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钎
目的 通过对结核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方法 对我院2010 年-2015年间收治的结核患者资料做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分别占64.5%、35.5%,中老年发病率居高.发病月份以秋冬季节相对集中,地区分布特点,以下关镇、凤仪镇患者为主,其他有怒江兰坪、临沧、丽江患者,周边远是西藏林芝,其次是四川甘孜州患者.结论 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要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重点在宣传教育,加强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李梅;康学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根据我院护理管理形式下结合临床总结出护理管理,并根据管理进行密切的探讨.结果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制定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案,有助于医院的护理事业发展.结论 医院的护理管理是指导整个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的在护理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护理管理的完善化.
作者:初世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4.44%;观察组患者颈项不适、眩晕、视觉障碍、上肢疼痛麻木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厚晓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护理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全麻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对其产生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的应对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占心脏术后患者的47.17%.其中男性睡眠障碍患者有3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60.00%,女性睡眠障碍患者有2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的40.00%.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有疼痛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排尿困难因素等,其中心理精神因素及疼痛因素占有的比率较高.结论 针对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时应用匹多莫德,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收集48例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24例.在治疗2组患儿时均应用常规治疗,在治疗观察组患儿时增加匹多莫穗治疗,将两组患儿行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呼吸再感染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时应用匹多莫德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的再感染次数,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黄丽;庞高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用于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3%低于对照组的12.94%,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瘿术治疗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美忠;史玉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状况,探讨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原因.方法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根据性别分为2组,男性278例,女性55例,对胆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中,胆囊疾病患病率: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为149例(44.7%),其中男性患者为130例(87.2%),女性患者为19例(12.8%),2组间胆囊各项疾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03,P<0.05).结论 老年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患者合并胆囊各项疾病,男女间存在差异.
作者:郁玉文;范晓芳;康莉;周跃;贾磊;吴文娟;李婷婷;朱束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采用新式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83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有41例,观察组有42例.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采用新式雾化吸入治疗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78.05%)明显低于观察组(95.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住院时间(6.14±0.81d)比观察组(5.29±0.14d)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凡;邓佩佩;侯利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站2015年4月-2016年7月自愿无偿献血者并通过检测确诊其血清学显示阴性的献血者,通过混样池法联合NAT筛查检测,研究对象的HIVRAN、HBV DNA以及HCV RNA,对于拆分检测出现反应性的pool,同时鉴别试验为阳性的样本报告为阳性样本.结果 本次总计检测出47,345份血液样本,其中2015年4月至12月(25,832份)中检测出HBV DAN阳性6人份(1人份为单检阳性,另5人份为拆分出阳性;2016年1月至7月(21,513份),拆出阳性HBV DAN总计为17份(其中1份为酶免HBsAg待检,酶免复查后为HBV DAN拆出阳性),且HCV RNA单检出1份阳性.结论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不仅能筛查出核酸检测表现呈反应性的血液标本,而且缩短血液病毒的“窗口期”,可有效提升血液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群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本文以南京某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PSQI指标分析医学生的睡眠现状并从社会、生理、心理角度研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对策建议.
作者:曾卫东;雒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分析高危儿DDST筛查结果,从而根据筛查结果尽早地对发育可能存在问题的小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150例高危儿作为观察组,其中高危儿除包括北京市儿童保健规范中界定的高危儿管理对象,也包括北京市界定的高危孕产妇管理对象所产小儿.同期选择15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均采用丹佛儿童发育筛查进行筛查.结果 在筛查的可疑与异常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危儿进行DDST筛查,能够尽早地发现小儿中可能存在的发育异常,与此同时,通过对高危孕产妇所产小儿进行DDST筛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筛查可对异常小儿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张振红;孙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本院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为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实施针对性治疗,各纳入病患9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7.4%,较之对照组得到明显提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内科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才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A组利用单纯修补术对患者实施治疗,B组选择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单纯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组;单纯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为8.57%,37.14%,胃大部分切除术组为25.71%、8.57%.结论 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均有较明显效果,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临床应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
作者:余海涛;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依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11组、Ⅲ组,其中Ⅰ组为伤后0-3天开展手术,Ⅱ组为伤后4-7天开展手术,Ⅲ组为伤后7天之后开展手术,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神经恢复程度.结果 Ⅰ组、Ⅱ组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明显恢复,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组神经功能与手术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Ⅰ组、Ⅱ组术后神经功能明显优于Ⅲ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对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来说,伤后开展手术的时间越早,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尽早为其开展手术治疗非常的必要.
作者:靳艳斌;赵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来到我市二甲医院接受救治的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冠心病患者共72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38例,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常规组(n =34例,施以常规药物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4.73%明显优于常规组76.47%(P <0.05).结论 在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秀波;范婷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一直倍受社会公众的关注.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该专业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野外实习的方式,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成效.
作者:刘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既往2011年-2014年,新生儿脑膜炎(new born meningitis,NBM)临床特征,尝试构建早期诊断治疗体系.方法 2011年-2014年,新生儿科共收治NBM104例,调取资料,描述性统计,对比痊愈与未获得痊愈者资料.结果 症状表现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且发生率50%以上的症状分别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肌张力上升、拒乳、原始反射减弱,人均出现症状表现(6.4±1.5)个;治愈72例,有并发54例次;痊愈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与72h后RBC、WBC、LYC、PLT、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2h,对照组LYC、PLT、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若伴有常见症状,需立即拟诊脑膜炎,进行详细的辅助检查,对于伴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者,早期强化治疗.
作者:陈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前,种植修复是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技术,因其舒适美观,不损伤邻牙,且接近自然牙咀嚼功能等而已成为牙缺失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但是,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不可避免的出现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引起牙龈退缩,甚至出现“黑三角”,影响上颌前牙区美观.所以,种植术后利用过渡义齿诱导牙龈成型就尤为重要.作者在临床中对上颌前牙种植术后将金属树脂粘接桥及种植体支持临时冠联合应用作为过渡义齿诱导牙龈成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病情的抑制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乳腺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法作分析,归纳该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完成疗程后接受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4.375% (54/64);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骨骼肌肉疼痛、呕吐、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黏膜炎等则是主要非血液学毒性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于病情的抑制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所诱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具备高效与安全的优点,可作为临床主要对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方案措施.
作者:白海珍;曹中伟;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钬激光组30例和体外冲击组30例.体外冲击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钬激光组给予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钬激光组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体外冲击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体外冲击组,P<0.05.钬激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体外冲击组,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朱淼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