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杨丽娜

关键词:精细化, 精神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比较实施管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100例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管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引导下两种肝内胆管穿刺置管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采用一步法与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差异性,总结各方法的优越性,旨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住院患者。穿刺肝内胆管内径≥5mm,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自主选择一步或二步穿刺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及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分别为51例、45例(其中有一步法失败12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操作时间、难易程度,统计各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差异性。结果:采用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的51例患者(共56支),置管成功39例(共43支),置管失败12例(共13支),成功率约76.79%(43/56)。采用二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45例患者(合计共49支),置管成功44例(共48支),置管失败1例(共1支),成功率约97.96%(48/49)。两种穿刺方法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二步法比一步法行肝内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更高,其中一步法操作较二步法简单,但适用于肝内胆管内径较宽的患者,二步法更适于广泛应用。

    作者:陶山;蒋玲;高艳;吴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近两年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242例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上述患者临床表现、发病诱因、临床对应治疗措施及临床治疗效果等,对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1)脑血管疾病61例,急性中毒53例,糖尿病59例,肺栓塞29例、心肌梗死22例及其他病因18例;(2)经医护人员紧急救治202例患者完全恢复知觉,33例患者恢复知觉较为良好,总临床有效率为97.11%;(3)有7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此次实验中脑血管疾病致3人死亡,死亡率为4.92%,急性中毒致2人死亡,死亡率为3.77%,糖尿病致2人死亡,死亡率为3.39%。其中脑血管疾病致死率高。结论:致使患者昏迷诱因复杂多变,医护人员需根据其临床病症及身体检查结果尽早对其确诊,并根据确诊结果实施对应救治措施,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减少临床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长,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元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心外术后ICU患者进行护理,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谵妄的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42.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5±3.61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32±2.34天,两组住院时间比较t为10.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效果良好,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以后制定干预策略,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视度,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 PMT 理论为指导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1名糖尿病病人对运动疗法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6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3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2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教育和干预措施,促使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动机大化,增强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意识,提高患者运动疗法依从性。

    作者:张巧珍;王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如何在社区医疗中开展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知识及健康需求,开展社区医疗,社区医疗深入基层,了解居民的需求,对于社区护理工作来说,社区健康教育是我国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已成为社区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课题。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医疗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对社区开展不同人群的综合性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己、家庭及社区的健康问题,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充分有效的利用卫生保健资源,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预防疾病工作,从而降低社区内发病率、残障率和死亡率,提高辖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美玲;王桂芝;乌兰图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创新理念贯穿教学,多站式考站考核能力--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教学改革

    目的:为了落实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新政策,结合专业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对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增设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与国家执业医师临床能力水平相接轨。课程教学中,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用具、专利使用,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站式考站考核方式全方面评价学生。结论:设立研究生《实验外科手术学》课程,全程贯穿科研创新思维,以多站式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研究生的基本技能,推动了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良性发展,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作者:夏玲玲;马頔;习雯雯;姜艳;王荒野;胡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睡眠质量。方法:对本院收住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结果: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疾病因素等是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常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浅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及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为83.8%。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并研究舒适护理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在2013年5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注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普外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祈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锻炼,心理,饮食等正常的护理,而对实验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一段时间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20例患者分别进行术后腹胀情况、术后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的观察和比较[1]。结果:实验组的腹胀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妇科腹腔镜患者的术后腹胀情况,能有效缩短肠鸣: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促使患者早日恢复[2]。

    作者:李华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与监测

    目的:规范血透室管理和监测。减少血透室的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血透室制定规范的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建立科室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对造成感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结果:对血透室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和监测,能明显减少透析病人感染事件的发生。结论: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

    作者:刘永芳;唐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熏洗方方治疗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接受希罗达化学治疗证属阳虚血瘀型的HFS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均给予尿素霜涂敷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则给予自拟中药熏洗方和尿素霜涂敷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能有效提升希罗达化疗相关的阳虚血瘀型手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拟行分娩的的6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产前焦虑情况(SAS)、抑郁情况(SDS)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母婴情况各指标值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死亡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焦虑、抑郁情况,进而改善母婴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余沂霏;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液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22例糖尿病合并褥疮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治疗加常规换药;观察组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褥疮换药处按常规外科清创后,用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外敷治疗。观察15d后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4.2%,经比较,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外敷能加速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治愈。

    作者:周春雷;孙健;王新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且将此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另选取此时间段进行体检结果显示健康者50例作为参照组。对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展开观察并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并且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正相关联性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具有体现(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急性脑梗死之间存在显著并且紧密的关联性,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升高状态中,会影响到急性脑梗死发生的严重程度。因此,其能够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田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充分强化职业风险意识及个人防护技能。方法:了解去污区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程度和实施个人防护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器械污染物品的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对粉尘、气溶胶、高压水枪、气枪的微生物分子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认识偏低。结论:加强职业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从而能够降低职业方面的危害现象发生。

    作者:解瑞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颌骨骨折弓夹板颌间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伤中常见的疾病,颌骨骨折易造成患者咬合关系的紊乱,可分为下颌角骨折、颏部骨折、髁突骨折[1]、上颌骨骨折,本研究总结了38例颌骨骨折患者,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入护理理念,探讨在颌骨骨折牙弓夹板颌间固定术中,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刘晓莉;李秋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路径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急诊实习护理人员80名开展回顾性分析,将80名护理实习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40人,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研究组接受临床路径教学法,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带教效果,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实习人员的理论成绩、急救应急能力以及技能操作成绩等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促进急诊带教质量,使实习人员在短时间之内掌握急救知识和临床技能,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韦荣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血糖影响观察

    氢氯噻嗪及含有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极为广泛,其副作用对钾、钠离子的丢失临床比较关注,但对血糖的影响容易忽略。本文就小剂量的氢氯噻嗪对血糖影响的观察,希望引起大家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张晨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武月萍从湿瘀阻络角度谈糖尿病的防与治

    以“防患于未然”,做为治疗糖尿病的主导思想。素体脾虚,嗜食肥甘,终日久坐,脾气虚弱,湿浊内阻,留瘀阻络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医者固然要把握病机治疗形体疾病,更重要在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理念,得到不生病的智慧。这也正是顺应当今“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的医疗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趋势。

    作者:桑亚男;黄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