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榕
目的:探讨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10月-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建档分娩的孕妇12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丈夫没有进行陪伴分娩;观察组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第二产程与第一产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04±0.66分和9.97±0.44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0.49分和9.72±0.42分(P<0.05).结论:丈夫及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心理护理能缩短第三产程,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郜秀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践效果.方法: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后科室(病房、门诊、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科室满意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水平.
作者:杨玉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每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48h撤婷机械通气拔出气管导管后48h内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3.66%,医院感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主,找出了其相关因素.结论:ICU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外源性感染,治疗与控制内源性感染.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眼科晶体植入术中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采用随机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植入手术时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均 低于40%,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仅为20%.结论:手术中洗手依从性低,手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与自身重视不够有关,而且与手术节奏的短、平、快,工作量大、监测体系不完善也是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晶体植入手术时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监控,强化洗手意识,认真执行洗手技术培训等综合措施采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避免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和不可逆的结果.
作者:陈茜;沈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615例输尿管结石,其中239例上段结石进行灌注方式的分组研究.方法:采取人工可控的灌注方 式及灌注泵灌注方式进行碎石效果的比较.结果:人工可控灌注方式碎石成功率93.89%,结石逃逸率6.11%.灌注泵灌注方式91例成功碎石,17例结石逃逸,碎 石成功率84.25%,结石逃逸率15.75%.结论:人为控制的灌注液灌注方式,结合钬激光处理上段输尿管结石具有碎石成功率高,残石率低的优势.
作者:钟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8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1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和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并黄酾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大、小肠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20mL/Kg生理盐水溶液,其余各组在同一部位注射300mg/kg的D-半乳糖,每天不间断注射,持续7周.注射D-半乳糖的同时,分别对各给药组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小鼠给予大豆皂苷水溶液50mg/kg、1 00mg/kg和维生素E5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小鼠断颈处死后立即取大肠和小肠,检测大、小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组大肠和小肠中iNOS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豆皂苷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大肠和小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O和iNOS的调节有关.
作者:宋朱英;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中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将2014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为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张智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室1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其中,培训的内容包括对健康知识展开系统学习,强化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的理解,完善并规范化实施各项沟通流程,将护患沟通技巧正确应用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等.结束培训后,统计并评价护理人员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程度方面,护理人员培训后的合格率为93.3%, 显著高于培训前的6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培训后,患者对输液室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护理满意度则与培训前相比发生明显升高,数据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输液护理中正确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充分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减少护 患纠纷的基础上,实现门诊护理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邵冬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冠脉管腔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围手术期可能出现支架内出血等并发症.本文以预防和护理为两大支点,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回顾新进展,尝试提出冠脉支架本后规范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武敏;韩浩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我科于2016年5月10日收治了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该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癫痫,经积极的抢救和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该个案的护理措施,供临床护士参考.
作者:徐中菊;汪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血液的储存状况与患者的救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若血液储存出现异常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丧失生命.而血库是保管血液的主要部门,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血库工作有效运转,同时能够提升血液储存的安全性.本文就针对细节管理在提高血库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的血库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管静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脂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专科理论知识、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能熟练运用并掌握其专科技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更好的为患者减轻病痛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辅导.出院后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指导.结果:更大幅度的提高胎儿存活率,及时有效救治从而减少患者病痛,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同产科结合,并开展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座谈会,普及健康饮食、正确调节合理的生活习惯.结论:正确有效的救治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从而减少患者病痛,降低胎儿死亡率.作为一名消化专科监护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的专科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操作技术水平.面对专业性强、风险较高、救治情况特殊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始终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用爱心、细心、耐心去关爱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得到专业的治疗,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惧得到安慰和温暖.
作者:胡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360例. 2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养生指导,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中医个体化养生指导后患者血压、血脂、体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仇燕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药剂学基础》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两年的精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师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本课程已经通过自治区教育厅的评审,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作者:董立县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1CU接收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段娜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医疗设备在医疗行业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分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和正确做出维修保养,保证其发挥大效能,提高设备使用率.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医疗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情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的心得体会.
作者:曹满兴;迟小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抑郁症是一类情感障碍或心境障碍的疾病,是一组发病与生物遗传密切相关的,临床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主要症状的心境障碍,所谓“抑郁心境”是一种一般持续2周或数月数年的抑郁情绪.
作者:于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椎动脉先天变异多见于起始部位,常见的变异是左侧椎动脉直接起自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弓上,偶有发自头臂动脉、颈总动脉[1].起自右侧颈内动脉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DSA证实的椎动脉起自右侧颈内动脉的患者,并对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和分析.
作者:马晓辉;杨金波;侯焕峰;李如娟;方军涛;马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鲁承业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脉理精湛,学生有幸侍诊于侧,耳提面命,收获颇丰,择举一二佚事,提醒学生注重脉诊,举一反三,四诊合参.鲁老师诊病一般不待病人开口,先静心诊脉望舌,然后将初诊患者的症状或复诊病人服药后的症状结合起来,这种先从切、望入手的诊病顺序是对患者全身各部气血分布运行状态有了总体上的把握之后再结合闻、问二诊,更能充分发挥医者“各司其职,谨守病机”的辩证宗旨.而说到诊脉,老师每每诊时较长,正如“古人诊脉必满50动”云,不仅是为了全面了解脉象位、数、形、势的变化,更是掌握疾病预后的情况.
作者:张发明;鲁承业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