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5年上报的15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生ADR较多,占72.08%和35.06%;抗感染药物与抗肿瘤药物为引发ADR的主要药物,占42.21%和34.42%;ADR发生率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占95.45%;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血液系统损害常见,占40.26%和34.42%.结论 加强ADR监测,尤其是重点患者及重点药品的监测,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毕姗姗;于晓红;闻晶;周钰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热哮型哮喘患者用中医定喘汤进行治疗对此类疾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来自本院2011年-2016年期间收活根据中医辨证确诊为热哮型哮喘患者12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60例应用常规哮喘西医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60例在对症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定喘汤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种干预方案对热哮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后根据哮喘相关临床治疗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对照组有12例患者判定无效,观察组有2例患者判定无效,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组间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 <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1个月随访,相对于治疗前,患者FEV1、FVC和PEF等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热哮型哮喘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难以做到针对性,对部分患者病情改善效果较差,联合中医定喘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更好地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无论是近期或者长远期来看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均值得推广.
作者:郝秀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来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1367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有762例,对照组患者有605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进行门诊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黄春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整理我院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对治疗的帮助.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3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34%,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患者患病后病情发展迅速,且具有不同的并发症,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崔英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并与和本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和DD水平及Hcy和DD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DD水平明显上升,Hcy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宽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时间管理”概念是现代护理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学会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1].ABC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管理学家艾伦·莱金提出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每天的工作分为A、B、C三类,A类工作是迫切、紧急、重要的,要求管理者亲自、立刻花时间去做好的工作;B类工作是迫切、较重要的;C类工作是不重要或不紧急的.护士长工作在临床一线,身兼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种职责,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工作安排不合理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管理者身心疲惫,尤其是血液科病房有着特殊性,患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到血液科护理管理中去,使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丽红;温影;周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在临床上的中医证型分类.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就诊的患者,随机选取30人采集门诊病例信息,按类别分析,确定主要证型.结果 30例肥胖T2DM患者中存在13例肝胃郁热证患者,占总数的43.33%;6例胃肠实热证,占20.0%;5例气滞痰阻证,占16.67%;4例脾虚痰湿证,占13.33%;其他证型2例,占6.67%.结论 经过本次调查以及对肥胖相关症状和中医证型的分析显示.肝胃郁热证是肥胖T2DM病程初期出现较多的证型.
作者:龚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化健康教育平台,加速育儿知识的有益传播.方法 创建以“优儿学堂Baby护航在线”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实时更新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传递前沿育儿知识,满足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结果 儿科自创建健康教育平台并开展微信健康教育资讯以来,家长的主动参与率、关注率、点击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呈大幅度扩展趋势.结论 结合儿科的健康教育需求,以公众“寓教于乐”的微信平台为载体,延伸“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一般采用宣传展板、宣教栏、彩页、座谈会等形式为载体,针对健康人群、特殊患病群体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其内容主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出院随访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平台信息资源迅速推行,儿科于2015年12月创建科室独有的“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推送以儿童疾病预防、诊疗、护理、保健为一体的多元化健康资讯.
作者:孙桂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运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的适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8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非盲法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43例,Ⅰ组接受低剂量美托洛尔用药,Ⅱ组使用高剂量美托洛尔口服,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PG、2hPBG、TC及TG等血糖或血脂指标水平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指标与Ⅰ组相比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产生严重不适反应.结论 使用高剂量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药效理想,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张硕人;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用于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3%低于对照组的12.94%,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瘿术治疗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美忠;史玉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病患者病例共计1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老年病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老年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在接受老年病疾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应用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至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中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抽选154例进行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并观察其造影结果.结果 检查发现循环血管异常120例(77.9%),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49例,血管异常率73.1%.此外后循环脑梗死71例,血管异常率81.6%,(P>0.05).结论 选择脑血管造影技术对循环缺血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使机体脑血管组织分支充分显示,还能显示出其爆血管组织的血流方向,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生;周彦兵;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伴无效食管动力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按用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则联合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LES静息压、LES松弛率、吞咽成功率、蠕动速度4项食管动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3.88%与对照组11.12%相差不大(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伴无效食管动力患者用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明显,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瑞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和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方法 根据德尔菲法设计和田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以此对和田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和田市控中心制定了24h疫情监测值班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其应急响应度达到100%.结论 和田市疾控中心已建立应急体系,其应急能力有所提高,但在人力资源建设以及应急制定方案、应急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吴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120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两组受检者检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影响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变化与性别无关(P>0.05),而是与患者病程长短相关,病程时间越长,其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及阳性检出率也就越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是具有重要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的生化指标,其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对于提升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彩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血脂异常1850例患者,收集其血清血脂生化检验样本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检验,对照组使用拉网式检验方法,研究组采用分级检验方法检验,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检测血脂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以及载脂蛋白B的阳性率,并对比两组方法检测血脂中这些指标的准确性和效果.结果 经检验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检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时,两组方法检测无显著差异,但在检测载脂蛋白A(ApoA)(实验组8.2%,对照组3.5%)、载脂蛋白B(ApoB)(实验组o为33.5%,对照组为18.9%)时,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级检验方法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准确率和可靠性较高,能有效辅助临床诊断,提高患者诊断率.并且,分级检验成本更低,更适合大众,值得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科院收治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血糖升高并保持稳定,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发现不及时,可造成大脑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至患者个体差异性,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其发生、发展.
作者:胡晓云;张业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钬激光组30例和体外冲击组30例.体外冲击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钬激光组给予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钬激光组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体外冲击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体外冲击组,P<0.05.钬激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体外冲击组,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朱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血管性痴呆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血管性痴呆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4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常规治疗者设对照组,有24例.丁苯酞治疗设实验组,有24例.比较两组.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CDR评分下降幅度大,MMSE和ADL评分上升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血管性痴呆使用T苯酞,效果满意,作用显著,临床需引以重视.
作者:张水生;项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运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总共分析116例患者,将这11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借助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防止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段冬伟;郑丹璞;王文洋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