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冬冬
处方点评作为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方法,对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和规范用药行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原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1]、《处方点评管理办法》[2]等文件要求,本院建立了处方点评制度,定期从门诊处方中抽查一定数量的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抑郁症是一类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的疾病,是一组发病与生物遗传密切相关的,临床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主要症状的心境障碍,所谓“抑郁心境”是一种一般持续2周或数月数年的抑郁情绪.
作者:于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研究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实施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术后临床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胃肠恢复蠕动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胀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胀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实施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蠕动的时间,降低腹胀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拉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在脓毒症模型中的抗炎效果及作用途径.方法:60只SD大鼠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血症模型,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白 芍总甙组.分别检测各临床数值(WBC、PaO2、AST、ALT及Scr),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RT-pCR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同时比较各组湿/干肺比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假手术组所测各临床数值,血清IL-1、IL-6及TNF-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中TLR-4mRNA及NF-kBp65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LR-s/NF-kB信号途径参与了脓毒血症模型的致病过程,白芍总甙能通过调节该信号通路发挥下调IL-1、IL-6及TNF-a水平,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的损伤.
作者:温艺超;谢富华;陈伟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在骨科护理中引入针对性护理理念.方法:从护理人员方面探讨骨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把针对性护理理念引入骨科护理中.结果:对骨科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把针对性护理理念引入骨科护理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运用基础医学的知识来研究,解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学好《药理学》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非常重要.面对药理学教材中繁多的药物名称,复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学生们多感难学、难记.做为一名药理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体会.
作者:杨桂兰;赵风琴;柳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办法.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论: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医护人员在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的做好救护,争取在短的时间内止惊,以缩短缺氧时间,避免不可逆的损伤,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共收治7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抢救护理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6月-8岁,6个月-1岁42例,>1-3岁21例,>3-4岁13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惊厥发生在发热后30min-6h之间,其中30min>39-40℃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急性支气管炎13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PBL教学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护理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在我科2014级护理专业的消化性溃疡护理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PBL教学采用“先问题,后学习”,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护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佳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梁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由于艾滋病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该病仍是目前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本文介绍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策略,并结合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初步探讨了推选“一带一路”国家卫生检疫检测结果互认相关措施.
作者:林青;李庶甘;张毅;杨坤宇;曾昭红;陈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总结一例消化性溃疡溃疡(杜氏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内镜下止血术后的护理体会.分别从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用药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再出血、健康教育等这几个方面展开.该患者经过内镜下止血治疗,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未再发生出血,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徐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诊治的80例甲状腺的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都实施超声诊断,同时把超声诊断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影像中恶性结节情指征为18个结节的边界不清晰,16个结节低回声、17个没有规则形态、9个结节微钙化、12个结节血供比较丰富、13个结节纵横比超高1;超声影像中良性结节指征为52个等回声、40个混合回声、80个结节边界比较清晰、97个结节形态比较规则、52个血供不足、85个结节纵横比小于1.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诊断符合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饶明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易铭;蔡国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起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就诊的疑似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生产的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按胆囊常规检查法进行,行多切面观察胆囊.对超声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疑似胆囊息肉病变经超声诊断43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固醇性息肉20例,炎性息肉12例,胆囊腺瘤7例,胆囊腺增生2例,早期胆囊癌2例.超声诊断胆固醇性息肉16例、炎性息肉14例、胆囊腺瘤8例,胆囊腺增生2例,早期胆囊癌2例,术前未有明确诊断1例.误诊4例,误诊率为9.30%.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内壁上可探及向腔内凸起的单个或多个乳头状和(或)不规则形状偏强回声团,基底部较窄,或有蒂与胆囊壁相连,后方未见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部分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结论:超声显像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判定有无病变的诊断方面及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做出初步判定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可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指导临床随诊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诊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有了更广的范畴,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调查表明,因手术室护士高风险的职业和多种压力的影响,而造成护士抑郁症状发生率和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群,因此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蔡沐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胰腺炎的普遍增多,越早的开放患者饮食越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空肠营养管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堵管现象也日渐加重,反复的安置空肠营养管给患者的心理、生理、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临床上对管道的选择、营养液的配比、管道的观察、护理的专业技术运用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作者:贾佳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早期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实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邓艳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TTA)发作的主要病因,而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常导致偏瘫、失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有效控制TIA,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本文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6例行CE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通过总结CE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以期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
作者:袁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索下肢恶性肿瘤综合保肢治疗后功能训练的方法和策略,同时给患者提供不间断护理指导,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方法:自2012年9月-2015年9月对250例下肢恶性肿瘤的患者行保肢治疗后提供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导、疼痛护理、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自护能力、KISS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施综合护理后观察组在SAS和SDS评分、自护能力、KISS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恶性肿瘤综合保肢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康复的效果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雍华;陈曲;陈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发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目标.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68.89%);针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8.89%;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通过干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成效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体会:综合护理的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具有明显成效,对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