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张丽萍;王萍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 不良反应, 出血量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率。结果120例宫颈病变患者经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痊愈112例,痊愈率93.33%。平均手术时间(14.28±2.7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2.34)ml,术后5例出现宫颈脱痂的少量出血,术后定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行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喉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究耳鼻喉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87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共出现37例出现感染的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结论造成耳鼻喉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以及手术后抗生素的使用种类等,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我院耳鼻外科的手术质量,就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患者的手术过程,将手术时间尽可能缩短并使手术切口减小,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剂量。

    作者:张风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单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经对比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腹泻、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经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立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胃肠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胃肠外科危重症患者的器官往往会出现功能性障碍,代谢以及免疫岩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衡,因而必须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本文立足于胃肠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对营养支持治疗的原则以及途径进行分析。

    作者:吴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共84例,按照随即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化疗方式,口服替加氟(生产于上海罗氏公司,H 加010242)800-1000mg,3次/d,患者休息1w 后继续服用。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步放疗进行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及逆向放疗系统。结果两组 EORTcQLQ—C30评分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005),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手术后生活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侯晓雅;张培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DMS 对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跖屈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动肌肉振动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对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跖屈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踝关节跖屈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 DMS 局部震动刺激治疗方法,使用 CSS 对治疗前后痉挛情况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的恢复情况(93%、90%、97%)优于对照组(70%、83%、70%),并且与同组治疗效果比较 P <0.05,与对照组的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MS 对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跖屈痉挛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的推广与使用。

    作者:车飞;胡斌;柴德君;张琳;李桂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拟大黄颗粒剂治疗癌痛患者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大黄颗粒剂治疗奥施康定引起的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因口服奥施康定引起气滞型便秘的癌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自拟大黄颗粒剂;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组显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00<0.05)。结论自拟大黄颗粒剂加减方治疗奥施康定引起的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洋洋;李小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两种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患有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讨脑梗死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用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选取72例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进行组别的划分,两组(各36例)均接受辛伐他汀治疗,Ⅰ组用量取20mg/d,Ⅱ组用量取40mg/d,对该两种辛伐他汀方案的使用情况作评估。结果Ⅱ组接受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44%,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80.56%显著提高,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 NIHSS 评测,评测结果相比,P >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NIHSS 评测结果显著下降,优于Ⅰ组,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无产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高剂量(40mg/d)辛伐他汀用药,疗效确切、安全,对缺损神经功能改善更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卢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晚期癌症压疮高危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压疮高危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医院护理中减少压疮的产生。方法利用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分,重点将晚期癌症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压疮的危害,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晚期癌症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海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基于磁性护理理念的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基于磁性护理理念调查分析某省住院患者护理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湖北省15家三级甲等医院22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该省住院患者护理需求得分分别为:生理需求4.74(3.43-4.02)、爱与归属需求4.72(4.15-4.82)、安全需求4.66(3.92-4.67)、尊重需求4.41(4.00-4.76)、自我实现需求4.00(3.80-4.60)。结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应根据住院患者需求的影响因素,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新型磁性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邹灯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使用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2015.9———2016.10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7例以及治疗组57例。对照组用药甲硝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对用药前后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查,同时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5.1%,治疗组阴道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入院时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 >0.05,用药后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以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孙丽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灸补泻法在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研究与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60例,患者的症状大多数是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这三项经过颅多普勒(TCD)监测,其收缩期峰值处于正常值之下。观察组30例,对患者三阴交、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丰隆、足三里这些穴位进行针灸补泄法治疗。对照组30例,让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 B、维脑路通药物。结果对照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13.3%,而观察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93.3%。BA、MCA、VA 血流速度这几项在治疗前后有很大的提高。结论针灸补泻法可以改善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补血益精,使眩晕自消。

    作者:潘青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9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45例,乙组45例。在甲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乙组则应用基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舒适度与满意度评分均优于乙组,P <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积极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全面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秀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急诊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B 组):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C 组):传统触摸盲探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患者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首次阻滞完善率、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结果B 组局麻药用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B 组首次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B 组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上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对血管神经损伤小。

    作者:樊雅玲;李元;陈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全麻进行手术,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24h 的 MMSE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 时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蒋建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麻患者在苏醒期间的护理

    目的:探讨与分析全麻患者在苏醒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择选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需行全身麻醉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苏醒期间开展临床护理措施,并对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总结。结果所选取的100例全麻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后,苏醒后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处于正常水平上,临床各个并发症也得到及时发现与治疗,患者在意识完全清醒时,呼吸处于通畅状态,临床疼痛感经护理得到减轻,思维正常,能够回答各个简单问题,无一例患者出现生命安全。结论全麻患者苏醒期是许多医生常常忽视的护理环节,该环节与患者麻醉诱导阶段一样具有极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该环节中需加强护理工作的完善,对患者各个生命体征加强监测,使患者能够平安度过苏醒阶段。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改良 B-lynch 缝合治疗产后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64例行剖宫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随机将入选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内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35.6±24.3)ml、(5.5±0.9)d,均低于对照组的(943.6±25.5)ml、(8.6±1.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宫腔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3.1%(1/32)、3.1%(1/32)、6.2%(2/32),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改良 B -Lynch 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诊治的产妇74例,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分娩,37例试验组采用全程导乐分娩,并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社区老年居民食品标签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社区营养标签知识的普及与宣教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为依据,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市4个居民社区200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收回19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份,完整应答问卷196份,应答率98%。调查显示:8.16%的老年人知道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30.61%的人表示好象有这事但不了解详情;61.22%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仅20.4%的人关注营养成分表,女性对食品标签关注度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不关注营养标签的主要原因为没有养成习惯,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社区为平台开展知识宣教,促进老年消费者膳食营养平衡,保障身体健康。

    作者:李赞;朱涛;陈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孟芳;袁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