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产妇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观察

张英;闫淑

关键词:优质护理, 剖宫产,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90例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与优质组45例,对照组接受科室一般产后护理措施,优质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心理状态.结果:优质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孕妇,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大部分产妇心理状态正常,且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主诉护理质量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实施

    目的:本次主要对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0.00%.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家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

    目的:比较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发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目标.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68.89%);针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8.89%;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通过干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成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体会:综合护理的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具有明显成效,对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6例急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1.25±3.13)分和(31.28±2.98)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5.36±4.62)分和(45.69± 4.83)分.结论: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连朝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深圳市某区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深圳市某区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深圳市某区5家工厂企业外来女性劳务工进行抽样调查,抽查586例外来女性劳务工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发放,调查主观幸福感情况.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幸福感强与幸福感不强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深圳市某区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强者184例,占31.40%.主观幸福感弱者402例,占68.60%.主观幸福感强者在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劳动类型以及集体活动频率上与主观幸福感弱者有明显差异,P< 0.05.将上述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劳动类型以及集体活动频率均是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普遍较低,且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外来女性劳务工主观幸福感.

    作者:黄振宇;刘晓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臭氧髓核消融术加射频靶 点热凝术的患者,给予术前正确的宣教,术中熟练的配合,术后耐心的指导等,观察其对患者手术的影响.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 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宣教,术中严谨的配合,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顺利、疾病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柴晓钰;冯蓓;胡桂莲;马高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信息技术提高病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病案信息管理工作,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升病案利用率,简化病案管理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50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水平及耐多药的情况,对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了解结核患者对结核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剂量,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2015年7月1日至2016 年6月30日50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为14%,多重耐药率为8%.结论:结核病的耐药趋势严峻.相关卫生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冬梅;刘颖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在评估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老 年患者90例,运用GNRI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12项营养相关指标,分析GNRI评分与营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分别通过测量身高或膝高计算理想体质量 的方法得到的GNRI各营养分组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I营养评估的4个营养分组之间体质指数(BMI)、上臂围(MAC)、小腿围(CC)、三头肌皮褶厚 度(TSF)、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I评分与BMI、MAC、CC、TSF、TP、PAB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GNRI适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营养评估,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当尽早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邓兰兰;沈鸿梅;魏兴华;王育林;柴蓉;叶静;陈汛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手术室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引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究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方法:选择20l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无菌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和引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2.00%,观察组为4.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切口感染者的人数共计8例,占总数的16.00%.从影响手术质量因素方面进行探究,主要为参观人员进出次数,接台手术,手术位置,地点,时间等.结论:对于实施骨科无菌手术者,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参观人员进出次数,接台手术,手术位置,地点,时间等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干预措施,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因此该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宁;张璐;李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的疗效评估

    目的: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对小儿消化不良泄泻的疗效.方法: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70例,将70例泄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疗法,对照组采取纯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6.66%,经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按摩法联合对证护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对小儿消化不良型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儿更多人性化关怀,更加适合病情的护理服务,治愈率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及管理

    目的:浅析布鲁氏杆菌病在基层农牧区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等常见原因进行准确诊治.结果:经积极预防,准确诊断,减少发病,从而降低经济负担.结论:通过对布病的传染、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有助于控制布病感染率和发病率,减少布病对人类的损害.

    作者:段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前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e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物质条件不断提高,AC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被公认为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1],冠心病的死亡率约占心脏病死亡总人数的10%-20%[2].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技术发展讯速,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开创了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新纪元[3],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使冠心病患者开通相关动脉,使心肌尽早得到再灌注而挽救濒死心肌[4],改善心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死亡率.尤其对于心肌梗死后血管持续闭塞者来说,介入治疗更有助于减少心室重构,减轻左心室扩大[5],从而挽救了许多冠心病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对近期国内冠心病介入手术术前护理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为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智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依折麦布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依折麦布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对同一厂家3批次依折麦布片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对比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的结果,确定适用于依折麦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验证中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控制菌检查中,试验组检出太肠埃希菌.结论:建立依折麦布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均采用薄膜过滤法.

    作者:陈瑞;王霞;朱梅;王明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荆芥油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荆芥油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提取的挥发油.本品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及化工中广泛使用.为充分利用荆芥油这一药材资源,更好地控制其质量,有必要建立含量控制方法,本实验以胡薄荷酮作为内控指标.制定其含量测定的质控指标.1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1260液相色谱仪 赛多利斯BT25s电子分析天平胡薄荷酮对照品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批号111706-201205纯度99.8%,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张金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导感染和意外脱管中的应用

    目的: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制度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105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8例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及意外脱管发生率.结果: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意 外脱管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率, 提升护理专业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马娟;钟博华;将丰亦;王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11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建档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仅在门诊静做简单的健康指导,余者观察组63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比例、遵医嘱增减药物比例、遵医嘱定时复查比例及服药不适时与医生联系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外敷中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护理.探讨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用自制的中药膏外敷,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方法、疗效、作用原理和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50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用自制的中药膏外敷患处,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硬肿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复温、喂养、供给足够热量、补液、纠酸、控制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外敷中药与硬肿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观察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等各项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生活规律、用药依从性、注意经期卫生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邓桂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宣教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采用责任护士单个针对性的宣教方式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71例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主动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刘爽;韩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