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引起的中毒调查报告

吴灿勇

关键词: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分析一起因副溶血性弧菌食物引起的中毒调查报告.方法:本文研究对象37人均参加了2016年9月13日在某酒店举办的满月酒宴会,之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而将参与本次满月酒宴会共同进食但是并无不良反应的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对病例和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其OR值等于13.3,94%.中餐和晚餐所用的食材通过统计研究,并未发现危险食品.37人中有6例进行了肛拭子检测,其中有5份检测出副溶血性孤菌.结论: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因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9月13日的危险餐次为中餐,目前中毒食品与外环境污染不明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补脾法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泄热毒兼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愈疮方加减为主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32例.同时与应用复合维生素B治疗3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结论:运用清热补脾法,结合具体情况辨证治疗小儿复发性口疮,控标治本,疗效确切,效果明显.

    作者:董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尿失禁的86例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的方式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接收的8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两组产妇产后在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研究组产妇进行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的第6周和第12周分别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和盆底肌张力强度进行评价.结果:产后6周及12周时,研究组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张力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产妇产后进行基础的盆底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志梅;佟玉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会阴侧切术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由于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会阴侧切率也有上升趋势.会阴侧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母婴产时损伤,它对于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侧切口位置的特殊性,于阴毛、经血、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等邻近,以及操作不规范和外界因素等均可引起感染.为了减少母亲不必要的损伤,避免发生并发症,因此探讨会阴侧切术后护理体会,制定的护理对策,针对感染因素,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加强分娩前后的有效护理,阻断感染机会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侧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及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处理体会,减少医患纠纷,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气管插管患者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为了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实施气管插管的172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172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发生意外情况的9例,其中气管导管阻塞2例;意外拔管5例;气管导管易位入左或右支气管1例;气管导管的气囊漏气或破裂1例,通过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恢复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气管插管患者往往并发症较多,病情复杂,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置管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挽救患者生赢得宝贵的时间.

    作者:杨慧;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山海岛官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高山海岛官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表,对1208例驻高山海岛官兵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检出关节痛31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6例,关节损伤98例;疼痛官兵BMI显著高于正常官兵,超重或肥胖官兵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官兵,超重或肥胖官兵Lysholm分值显著低于正常官兵(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居住环境潮湿及训练不当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驻高山海岛官兵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发生率较高,超重、肥胖、居住环境潮湿及训练不当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乐丹;孙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护理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2例试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分析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中患儿经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到腹泻患儿的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向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将术后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的 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为使用常规双腔水封式胸腔引流装置,观察组为使用速衡Thopaz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时间,住院天数,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的使用感受.结果:观察组在胸管留置的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医务人员使用感受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式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可减少患者停留胸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医护工作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亚璐;孙妃娥;苏小玲;李平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立哌唑与碳酸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BRMS评分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与碳酸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BRM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8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碳酸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将干预前的BRMS评分和干预后的BRMS评分进行比对,了解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干预前的BRM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的BRMS评分,研究组干预后的BRMS评分(17.36±7.29),而常规组为(21.30±6.98),常规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碳酸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可靠,在临床治疗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作者:张伟;盛磊;李金龙;冯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电子纤维鼻咽喉镜声门下活水蛭取出术中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行声门下活水蛭取出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配合经验、技巧,提高水蛭取出效率.方法:经过对15 例声门下活水蛭患者,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用活检钳取出活水蛭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患者中除1例因年龄太小(5岁),患者配合欠佳,转手术室在全麻下手术取出外,其余14例均在表麻下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成功取出,这样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不适,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结论:在表麻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活检钳取出声门下活水蛭的方法可行,有痛苦小、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安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酵母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细菌内毒素模型的对比研究

    目的:用酵母建立家兔的发热模型,并与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相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及酵母组和内毒素组,每组6只.酵母组用20%的酵母混悬液按家兔体重2ml/kg进行皮下注射,细菌内毒素组按家兔体重10EU/kg进行耳缘静脉注射.于注射后每隔0.5h,共8h分别观察两组家兔的体温变化趋势,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前和注射后每只家兔体温升至峰值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白细胞分素1 (interleu kin beta,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水平.结果:酵母组在注射后约5h时家兔体温升达到峰值,而细菌内毒素组则在注射后约2h时升达峰值;两组升温峰值的血清TNF水平较注射前的初始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酵母建立的家兔发热模型与传统的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唐兴梅;陈晓;江燕;朱文灯;高晓艳;凌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剖宫产产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

    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90例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与优质组45例,对照组接受科室一般产后护理措施,优质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心理状态.结果:优质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孕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大部分产妇心理状态正常,且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主诉护理质量好.

    作者:张英;闫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中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中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将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为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张智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整体护理及体会

    在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发作期,整体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本文根据60多例对患者的护理体会,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蛛 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的要点.

    作者:孙嫣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成都市老年人群规律性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目的:以成都市部分老年体育活动参与者为研究对象,对规律性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 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老年体育人口呈低龄化特点,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锻炼,但锻炼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等.结论:应继续增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意识,加强健康指导和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群规律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健身服务体系.

    作者:王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儿科位 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4例.结果:6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214例(35.43%),其中男女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87%、36.2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也逐渐上升,学龄儿童组抗体阳性率高(64.28%),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年龄性流行特点,男女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菅寅生;刘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6例急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1.25±3.13)分和(31.28±2.98)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5.36±4.62)分和(45.69± 4.83)分.结论: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连朝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强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我院2016年2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转入我科的32例胰腺炎患者(其中包含常见的急性胰腺炎和日益增多的妊娠胰腺炎等),以及阅读相关资料,通过对胰腺炎严重程度不同的治疗方法,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舒适的护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调查显示患者的恢复程度与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严重程度密不可分,护理质量有极大的关系.

    作者:孙光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对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通过对急性心梗护理的分析掌握院前急救与护理要点.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对心梗的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洋;于先会;李玲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改进灌注方式的体会

    目的: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615例输尿管结石,其中239例上段结石进行灌注方式的分组研究.方法:采取人工可控的灌注方 式及灌注泵灌注方式进行碎石效果的比较.结果:人工可控灌注方式碎石成功率93.89%,结石逃逸率6.11%.灌注泵灌注方式91例成功碎石,17例结石逃逸,碎 石成功率84.25%,结石逃逸率15.75%.结论:人为控制的灌注液灌注方式,结合钬激光处理上段输尿管结石具有碎石成功率高,残石率低的优势.

    作者:钟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对比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按照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和对照组(丙泊酚)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CaO2、CjvO2、Da-jvO2和CER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CaO2和Cjv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a-jv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 且观察组Da-jv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后两组MAP、SpO2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MAP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麻醉维持中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但七氟醚对降低脑氧代谢的影响更为明显,可优先选用.

    作者:张联;李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