCD)监测,其收缩期峰值处于正常值之下。观察组30例,对患者三阴交、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丰隆、足三里这些穴位进行针灸补泄法治疗。对照组30例,让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 B、维脑路通药物。结果对照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13.3%,而观察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93.3%。BA、MCA、VA 血流速度这几项在治疗前后有很大的提高。结论针灸补泻法可以改善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补血益精,使眩晕自消。

    作者:潘青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调肝理脾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进行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聚乙二醇治疗,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结肠症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有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高达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相对于心动图来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袁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MR 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综述 MR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其中一部分内容主要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前,高分辨率 mri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决策以及预判效果中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内容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高分辨率 mri 与功能影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为解剖学基础下高分辨率 mri 作补充。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并进行腹腔镜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病患手术的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均要少于常规组病患,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和肛门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也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P <0.05)。结论腹腔镜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治疗的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建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168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医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江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神经内科不良事件、家属满意率的影响,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8月,入选对象364例,采用数字表达法,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n =184)、观察组(n =18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精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病理性焦虑与抑郁、护理路径变异、意外伤害、转ICU 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内科开展精细化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李漓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R 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危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领域也十分薄弱。在医疗机构当中,国外对危机管理较为重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医院危机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方法可及时防范和应对突发危急,从而实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蒋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特布他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分娩初产妇中,抽取420例纳入到讨论,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其按入院单双号分210例对照组(常规接生分娩技术),210例研究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产妇各指数状况,包含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会阴疼痛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切开和产后出血,产后会阴疼痛有所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得到降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MMSE、MOCA、C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MMSE、MOCA、CDT 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 MMSE、MOCA、CDT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采用银杏叶联合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改善脑小血管病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赵雪霞;林黎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脑 CT 灌注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究全脑 CT 灌注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选取2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全脑 cTP 检查与 CT 平扫,通过 CTP 检查可发现平均通过时间、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以及脑血容量等,同时获得患者的动态 CT 血管成像。结果经过检查,2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 MCA 狭窄或闭塞患者中对侧与病变侧的脑血管流量和脑血容量之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检查发现22例患者达峰时间与平均通过时间对应临床症状的灌注异常区,有18例累及半卵圆中心和顶叶。22例患者病变侧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和对侧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病变侧和对侧的脑血容量与脑血管流量之间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 CT 的实施,可有效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及全而显示灌注异常范围的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粟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

    现代医院管理当中医院评审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对于医疗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同时也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管理手段,从当前我国的评审情况来看,评审内容还停留在医院制度和人员素质评审上,而对于病案统计管理方面的评审力度还不够,因而需要加强对其在病案统计管理方面的评审作用。本文主要对医院评审在病案统计工作质量当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医院的病案统计水平。

    作者:周金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生化颗粒结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新生化颗粒结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利用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安络血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采用服用新生化颗粒结合安络血片,连续服用五天,同时给予三天的肌内注射缩宫素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主要通过对比两组流产出血量,以及平均出血时间的对比,两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新生化颗粒结合催产素肌肉注射治疗药物减少流产后子宫出血症状,临床效果较佳,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HBV -DNA 定量检测核酸提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通过利用罗氏 cobsa s201核算检测系统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情况分析。方法通过2014至2015年张家港红十字血站核酸检测中 HB-sAg 病毒 DNA 阳性和酶免 GBsAg 抗体阳性比较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标准组与旋涡混匀15组以及56℃预热180秒后在旋涡沉淀混匀15s 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裂解煮沸时间6min 组和裂解煮沸时间10min 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浓缩液剂量、沉淀混匀方式、裂解煮沸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并不影响检测结果,但是经过预热处理之后,振荡混匀促使核酸释放和沉淀混匀。

    作者:黎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种方案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并发胰岛素抵抗(IR)患者应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合并IR 的 PCOS 患者分为三组,A 组采取行为治疗方案,B 组采取罗格列酮的治疗方案,C 组则采取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睾酮、总胆固醇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 <0.05),但三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05)。此外,B、C 两组患者的规律月经率以及排卵率均显著高于 A 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应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对合并 IR 的 PCOS 患者展开胰岛素增敏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月经、排卵等情况,但只适用于部分患者,不可滥用。临床应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及其他药物,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促进疗效的全面提高。

    作者:张雅玲;吕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