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变档案编研意识之浅见

苏熙睿

关键词:档案编研, 编研意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正由原来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时期,我国的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编研意识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档案编研的传统观念,不断开发档案的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档案价值,将档案工作者的劳动成果逐渐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以及超前意识四个方面做出如下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策略

    随着公里了医院的综合改革,其医院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社会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才能够更进一步的增强公立医院护理的优质服务成为当前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对优质护理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进行探讨,以能够更好的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进步。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King 达标互动理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 King 达标互动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受的实习助产士中随机抽取98例,所有实习助产士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98例实习助产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King 达标互动理论带教)与对照组(传统方案带教)。对比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组带教满意度为98.0%(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应用 King 达标互动理论,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提升实习助产士考核成绩,改善教学效果,增加带教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危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高危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高危房颤确诊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班组的血栓消失时间(58.2±5.7)天,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0%(1/33),显效率为81.2%(27/33),全部患者均治疗有效;对照组血栓消失时间(72.3±8.6)天,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1.2%(7/33),显效率为51.5%(17/33),有6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2例死亡;观察组在血栓消失时间、出血并发症以及疗效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危房颤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时间较快,发生出血的情况较少,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量化分级管理的有效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量化分级管理运用于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银川市金凤区抽取34家个体诊所,在卫生监督中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分析实施效果。结果管理后分级为 A 级和 B 级的诊所数量明显提升,C 级和 D 级的诊所数量明显减少,管理后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结论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能够提高监督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虹;王学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共情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外科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共享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

    目的:探究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所开出的890份西药处方进行研究,对其西药配伍合理性、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890份处方中存在86份医药配伍不合理现象,患者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忽冷忽热、头晕头痛、胃痛、水肿、过敏。依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及用药状况分析,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与西药合用方法不当、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在采取相关措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 <0.05)。结论医药种类较多,若是不明确各种西药合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要合理用药,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周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延边地区森林脑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对延边地区2007年至2016年森林脑炎的发生、发展、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按照地理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及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延边地区近10年来森林脑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延边地区周围各县市均有发病病例,其中以安图县、汪清县、敦化市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月份主要从4月份到10月份,发病的高峰期为6、7月份。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仍需继续加强对森林脑炎预防教育,并应提高病毒检测及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马哲;许银花;吴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早期围生保健干预对孕产妇行为、知识及态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围生保健干预对其行为、知识及态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本院孕产妇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孕产妇实施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围生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行为、知识及态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保健知识知晓率为72%,对照组保健知识知晓率为42%;观察组态度各个方面以及行为各个方面的孕产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围生保健干预用于孕产妇中能够改善其围生保健行为、知识及态度,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新生儿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汤立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治疗癌性骨转移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治疗癌性骨转移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该院128例癌性骨转移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各为64人。B 组采用常规放疗剂量进行治疗,A 组则加大放疗剂量,并联合唑唻膦酸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 组治疗疗效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较大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治疗癌性骨转移痛,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陶灵芝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8例,对患者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颅脑损伤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分值均≤26,可见颅脑损伤后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损伤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比其他损伤部位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脑损伤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更应注重患者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损伤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作者:刘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防范对策。以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为准,考虑医院实际状况,针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把差错事件扼杀在萌芽中。规避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体分析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方案对策,为有关研究提供参照。

    作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选取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并且将其平均分作甲组、乙组,每组50例。甲组采取呼吸内科基础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护理有效率是76.0%;乙组护理有效率是9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高金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住院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心脏病患者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探讨该药物对血压值及心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病情观察及血压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数据测量调查法,对住院需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心脏病患者225组血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数值比用药前的数值低,且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心率,因此,应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滴速,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免引起意外。

    作者:马素香;翟祥娟;李爱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25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且我院还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129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对照组患者不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还要对比两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论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与心理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部门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与其他部门相比,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的调配和调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事部门而言,组织调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如何对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心理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会针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论述如何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进行协调。

    作者:蔡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其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 A 组和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以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来反映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并且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采用血流频谱模式来记录患者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舒张峰值 E /A;切换组织多普勒模式后记录患者的舒张峰值 Em /Am,比较两组患者 BaPWV 和 E /Em 比值间的关系。结果A 组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脉压差(PP)以及 BaPWV 均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A 组与对比组的二尖瓣 E /A 比值没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组织多普勒成像 A 组的二尖瓣 Em 下降明显,且二尖瓣 E /Em 增加明显,与对比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 /Em 和 BaPWV 值是正相关的关系(r =0.28,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增加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通过改善患者的动脉僵硬度能改变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荣军;李荣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城市中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几点策略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关键资源。针对目前城市中型医院行政人员构成、学历水平、专业出身、岗位技能等现状,系统考虑人才引进、在职教育、岗位锻炼、学术科研参与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中型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孙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缺血性脑梗死中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价值

    目的: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76.32%;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1.30±1.82)分,对照组(18.04±2.31)分。结论在缺血性脑梗死中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能够更有效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促进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林林;冯晨芳;刘晓军;王海霞;刘颖;刘振芳;任明;吉训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今骨科病中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存在多种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拓广阔前景。

    作者:薛香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宫外孕的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应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 HCG 值下降率、宫内妊娠率和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 HCG 值下降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用于宫外孕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