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要照顾者和护理人员评估气管切开患者居家照护需求差异性分析

杜桂芹;丁全菊

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 居家照护需求, 差异分析, 主要照顾者护理人员
摘要:目的 调查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主要照顾者的照护需求,分析主要照顾者与专业护理人员评估气管切开病人居家照护需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气管切开患者主要照顾者和专业护理人员,用“气管切开患者居家照护需求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主要照顾者和专业护理人员评估气管切开患者居家照护总体,两者均以“照护知识需求”评分高,其次为“照护技能需求”,“社会支持讯息需求”评分相对较低.结论 护理人员应相互结合,准确评估、分析主要照顾者的照护需求和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出院指导,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并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min-40min之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89.2±18.44)mL,且术后出现盆腔黏连2例,腹壁下积气1例,盆腔内广泛渗血1例.其余患者恢复程度较好,对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加强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婷婷;郑广;韩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国际医疗服务行业内医护人员间标准的病情交流模式即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汇报.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后,神经外科16名护士专科理论考试成绩由85.5分提高至92.3分,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从87%提高至95%,90%的护士认为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自己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结论 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护沟通效率及团队合作,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医生满意率,促进患者安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快速血清学检验对比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小儿肺炎患者98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为65.31%,研究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7.76%,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阳性率,有效的完成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邓月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一例

    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以及心血管获益明确已得到反复证实和充分肯定,所以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工作中,他汀类药物被我们临床医师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一级预防以及二级预防中,但是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是其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肾衰竭以及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横纹肌溶解症需要得到我们临床工作者的充分重视.这里从我院的一例辛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分析讨论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的临床表现等以及处理方案.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总结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疝气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手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15%,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2.38±2.31)min,平均出血量(4.53±2.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2.31 ±1.11)d.结论 针对小儿疝气治疗,采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手术过程中,加以全面手术配合以及相对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患儿预后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程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36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对策.结果 在综合护理下,36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综合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排便习惯,给予充分的造口知识普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密切观察造口情况,给予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产前体检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经相关诊断发现,50例确诊为胎儿畸形,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四维彩超对头面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脊柱畸形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四肢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颈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胸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腹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其他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其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其诊断正确率为98.00%;同时四维彩超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9.79%、2.00%、0 21%.结论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效果显著.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用于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3%低于对照组的12.94%,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瘿术治疗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美忠;史玉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84例脑梗塞急性期临床对照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右旋糖酐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脑梗塞息性期患者84例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右旋糖酐和疏血通注射液,对两组的血液流变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液流变情况治疗前后变化也比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右旋糖酐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提高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强;张小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n=14)、对照组(n=1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14.2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1.43%,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更利于患者早期恢复,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自拟活络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我院自拟活络膏与麝香追风膏分别治疗腰稚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32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16人,治疗组外用自拟活络膏,对照组外用麝香追风膏,经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5天后,活络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麝香追风膏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我院自拟活络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徐子卿;朱保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9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总结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科并发症、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妊娠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围生期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4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将其治疗状况纳入到讨论中.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较为成功,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治疗,有2例发生胆囊床出血,经电凝之后放置明胶海绵进行局部压迫后止血,而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平均时间为(54.89±17.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05±14.82)ml,住院平均时间为(7.59±1.82)d.术后进行随访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时,解剖必须仔细,要有效的止血,尽量避免血管及胆囊损伤,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恒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了为5%(2/40),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后的矫正效果、复位效果等临床疗效均显著好于跨伤椎固定,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正常人群与糖尿病人群劳动强度与日需糖类脂类碳水化合物质量的通用公式初探

    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规定正常人群每日每千体重需要蛋白质1.16g、脂肪1g,假设,某人体重为W(千克),从事的劳动强度为X(千卡/千克),则可列出该人一日需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总量公式为:Y=1.16W+1W+(X-14.14)W/4.Y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之和,1.16W为一日需要蛋白质的质量,1W为一日需要脂肪的质量,(X-14.14)W/为一日需要碳水化合物的质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均为克.此公式为正常人群和糖尿病人群一日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需求综合公式,该公式为临床大夫、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给正常人群,糖尿病人群进行膳食指导上提供了数学公式,把利用此公式算出的结果进行再进行换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膳食指导.

    作者:于志坚;刘海燕;于鹏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活动对老年人身心保健的作用调查研究

    目的 探索老人社区活动对身心保健的促进作用.方法 研究设计为现况调查,多阶段分层抽样在成都市社区中抽取652名老人进行研究,使用自行设计的身心保健问卷采集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进行推断分析.结果 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均优于未参加社区活动的老人,参加社区活动频率越高对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促进效果越强.结论 参加社区活动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促进.

    作者:黄婵;冉伶;薛愚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定喘汤治疗热哮型哮喘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析热哮型哮喘患者用中医定喘汤进行治疗对此类疾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来自本院2011年-2016年期间收活根据中医辨证确诊为热哮型哮喘患者12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60例应用常规哮喘西医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60例在对症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定喘汤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种干预方案对热哮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后根据哮喘相关临床治疗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对照组有12例患者判定无效,观察组有2例患者判定无效,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组间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 <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1个月随访,相对于治疗前,患者FEV1、FVC和PEF等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热哮型哮喘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难以做到针对性,对部分患者病情改善效果较差,联合中医定喘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更好地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无论是近期或者长远期来看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均值得推广.

    作者:郝秀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44例,按照就诊时间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各维度得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张建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曲美他嗪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PCI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行PCI治疗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对心绞痛症状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4-01到2015-06月期间在高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脉造影确认的小血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入组.其中对照组200例,行PCI治疗后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观察组19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统计所有病例的一般资料,术后1年时电话随访,了解患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9例)和10.0%(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6,P=0.039);心绞痛发生率为13.3%(26例)和VS.23.0%(46例)(x2=6.30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可降低小血管病变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心绞痛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任宪国;陈作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

    目的 分析将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肌注对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50例参与研究,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10例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选择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A、B两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7.5% (35/40)和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宫内感染检出率为10.0%(4/40),B组检出率为60.0%(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可见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sAg、HBVDNA滴度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井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