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41a、CD42b、CRP、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表达的研究

吴娜;罗微;李艳萍;张宇;王杰;刘海燕

关键词:CD41a、CD42b,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CD41a、CD42b、CRP、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表达.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急性期A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各观察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脑梗死组患者发病<72小时、7d所测在血小板表面表达的CD42b降低,CD41a、C反应蛋白、LDL-C升高.结论 CD42b、CRP、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表达升高,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相关性.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脑损伤综合症的康复治疗与临床观察

    目的 研讨脑损伤综合症患儿运用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选取240例脑损伤综合症患儿做随机分组试验与研究,每组各120例,Ⅰ组单纯接受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可取得93.3% (112/120)的总有效率,与Ⅰ组的65.0%(78/12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Q、DQ评测结果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评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与Ⅰ组数据相比,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脑损伤综合症对小儿的成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尽早对其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于缓解相关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王雪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遗漏的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收治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共2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抗感染护理及饮食护理后,患者脑脊液漏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无严重感染者.其中脑脊液停漏时间为6-14d,平均(8.7±1.2)d.患者住院时间为1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9±2.1)d.结论 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在通过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朱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西医常规疗法,2组观察疗程均为14天.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较西医常规疗法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宗风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一种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实用型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肾内科收治的31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自主研发的一种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对比评价两组病例的护理效果及该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SCr、β2-MG、PTH、BUN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β2-MG、PTH、BUN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穿刺部位感染,穿刺针脱出及休克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增加自主研发的新型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掉针及漏液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该血液透析专用护理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鲁军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能谱CT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并能得到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有效的延长生存期.CT被认为是肺癌的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传统的CT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宝石能谱CT的问世,通过其多功能、多参数成像,包括了单能量成像、物质分离技术、能谱曲线,给肺癌的诊断带来巨大的帮助.本文着重阐述了宝石能谱CT的多参数成像以及对肺癌诊断的应用进展.

    作者:曹立武;丁国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侵入性产前诊断对孕妇焦虑抑郁心理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侵入性产前诊断对孕妇焦虑抑郁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所产检到外院做产前诊断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产妇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对其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现察与分析,对其影响心理情绪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100例产妇均成功地完成了以上侵入性检查,途中未发生胎膜早破以及流产等不良现象,通过分析得知,不足35岁产妇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产妇的HAD-A评分与HAD-A评分明显较高,由此证明产妇的抑郁(焦虑)程度与其文化程度以及年龄有着明显的关系,(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部分产妇在产前可能会因为侵入性产前诊断而发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其待产进行相应的影响,产妇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均与其抑郁的程度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因此需指导产妇定期进行产前健康教育以及产前体检,降低产妇对未知的恐惧,使其处于相对平静的待产情绪.

    作者:朱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方法 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从我院选取12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分析研究讨论.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运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誉丹;赵俊言;秦德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患者结合使用护理风险管理,B组患者给予常规病房管理.将两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效果和不良采用量化处理后,分别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统计,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中,出现坠床、用药差错等不良事件的患者一共有3例,占7.5%;B组中,出现坠床、用药差错等不良事件的患者一共有10例,占25.0%;两组数据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X2 =5.5840;P <0.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呼吸内科病房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提升护理的效果,帮助患者的病情更快更好的康复,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指数与血糖及孕期膳食营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体质指数与血糖及孕期膳食营养的相关性,从而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我社区医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地做好孕前以及产后的营养指导,经过早期的营养指导,观察所有孕产妇的体质指数、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实际情况.结果 经过孕前的饮食指导等相关护理指导,所有孕产妇的体质指数以及血糖水平较为稳定,孕产妇以及新生儿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的加强孕前膳食营养指导,大程度地维持产妇体质指数以及血糖的稳定,从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体以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穆苗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膳食疗法

    中医药膳食疗,能够强化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金贞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分析

    近年来,临床医学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中主要对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终提出了解决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将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进行全面的改善,提高临床医学系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临床医学的治疗水平,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展开强化饮食护理,并评估护理干预预防及减少营养不良出现率的作用情况.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需行长期性血液透析的79例患者,依照调研活动需求将其划分作实验、参照两组,实验组41例施行基础护理+强化饮食干预,参照组38例仅施行基础性的相应护理,评比两组实施护理以后营养不良病例的占比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血清总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等优越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总计3例出现营养不良,占比7.32%;参照组总计10例出现营养不良,占比26.32%.评比看出,实验组优越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饮食强化干预运用于长期性血透患者医护服务操作当中,可调节钙磷代谢及机体蛋白质状况,并降低营养不良的出现几率.

    作者:邹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生临床实习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临床实习是一个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病人及家属法律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治疗权利保障.护生作为一个在医院临床中存在的特殊群体,在给患者护理时,有增加患者疼痛的几率,使得医患关系的紧张.本文对护生实习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早日形成医院、护生及患者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对工作中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韦铃;董力;罗雅丹;李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评价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病情的抑制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乳腺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法作分析,归纳该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完成疗程后接受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4.375% (54/64);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骨骼肌肉疼痛、呕吐、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黏膜炎等则是主要非血液学毒性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于病情的抑制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所诱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具备高效与安全的优点,可作为临床主要对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方案措施.

    作者:白海珍;曹中伟;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2.3±5.8)分,SDS评分为(52.1±1.9)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8.3±0.7)分,SDS评分为(56.6±3.2)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为重度的2例,中度6例,轻度13例,正常24例,对照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为重度的6例,中度8例,轻度15例,正常16例,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作者:陈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自拟活络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我院自拟活络膏与麝香追风膏分别治疗腰稚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32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16人,治疗组外用自拟活络膏,对照组外用麝香追风膏,经治疗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5天后,活络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与麝香追风膏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我院自拟活络膏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徐子卿;朱保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体检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左胸导联QRS电压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6312例体检人员十二导心电图以RV5>2.5my为A组.RV5≤2.5mv为B组.观察心电图RV5振幅增高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体型肥胖或消瘦的关系.结果 6312例受检者中,RV5>2.5mv的有332例,占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消瘦对心电图RV5振幅增高有关系.结论 左室高电压可能是某些疾病早期的表现或者是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平日里人们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控制合理的血压等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以防心脏的器质性改变.

    作者:张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5例中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研究,将这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患者依从性及皮肤感染率分别为5.2±1.8d、96.4%(27/28)及0,对照组分别为8.7±2.1d、77.8% (21/27)及14.8% (4/27),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有效减少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傅士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的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调控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后组应用延续性护理(P<0.05),比较2年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调控情况(P<0.05).结果 2年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开展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患者血糖调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蒲恒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异同.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160例患者的200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组织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成像两种方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00个结节中经超声弹性成像准确诊断的结节有188个,包括良性157个,恶性31个;常规超声成像准确诊断了 145个结节,包括良性129个,恶性16个;由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成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常规超声成像诊断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72.5%、69.8%、55.2%;而由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是94.0%、87.3%、86.4%;经统计,二者各项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较常规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并且在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也都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

    作者:赵俊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