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兴
“和法”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和法”理论与临床多角度、多层面的阐发,历代医家不断拓展“和法”的理论范畴.因此,“和法”概念,也有了狭义、广义之分.其中“和法”的内涵,即“和法”的本质属性.“和法”是通过健运人体枢机、调和病机关系,针对表里上下失和、阴阳气血营卫失和、脏腑气机失和、寒热互结或寒热格拒等病机矛盾的一类治法,重在“和解”与“调和”.“和法”的外延,即“和法”的范畴.“和法”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和解法包括:和解少阳法、开达膜原法、调和营卫法;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法、调和气血法、平调寒热法.调和脾胃法是和法的其中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脾胃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针对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脾胃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病机,运用健脾和胃降逆的方药进行治疗的方法.经典的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广泛用于小儿疾病,如厌食、泄泻、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肠系膜淋巴结炎、胆囊炎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本论文主要从半夏泻心汤的药物功效及相互配伍方面,分析本方在小儿厌食中的应用,并发挥了卓越的疗效.
作者:王芳;赵淑景;李海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护理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2例试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中患儿经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到腹泻患儿的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向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出血急救护理体会,减少老年人鼻出血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对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2010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55岁以上的31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急救措施的局部止血、全身治疗、处理原发病灶以及护理方面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鼻出血情况、鼻腔填塞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分析.结论:鼻出血老年患者紧急抢救与护理极为重要.
作者:孙亚萍;张晓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报告一例确诊右下肺鳞癌cT2aN1M0ⅡA期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在行第一期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该患者在进行第一期EP方案化疗6天后出现高热,高体温达40℃,伴气促咳嗽,咳血丝痰,右侧胸痛等情况,我们在患者高热时护理上予物理降温,氧疗改善患者气促,积极控制感染,控制疼痛,加强心理支持与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目的:总结报告一例确诊右下肺鳞癌cT2aN1M0ⅡA期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在行第一期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该患者在进行第一期EP方案化疗6天后出现高热,高体温达40℃,伴气促咳嗽,咳血丝痰,右侧胸痛等情况,我们在患者高热时护理上予物理降温,氧疗改善患者气促,积极控制感染,控制疼痛,加强心理支持与干预,结果;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肺癌化疗患者,需强化化疗期间的护理,加强护理观察,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梁淑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起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就诊的疑似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的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按胆囊常规检查法进行,行多切面观察胆囊.对超声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疑似胆囊息肉病变经超声诊断43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固醇性息肉20例,炎性息肉12例,胆囊腺瘤7例,胆囊腺增生2例,早期胆囊癌2例.超声诊断胆固醇性息肉16例、炎性息肉14例、胆囊腺瘤8例,胆囊腺增生2例,早期胆囊癌2例,术前未有明确诊断1例.误诊4例,误诊率为9.30%.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内壁上可探及向腔内凸起的单个或多个乳头状和(或)不规则形状偏强回声团,基底部较窄,或有蒂与胆囊壁相连,后方未见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部分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结论:超声显像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判定有无病变的诊断方面及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做出初步判定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可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指导临床随诊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引起.临床常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发病率为8~20万,病死率为15.450.0%[1].VATS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既往经剑突下胸腺切除术均需要气管内插管全麻,保证手术中肺的通气,然而,气管插管导致的气道损伤、肺损伤、以及使用肌松药后的肌松残余作用,增加术后肌无力危象,肺部感染甚至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本次手术我科采用一种全新的麻醉方法“静脉麻醉+喉罩通气”,主要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待患者入睡后置入喉罩,让患者保留自主呼吸,既保证纵膈胸膜开放的状态下双肺的有效氧合,满足手术的需要,且喉罩不进入气管,避免了对声带、气管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减少了气管插管及术中机械正压通气所致的气管或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也避免了使用肌松药后的肌松残余作用[3].该例麻醉方式大大降低了术后肌无力危象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的恢复,且降低患者住院的成本,目前完成Ⅰ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张业;孙妃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潜江市米面制品中铝的污染程度及分布情况,加强米面制品中铝的含量控制.方法:根据全国食品风险监测任务,按照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2010-2015六年在潜江市集贸市场、超市、餐饮等地点采集丸类米面制品共计203份,对其进行铝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203份米面制品样品中,总检出率92.%,超标率28.1%结论:通过流通领域的采样检测,发现米面制品中铝的污染水平较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改进传统加工工艺,降低米面制品中铝的含量.改进个人的饮食习惯,尽可能的少食用含铝高的食物.
作者:陈晓勇;游帅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引起的中毒调查报告.方法:本文研究对象37人均参加了2016年9月13日在某酒店举办的满月酒宴会,之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将参与本次满月酒宴会共同进食但是并无不良反应的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对病例和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其OR值等于13.3,94%.中餐和晚餐所用的食材通过统计研究,并未发现危险食品.37人中有6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测,其中有5份检测出副溶血性孤菌.结论: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目前中毒食品与外环境污染不明确.
作者:吴灿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早期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实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艳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某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某地区2011~ 20: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和人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某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7493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例48例,死亡病例1例.2011 ~ 2013年某地区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明显,2013年报告的重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1~2013年,某地区手足口病例发病时间均以4~9月份为主,4月份开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7月份达发病高峰,8月份发病人数开始下降,10月至次年3月发病人次较少.结论:某地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区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引起妇产科学界广泛关注的妇女常见病.包括:产后阴道宽大松弛、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肠膨出、尿失禁等疾病,常见的是子宫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产后及40岁以上妇女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虽非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很多女性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还有的人担心有气味,不敢与亲友、同事进行正常社交活动,患上了“社交癌”.子宫脱垂的患者常有阴道口有物脱出,影响行走,伴有下腹坠胀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甚至行走时发生不自主的漏尿.急迫性尿失禁患者主要表现为强烈尿意或尿急感,尿不自主排出,常伴尿频、尿急、夜尿和排尿不能自控,产后阴道松弛甚至性生活不满意.由于该病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及时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评估检测并开展康复训练,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方法.
作者:武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男护士的新型培养模式,提高男护士的自身职业认可,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方法:运用适应男护士的骨科专科培养模式分理论、实际操作的完成培训.结果:男护士在骨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有较明显的提高,医生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得到患者的认可,护理人员的自我评价收获较大.结论:男护士在骨科的培养模式培养了男护士在骨科专业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适应骨科手术发展需要,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
作者:罗莎;邓晓莎;李名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血液的储存状况与患者的救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若血液储存出现异常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丧失生命.而血库是保管血液的主要部门,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血库工作有效运转,同时能够提升血液储存的安全性.本文就针对细节管理在提高血库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的血库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管静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模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制订完善的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持续改进.结果:经过数次演练,护士能有效地掌握并执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提高了护士急救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协调了医护医患关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急救演练是有效地提高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1]产科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完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 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世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研究狼毒的药性,论文以瑞香狼毒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部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聚酰胺树脂柱进行分离并使用紫外和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来研究该化合物的性质.结果表明,瑞香狠毒乙醇提取液中含有较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提取条件的设置还不太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别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的2月-2016年的6月我科所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颇为著,重视置泵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保障其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浦亚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以成都市部分老年体育活动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对规律性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 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老年体育人口呈低龄化特点,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锻炼,但锻炼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等.结论:应继续增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意识,加强健康指导和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群规律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健身服务体系.
作者:王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在骨科护理中引入针对性护理理念.方法:从护理人员方面探讨骨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把针对性护理理念引入骨科护理中.结果:对骨科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把针对性护理理念引入骨科护理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一种实验室易得且成本低廉的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试剂.方法:根据亚硝酸盐的重氮化反应特性,选择合适的洗脱液和适用范围,进行试剂的研制.结果:所研制的试剂检测结果和国家标准无明显差异.结论:该试剂可以快速、简便、低成本的进行亚硝酸盐的检测.
作者:张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