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连朝霞

关键词:急诊, 输液护理, 风险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6例急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1.25±3.13)分和(31.28±2.98)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5.36±4.62)分和(45.69± 4.83)分.结论: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病人细化分级护理方法探索

    分级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管理制度,在儿科病区患者医嘱护理级别的基础上,细化患者的生活护理等级标准,把医嘱护理级别和生活护理等级结合 在一起,分析总结细化分级护理的方式.通过医院护理部制定儿科分级细化标准并落实,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四个等级.儿科住院病人年龄较低,自 理能力差,医生给出的护理级别高,通过细化儿科护理分级标准,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对护理级别的认识,从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制定妇产科护理管理标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问题.结果:经过连续3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由87%提高到98%,护士对病人情况知晓率由80%上升到97%,增强了责任心,杜绝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潘丽君;张丽娟;万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谈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是医院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货币资金控制是核心的环节.本文结合公立医院具体工作,对公立医院货币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应对措施.

    作者:黄峻杰;李佳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门诊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室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其中,培训的内容包括对健康知识展开系统学习,强化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理解,完善并规范化实施各项沟通流程,将护患沟通技巧正确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等.结束培训后,统计并评价护理人员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程度方面,护理人员培训后的合格率为93.3%, 显著高于培训前的6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培训后,患者对输液室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护理满意度则与培训前相比发生明显升高,数据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正确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充分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减少护 患纠纷的基础上,实现门诊护理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邵冬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地红加味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理论初探

    地龙是蚯蚓的雅称,因用其撤上蜂糖溶化为水液治好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缠腰火丹”病和哮喘病而得名[1].近年来对地龙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在临床应用以地龙为主药的地红加味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理论基础充分,现总结如下:1 脑梗死的中医发病机理脑梗死中医属“中风”范畴,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作者:李兴岭;张海彬;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定期产检的130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孕妇.对照组孕期未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研究组孕期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明、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孕晚期贫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可降低剖宫产率,控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袁洪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3月对我院门诊药房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差错上报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门诊药房实行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后差错上报率0.18%低于对照组药房管理模式0.89%,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95.41±4.69)分高于实行精细化管理前患者满意度(78.46±5.74)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发药差错的发生,此管理模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西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与太宁栓外敷用于产后痔疮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对产后痔疮的影响,为缓解产妇产后痔疮的水肿及疼痛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152例平产后存在外痔或混合痔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用医院自制的坐浴1号熏洗,实验组在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结合耳穴埋籽.对照组采用太宁栓外涂.于产后第4天对两组产妇痔疮的疼痛及水肿进行评估和对比及及产后42天对两组产妇痔疮情况进行回访.结果:实验组产妇痔疮的疼痛及水肿与比对照组效果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天体检,实验组痔疮恢复比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耳穴埋籽对缓解产后痔疮疼痛和水肿更有效,对产后痔疮远期发展更有意义.是一种天然、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易被产妇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明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实施

    目的:本次主要对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0.00%.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家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活络骨康丸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54例

    目的:观察活络骨康丸对因气滞血瘀、脉络不道、肝肾不足导致的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取内服活络骨康丸(生产批号20080313)的距骨缺血坏死病人54例,跟踪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治愈42例,治愈率占78%有效11例,有效率占20%;无效1例,无效率占2%.结论:活络骨康丸在临床治疗距骨坏死的疗效已得证实,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仍需继续探讨.

    作者:时晓华;白玉;马富强;杜萌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在血糖检验中的检验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患者76例,所选取的时间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76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验,检验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76例患者经2种检验仪器进行血糖检验,结果静脉血血糖平均值、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清葡萄糖差异对比均P>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采用常规生化仪及快速血糖仪对血糖进行检验,得出基本一致的结果,而后者更为经济、便捷,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快的检验结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程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妇营养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孕妇营养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215名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调查询问、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缮食调查等分析其健康状况及影响其营养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调查结果如下:生理健康平均得分(127.70±10.26)分,心理健康平均得分(112.40±24.50)分,社会健康平均得分(94.04±14.97)分,总分(328.93±15.56)分.结论:孕妇的学历、年龄及家庭收入情况会对孕期的营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临床上要加强低学历、低龄孕妇的健康教育,强化低家庭收入孕妇的营养支持,以改善孕妇的营养健康状况.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会阴侧切术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由于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会阴侧切率也有上升趋势.会阴侧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母婴产时损伤,它对于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侧切口位置的特殊性,于阴毛、经血、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等邻近,以及操作不规范和外界因素等均可引起感染.为了减少母亲不必要的损伤,避免发生并发症,因此探讨会阴侧切术后护理体会,制定的护理对策,针对感染因素,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加强分娩前后的有效护理,阻断感染机会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侧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及探讨会阴侧切伤口感染处理体会,减少医患纠纷,进一步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儿科位 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4例.结果:6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214例(35.43%),其中男女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87%、36.2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也逐渐上升,学龄儿童组抗体阳性率高(64.28%),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庆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年龄性流行特点,男女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菅寅生;刘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而老年患者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其诱导治疗缓解率低,治疗相关并发症多,预后极差,是本领域的治疗难点.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金香淑;朱海燕;李文君;姚子龙;靖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践效果.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后科室(病房、门诊、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科室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水平.

    作者:杨玉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云南白药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的愈合方法.方法:抽取28例腹部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的患者,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者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脂肪液化切口治疗方法,治疗者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将云南白药粉撒涂于切口内壁及表面,观察两组患者在切口疼痛、换药次数、愈合天数等三方面的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明将云南白药用于腹部液化的手术切口,能大限度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建忠;杨丽丽;李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86例急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症状改善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1.25±3.13)分和(31.28±2.98)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45.36±4.62)分和(45.69± 4.83)分.结论:急诊输液患者采用临床护理风险识别管理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连朝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影响探究

    目的:探完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 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 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世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整理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病例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全部60例病例中发生切口医院感染共5例,感染发生率8.33%.结论:研究表明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切口类型Ⅲ类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减少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