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娟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 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情观察,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后痊愈33例,显效16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随访3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3.57%.结论:腹部手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肠梗阻性质,并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以有效解除肠梗阻症状.同时通过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肠蠕动的早期恢复,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作者:马惠利;魏兰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6月36例全麻下择期小儿疝修补手术患者改善护理服务环境,营造人文关怀气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施无缝隙护理等人文关怀措施,连续6各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患儿和其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对患儿实施人文关怀,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邓晓莎;罗莎;李名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院输液室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工作中很难掌握主动性,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通过输液室常见的风险,对输液室的护理风险防范以及危机应对进行探讨.
作者:徐伶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西药房的药物咨询情况,总结咨询内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1月本院门诊西药房556例药物咨询情况,对咨询内容进行归类总结.结果:556例药物咨询情况中,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咨询多,为106例,占19.06%.咨询药物的疗效、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的比例较高,分别占17.63%、16.19%、15.65%.结论:药物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工作者要了解药物咨询内容,为患者、公众提供优质的药物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桂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创面负压治疗术在治疗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观察25例患者实施负压治疗术后的效果.结果:通过细心的观察、护理、故障处理、和康复指导,未出现感染病例,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创面负压治疗术在皮肤缺损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护理人员应熟悉该项技术,做好护理,为广太患者更好的服务.
作者:王早;张麦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在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发作期,整体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本文根据60多例对患者的护理体会,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蛛 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的要点.
作者:孙嫣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优质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月-2016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6例创伤性体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各28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救治成功率为96.4%,护理满意率约为100.0%,上述指标较之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温雅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难点,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方法:通过对公立医院和参保患者两个途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调研,了解并分析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并制定对应对策.结果:公立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存在参保者期望值与实际差距较大、规范化管理监管难、医疗费用控制难、事实依据取证和处罚难等方面的难点.结论:针对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难点,通过建立医保“一站式”服务体系、采取优化宣传策略、设立监督岗位、医保费用绩效考核等对策,从而提高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质量水平.
作者:徐安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康疗效观察.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3%,对照组有效率为68%,两组结果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对产后痔疮的影响,为缓解产妇产后痔疮的水肿及疼痛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152例平产后存在外痔或混合痔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用医院自制的坐浴1号熏洗,实验组在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结合耳穴埋籽.对照组采用太宁栓外涂.于产后第4天对两组产妇痔疮的疼痛及水肿进行评估和对比及及产后42天对两组产妇痔疮情况进行回访.结果:实验组产妇痔疮的疼痛及水肿与比对照组效果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天体检,实验组痔疮恢复比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对缓解产后痔疮疼痛和水肿更有效,对产后痔疮远期发展更有意义.是一种天然、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易被产妇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明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急诊换药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门诊换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投诉率分为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换药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势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能够促进门诊换药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义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近年来,年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见.肝硬化患者如不能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癌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对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发病年轻化的原因、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普及肝硬化年轻化的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该病的认识,自觉采取有益于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从而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病痛,减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TTA)发作的主要病因,而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常导致偏瘫、失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有效控制TIA,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本文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6例行CE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通过总结CE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以期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
作者:袁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对400名居民发放问卷调查,观察居民对治未病的认识、对常见适宜技术的选择倾向.结果:对38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12.37%居民对自身建康感到满意,61.86%居民认为自身健摩一般,25 77%居民对自身健康不满意.26%的人了解“治未病”.在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治未病”后,所有居民均认为中医参与预防保健十分有必要.其中20.62%的人愿意在三级医院进行中医治未病,4.12%的人愿意在二级医院进行治未病,53.61%的人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未病,21.65%的人更愿意在家中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方法中,选择中药茶疗(93.81%)、中药足浴(89.69%)及拔罐治疗(80.41%)的居民多.结论:多数居民不了解“治来病”,需要在健康宣教时普及;多数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中医“治来病”;居民更青睐于中药茶疗、足浴、拔罐进行“治来病”.
作者:张喆;陈润;黄美英;仇燕青;金莉莎;葛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6期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比较两组临床价值及效果.结果:实验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0.23%,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78.5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对服务水平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3.32%,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0.9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患儿采取肢体语言沟通,可明显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满意度很高,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
作者:张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药剂学基础》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两年的精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师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本课程已经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评审,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作者:董立县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PICC置管的96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临床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置管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作用.
作者:魏兰英;马惠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月我院约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CT增强扫描.实施扫描前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使其心率达标.结果:200例患者中,190例心率在70次/分以下,5例患者平静休息时心率在70以下,上机后心率便上升至80至100次/分和心律不齐,而以失败告终.有3例检查后有痒感,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在冠状动脉CT增强扫描中,心率的控制和屏气成功是扫描成败的关键.
作者:王月红;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 (T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TK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50例健康人血清TK1浓度,评估其对NSCL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NSCLC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健康人,IH~ⅣV期患者TK1浓度高于I~Ⅱ期患者(P<0.01).结论:TK1可用于NSCLC的辅助诊断.
作者:周韩;王文伟;周洪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